余熱鍋爐是銅冶煉廠與冶煉爐相配套的主體設備,它不但可以回收高溫煙氣中的余熱,降低煙氣溫度,產生高溫高壓蒸汽來發電,還可以捕集煙氣中的煙塵,保證后續工藝的有利進行。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鋁板軋機收卷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端設置有頂壓機構,機架下部設置有驅動機構和限位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驅動軸和連接管,所述限位機構包括調節柱、兩個滑塊和兩個限位輥,調節柱上表面設置有調節槽,調節柱左側面上設置有多個連通調節槽下部的螺紋孔,調節槽內對稱連接有兩個與調節槽相配應的滑塊,所述滑塊上表面上連接有限位輥,兩個滑塊上的限位輥呈前后對稱狀態,所述限位輥包括轉軸和圓臺輥,轉軸下端連接滑塊、上端同軸旋轉連接圓臺輥,位于前側的圓臺輥的外周壁后端的頂部與連接管的前端面下部呈相切狀態。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輥軋機主傳動裝置,包括軋機平臺、減速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減速裝置安裝在軋機平臺上,所述驅動裝置間隔安裝在減速裝置的上方,并與減速裝置傳動連接;所述軋機平臺上設有安裝座,所述驅動裝置安裝在安裝座頂部;所述安裝座底部設有通道,所述減速裝置與安裝座間隔設置,且其右側伸入通道內并延伸至驅動裝置的下方以與驅動裝置連接。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在立輥軋機工作時,驅動裝置和減速裝置之間的相互振動對兩者的傳動穩定性產生的不利影響,能減小設備磨損,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尤其適用于窄規格熱連軋線上的立輥軋機。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軋機包鋁切邊裝置,包括軋輥,所述軋輥軋制板體,所述板體兩側切割后分別形成有條形邊,所述軋輥安裝于牌坊,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牌坊的基座,所述基座形成有水平擋板,所述水平擋板底部通過一豎直軸體轉動安裝有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底面形成有水平滑槽,所述水平滑槽內貼合滑動豎直機架的頂部,所述豎直機架靠近頂部處通過螺紋連接于水平絲桿,所述水平絲桿通過伺服電機驅動,所述豎直機架靠近底部處安裝有圓鋸電機以及所述圓鋸電機驅動的圓鋸片。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安全性,防止發生危險。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帶軋機用聯合減速機,包括下箱體、中箱體、上箱體、輸入齒輪軸、焊接大齒輪、長輸出軸和短輸出軸;所述焊接大齒輪安裝于所述長輸出軸,所述輸入齒輪軸上的齒輪與所述焊接大齒輪嚙合;所述長輸出軸上的人字齒輪與所述短輸出軸上的人字齒輪嚙合;所述下箱體、所述中箱體和所述上箱體由下至上依次固定連接;所述輸入齒輪軸通過兩組軸承與軸承座配合安裝于所述下箱體和所述中箱體之間;所述長輸出軸通過三組軸承與軸承座配合安裝于所述下箱體和所述中箱體之間;所述短輸出軸通過兩組軸承與軸承座配合安裝于所述中箱體和所述上箱體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解決了原精軋機傳動裝置占用空間大、設備投資高、維護困難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鋼帶數控四連軋機,包括:軋機主體、熱軋輥組件以及固定于軋機主體內側的熱風管和氣泵,熱風管的端部與氣泵的出氣端相連通,熱軋輥組件轉動安裝于軋機主體的內側且軋機主體的一側設有與熱軋輥組件端部傳動連接的驅動組件,熱軋輥組件包括固定于軋機主體表面的軸座以及轉動套接于軸座內側的軋輥主體,軋輥主體的表面設有電加熱條并固定套接有瓦套片,瓦套片的內側設有與電加熱條相適配的加熱槽。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置新型加熱組件結構,利用熱軋輥組件內部電加熱條在通電作用下內部以液態金屬為工作介質,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高熔點,可保持熱軋輥組件處于一個較高溫度對鋼帶進行二次加熱,保證鋼帶的持續輥軋工作。
試驗研究了幾種粘結劑下高爐瓦斯泥造球性能,獲得了以PVA為粘結劑并符合入豎爐強度要求的瓦斯泥球團制備參數,進一步開展了球團豎爐加熱試驗,得到了高爐瓦斯泥球團加熱高效還原的工藝參數,成功制備了鐵粉和ZnO粉。本成果不僅解決了高爐瓦斯泥豎爐還原過程中一些關鍵科學問題,如高爐瓦斯泥球團還原鐵鋅分離的熱力學和動力學規律,球團還原過程中鐵、鋅有效分離工藝參數的優化。
針對熱鍍鋅渣中金屬鋅回收再利用問題,開發了熱鍍鋅渣超重力在線分離金屬鋅工藝,如下圖所示,只需在鍍鋅池邊放置一臺體積僅為1立方的高溫超重力分離設備,鋅渣直接耙入超重力分離設備中,處理后純凈的鋅液可以直接流入鍍鋅池,也可以鑄成鋅錠。
銅轉爐吹煉終點判斷系統通過多光譜紅外測溫技術,對轉爐爐內熔體溫度場實時監測,防止受人工經驗判斷失誤造成“噴爐”事故發生,指導根據爐溫變化適時加入冷料維持熱平衡,充分利用吹煉反應熱能并提高轉爐壽命。
探明了特殊礦氧化球團回轉窯嚴重結圈機理,優化了鏈篦機-回轉窯球團生產工藝,顯著抑制了回轉窯結圈現象,提高了生產效率,全面改善了球團礦冶金性能,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949.8萬元,獲2015年度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
本直接還原法可使用紅土鎳礦生產鎳鐵和鋼;使用釩鈦磁鐵礦生產釩和高鈦渣(TiO2高達75%);使用含有色金屬的鐵渣/硫酸渣生產鋼鐵以及回收有色金屬;使用含鐵鋁土礦/赤泥生產鋼鐵以及使用含鐵45-70%的任何可選/不可選鐵礦生產還原鐵,可作為高端材料的高附加值鐵基料也是高爐煉鐵/電爐煉鋼/轉爐煉鋼的優質原料。還原鐵產品,%:T.Fe 90-93;S和P均分別=0,05-0,005;C的可調范圍=0,15-5,0;金屬化率90-95。提供低碳排放技術(477kgCO2/t DRI);生產可大型化,單爐最大產能40萬t DRI/a。所產還原鐵成本比高爐生鐵成本和廢鋼的買入到廠價格均低20%。
針對傳統硫化除砷工藝硫化劑(硫化鈉)利用效率低、用量大、H2S危害嚴重等問題,基于“緩釋硫化”的原理,設計開發耐酸、耐高溫S2-緩釋供給體,并建立除砷熱力學、動力學模型數據庫,開發高砷污酸膠囊緩釋硫化除砷技術,實現污酸中砷高效、清潔凈化。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鑄機新型驅動裝置,涉及連鑄機技術領域,達到增加限位座與驅動輥筒接觸面積,提高驅動輥筒穩定性的目的,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限位座主體一和限位座主體二,所述限位座主體一位于限位座主體二一側,所述限位座主體一和限位座主體二上均螺紋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穿出限位座主體一或限位座主體二的兩側且兩個所述螺紋桿在相對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弧形卡板,所述限位座主體一和限位座主體二上設有支撐驅動輥筒的支撐件,驅動輥筒由SIEMENS的SINAMICSS120驅動系統進行轉速和轉矩控制。
一種軋機支承輥用新型FCDP類四列圓柱滾子軸承,采用組合結構,包括兩組外圈,在每組外圈內部的中間部位設有內擋邊;在兩組外圈之間設置有中擋圈,在兩組外圈的外側各設置有邊擋圈,在中擋圈、邊擋圈與圓柱滾子基面相對的一面,均設有內倒角面。本實用新型將邊擋圈、中擋圈與圓柱滾子基面相對的一面設成內倒角面,一方面使圓柱滾子的基面與內倒角面的接觸面,由以前的面接觸變為點接觸,大幅降低了圓柱滾子基面的摩擦面積;另一方面,圓柱滾子的基面與內倒角面形成楔形的進油結構,有利于在接觸面上形成潤滑油膜,降低圓柱滾子基面的磨損。本實用新型還對內倒角面的倒角角度及倒角直徑進行了最佳設置,從而進一步地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輥薄帶連鑄機輥間側封板支撐裝置,該裝置設置在鑄輥(9)的一側端部,隔熱板(2)設置在側封板(1)與支撐板(4)之間,外部頂緊裝置(13)對支撐板的頂緊面施以頂壓力,從而將側封板、隔熱板和支撐板一起頂緊在鑄輥的端面上;隔熱板包括第一隔熱層(22)和第二隔熱層(23),第一隔熱層的材質相較于第二隔熱層的材質具有更好的可壓縮變形性能,第一隔熱層上部厚度大于下部厚度,第二隔熱層上部厚度小于下部厚度,第二隔熱層的一面,該一面的上部向內凹陷,并由該凹陷構成隔空(10)。在該裝置中,側封板下部變形量與上部變形量相仿,從而保證側封板與鑄輥之間的間隙均勻,有效防止薄帶澆注過程中鋼液的滲漏。
將銅精礦連續生產粗銅的過程由兩臺爐窯完成,即新型熔池熔煉爐把銅精礦通過一步熔化氧化反應直接生成含銅75±3%白冰銅,多槍頂吹造銅爐把白冰銅吹煉成優質粗銅,形成了流程短、產能大、投資省、成本低、操作連續、環境友好的連續煉銅生產技術體系,實現了世界連續煉銅史上的一次飛躍性的完美的工藝變革
將銅锍吹煉所必須經過的造渣期和造銅期,由PS轉爐吹煉工藝中的在一個吹煉空間、分先后間斷進行,改變為分置到兩個吹煉空間、分前后連續進行,對應開發造渣爐和造銅爐及連接溜槽,從而實現銅锍吹煉生產過程的連續,解決PS轉爐吹煉等工藝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結合我國資源和能源特點,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開發了以煤作為熱源和還原劑的二段回轉窯選擇性還原焙燒-氨浸-萃取/反萃生產精制硫酸鎳-氨浸渣磁選回收鐵-尾礦生產水泥新技術體系了,并在青海元石山鎳冶煉廠工業應用
除氯技術可選擇性去除硫酸濃度在2.0%以上溶液中的氯離子,適用于污酸處理及冶金料液中氯離子去除,除氯效率隨酸度升高而升高,氯離子以氯氣形式揮發去除;污酸除氟技術可選擇性去除硫酸濃度在20%以上污酸中的氟離子,可用于污酸濃縮回用工藝中氟的去除,氟離子從污酸中沉淀分離,沉淀產物經加堿水解,可作為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用做建筑材料防水劑和緩凝劑;冶金料液除氟技術可實現含氟硫酸鋅等溶液中氟離子的選擇性去除,尤其將除氟技術與除鐵技術耦合,可實現料液中亞鐵與氟的同步去除。
本發明公開一種三自由度旋軋機,包括旋軋輥組件、用于安裝旋軋輥組件的環輥支架、用于安裝環輥支架的機架、與機架插接的底板座、為旋軋輥組件提供動力的傳動組件以及調整組件;機架內側設置有兩組弧形滑槽,環輥支架上設置有與弧形滑槽相適配的弧形滑塊;調整機構包括壓下頂絲、環輥支架拉緊組、送進角調整頂絲以及機架旋轉頂絲;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同時具有壓下、偏擺角和送進角三個自由度的管筒形工件的旋軋機,通過傳動組件的齒輪嚙合關系,旋軋輥中心軸線與主動錐齒輪軸線垂直、旋軋輥和主動錐齒輪同軸旋轉而形成送進角,同時機架繞底板座旋轉而形成輥偏擺,以及通過環輥支架平移獲得壓下自由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冷軋酸軋機組中酸槽和酸罐的漏酸處理系統及方法,包括多個酸罐、多個酸洗槽、冷軋帶鋼傳送單元、厚度探測單元、酸再生裝置、漏酸處理終端;每個所述酸罐分別連接有濃度調節單元和噴淋裝置,每個所述酸罐和噴淋裝置位于對應酸洗槽的上方,每個所述酸罐與酸洗槽為一個酸洗工位,每個所述噴淋裝置用于按照設定的流速對冷軋帶鋼進行噴淋酸洗,所述濃度調節單元用于調節酸罐內酸液的濃度。本發明設計合理,構思巧妙,通過設置酸洗工藝調整單元,可進行計算調整其余未漏酸的酸洗工位中酸罐酸液的濃度、冷軋帶鋼傳送速度和噴淋流速,以到達不停工繼續酸洗工序并且保證酸洗效果。
本發明屬于功能陶瓷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固體電解質片的燒制方法及產品。所述燒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第一承燒板、第一保護生坯、固體電解質片生坯、第二保護生坯和第二承燒板依次疊放進行燒制,制得固體電解質片。該燒制方法能夠有效避免固體電解質片在燒結過程中出現的變形、開裂、翹邊、起皺和表面產生燒坑劃痕等缺陷。
本技術的要點在于在現有流程進行簡單改造,改變物料的性質和作用,使得現有母液的循環效率由150kg/m3左右提高到170 kg/m3以上,提高產量15%左右,企業可以明顯快速增效。
該技術目前已應用到冶金領域有色金屬冶煉電解鋁專業,應用范圍包括酒鋼集團所屬的全資子公司甘肅東興鋁業有限公司3個500kA鋁電解槽系列1008臺電解槽上,2013年應用至今已有6年以上的應用時間。
以鎂質氧化鎳礦為研究對象,開展了不同促進劑作用下,煤基較低溫金屬化還原-磁選制備鎳鐵精礦工藝的系統研究,在較溫和的條件下實現有價元素鎳和鐵的高效富集;擴展采用金屬化還原-電爐熔分技術,相較于傳統紅土鎳礦RKEF工藝,可節約直流電耗200~250kWh/t-鎳鐵。該技術可為復雜多金屬伴生氧化鎳礦的綜合利用提供一條短流程、低成本的技術路線,同時,該技術對于高磷鮞狀赤鐵礦、釩鈦磁鐵礦等低貧鐵礦的處理,有較高的分選富集效果。
針對硅提純過程中關鍵雜質元素硼、磷的高效去除問題,本技術利用鋁硅合金熔析法提純。首先把鋁和硅混合,在高溫下形成過共晶Al-Si基熔體;隨后冷卻熔體,初晶硅首先生長,把雜質原子排出到剩余熔體中;把提純后的硅與剩余熔體分離,得到高純度的硅。在提純過程中,熔體中其他元素的種類和數量、熔體的熱處理條件都會對初晶硅中的雜質含量產生重要的影響。美國Silicor Materials公司實現了Al-Si合金熔析法提純的產業化,說明了該工藝的可行性和潛力。但是在國內該工藝還處于研發、中試階段,一旦取得突破,將實現產業化生產。
紅土鎳礦是鎳資源的主要來源,世界上已探明的鎳資源70%為紅土鎳礦,而另外30%為硫化鎳礦,隨著硫化鎳礦的不斷開采,其資源日益枯竭,所以開發利用紅土鎳礦資源日益迫切。由于紅土鎳礦鎳品位總體較低,傳統的火法工藝能耗高、設備投資大,傳統的濕法工藝如加壓酸浸對設備要求特別高、固定投資大,常壓濃酸直接浸出酸耗高、雜質金屬浸出率高、后續處理成本大。
尼爾森重選精礦冶煉項目是一種針對含鉛金精礦的冶煉新技術。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曾經廣泛在黃金礦山應用的混汞法冶煉工藝已經明令禁止,大部分礦山改為尼爾森重選工藝。但尼爾森重選除精礦和尾礦外,還有大量中礦,其含金量高,同時含鉛等雜質也高。一直沒有合適的工藝進行處理。本工藝通過浸出-焙燒-再浸出-冶煉,可完美處理尼爾森重選中礦,達到無污染生產,增加企業經濟效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屬火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