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保持重介質選礦機組主介倉介質不沉降的裝置,涉及選礦設備技術領域。一種能保持重介質選礦機組主介倉介質不沉降的裝置,包括設備底架,所述設備底架頂部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主介倉,且設備底架頂部的另一側固定安裝有稀介倉,所述主介倉底部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渣漿泵,且第一渣漿泵固定在設備底架的頂部,所述主介倉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第一渣漿泵輸入管,且第一渣漿泵輸入管的中部固定安裝有第一隔膜閥。本實用新型通過三通、第二隔膜閥、第三隔膜閥、第一渣漿泵的設置,實現了能夠利用第一渣漿泵設備和第二隔膜閥、第三隔膜閥的控制即可實現對主介倉內部的重介質懸浮液進行攪拌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選礦方法,特別是涉及石煤釩礦在化學提釩工藝之前用物理選礦方法實現釩富集的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第一步,選擇石煤釩礦,選擇破碎設備對其進行破碎;第二步,第一次分級,分出粗粒級拋尾。第三步,第二次分級,分出細粒級直接得到精礦;第四步,對兩次分級的中間級別采用選擇性磨礦-浮選法進行釩富集,得到浮選泡沫精礦和槽內尾礦。本發明具有,一是可以降低提釩工廠建廠的投資成本和提釩的生產成本;二是減少每噸釩提取生產所需的原料和尾渣量,減少提釩過程中的三廢污染;三是有利于石煤提釩工業采用取代傳統鈉法焙燒工藝的投資較大的環保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三廢污染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篩選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選礦篩選裝置。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提供一種鐵粉收集徹底可對河沙打散的自動選礦篩選裝置。解決方案是一種自動選礦篩選裝置,包括有支撐架、收集機構、原料分散機構、出料機構、下料機構和篩選機構,其中支撐架包括有第一支架等;固定托架上方設置有收集機構,收集機構內部設置有原料分散機構,收集機構下部設置有出料機構,本發明通過裝置中原料分散機構設置有高速旋轉的旋轉桶和分料葉,使河沙全部打散,不會成堆進入使河沙充分的和強磁桶接觸,使河沙內的鐵粉全部被強磁桶吸附,鐵粉收集的更徹底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涉及選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離心選礦機的內筒裝置,包括第一殼體內第二殼體,且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內部通過下隔離板分割為進水腔和配水腔,下隔離板上呈圓周陣列開設有至少三個用于連通進水腔和配水腔的下進水孔。有益效果為:該裝置相對于傳統的離心選礦機的內筒能夠更好的利用螺旋導料板將物料根據粒徑和密度進行細分,相近高度的不同礦物之間不能夠直接的上下移動而必須通過漫長的螺旋槽進行緩慢移動,避免了相近高度不同礦物之間的直接混摻和混合排出,同時較長的螺旋槽也能夠更好的提高不同位置物料細分程度,能夠有效的應對多種物料混摻分離的場合,從而降低反復分離加工的次數。
本實用新型涉及選礦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多層堆疊的選礦搖床,包括支撐架,支撐架上固定安裝有支撐桿,且支撐桿的下方一體成型有下支撐法蘭盤,支撐桿的上方一體成型有與下支撐法蘭盤通過螺栓匹配固定的上連接法蘭盤,且上支撐法蘭盤的上方一體成型有插接柱。有益效果為:該裝置能夠利用支撐桿在垂直方向上進行多層堆疊,并且每層選礦搖床均能夠在單獨的擺動裝置的驅動下獨立工作,因此能夠有效的提高對空間的利用率,非常適合大批量的進行選礦作業,并使集中化的擺放也能夠有效的提高監管和操作效率,該裝置的該部位之間采用模塊化的組裝,能夠有效的提高設備的可維護性,從而進一步的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一種水力選礦裝置,采用淘金盆式的水力選礦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盛裝礦漿的曲面腔為固定裝置,選礦是通過旋流水力模擬手工淘金盆選礦方法完成的。在曲面腔上設有旋流水力發生裝置,曲面腔內的礦漿靠旋流水力發生裝置形成旋流;同時,在曲面腔內還設有使旋流礦漿產生晃蕩的晃蕩裝置,晃蕩裝置使旋流礦漿產生規律性晃蕩,礦漿經旋流與晃蕩的組合作用,重礦石沉入礦漿底層,輕礦石進入礦漿上層。此外,在曲面腔內又設有拋廢裝置,上層礦漿經拋廢裝置連續排出;在曲面腔的底部區域還設有用于排放精礦的排出裝置,當曲面腔內重礦石達到一定含量或厚度后,排出裝置開啟,精礦將由排出裝置排出。
利用多金屬礦選礦尾水快速降解COD的處理方法,通過對礦選礦尾水預處理和催化?氧化以及絮凝沉降綜合處理,降低尾水中COD濃度;所述的綜合處理是將該多金屬礦選礦尾水經加入復合鐵鹽輸送至選礦尾水庫,預先通過復合鐵鹽在堿性pH范圍下的復分解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鐵膠體混合物,通過吸附作用將選礦尾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吸附去除;再經過催化?氧化法對調節pH后的溢流水進行處理,絮凝沉降后達標排放。本發明利用復合鐵鹽先對選礦廢水進行預處理,然后再通過催化?氧化法對溢流廢水進行處理,最后再利用絮凝劑進行沉降分離,可以極大地快速降解多金屬礦選礦尾水COD,與原有工藝相比,成本大幅度下降,且工藝流程縮減,該水處理工藝流程可完全自動控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品位鐵礦石選礦設備及其方法,設備包括一號爐、二號爐,以及冷卻還原系統。焙燒料經一號爐頂部進入一號爐的筒體內部,進行布料、脫水、干燥、預熱和低溫焙燒。經過低溫焙燒后的焙燒料與還原劑進入二號爐,在二號爐中進行混合和還原反應,隨后進入冷卻還原系統。經過還原后的焙燒料經過冷卻還原系統的還原管進行二次補充還原,再經過冷卻管進行冷卻后,送入淬冷池進行淬冷操作。布料、脫水、干燥、預熱、低溫焙燒、卸料、還原、二次還原和冷卻作業均在旋轉狀態下進行。本發明能夠克服現有選礦方式對低品位鐵礦石進行選礦的效果不好、選礦回收率低、資源浪費大的技術缺陷。
一種細粒物料的選礦方法及裝置,所述的細粒物料的選礦方法是將離心分選和水力分選相結合,通過離心分選和水力分選的復分選進行細粒物料的選礦。所述的離心分選和水力分選的復分選是在一個盛滿礦漿的槽型腔中設置離心分選裝置,槽型腔中的礦漿先通過離心分選裝置進行離心分選,然后再在槽型腔中通過水力分選裝置進行再次分選。根據上述方法所提供的細粒物料的選礦裝置是:一種細粒物料的選礦裝置,包括一個盛滿礦漿的槽型腔,在盛滿礦漿的槽型腔中同時設有離心分選裝置和水力分選裝置。按照上述方法制作的多級離心分選裝置,尤其適用于粒度極細的礦石高效分選。
一種重力選礦方法及裝置,采用從曲面腔邊緣周向連續拋廢、從曲面腔中心底部連續排出精礦的重力選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盛裝礦漿的下收斂曲面腔內中心位置設有旋流水力發生裝置,對礦漿提供多層旋流水力、背離重力方向的向上拋力和趨向曲面腔邊緣的徑向推力,使礦漿產生差速旋流、分層翻動、錯向或反向差速流動,使重礦石趨向曲面腔中心底部流動,使輕礦石趨向曲面腔邊緣流動,促進礦漿中的輕重礦石依密度差別產生高效分離;同時,集合給礦裝置、拋廢裝置、排精礦裝置、旋流水力發生裝置與曲面腔的組合作用,使曲面腔形成粗選區、精選區及掃選區,實現組合分選過程。
一種水力選礦方法、裝置及用途,采用淘金盆式的水力選礦方法,其特點在于:用于盛裝礦漿的曲面腔為固定裝置,選礦是通過旋流水力模擬手工淘金盆選礦方法完成的。在曲面腔內設有旋流水力發生裝置,曲面腔內的礦漿靠旋流水力發生裝置產生旋流;同時,在曲面腔內還設有使旋流礦漿產生晃蕩的晃蕩裝置,晃蕩裝置使旋流礦漿產生規律性晃蕩,礦漿經旋流與晃蕩的組合作用,重礦石沉入礦漿底層,輕礦石進入礦漿上層。此外,在曲面腔內又設有拋廢裝置,上層礦漿經拋廢裝置連續排出。在曲面腔的底部區域還設有用于排放精礦的排出裝置,當曲面腔內重礦石達到一定含量或厚度后,排出裝置開啟,精礦將由排出裝置排出。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集成式重介質選礦工藝流程,包括步驟如下,步驟一:礦石準備:將?25mm已經脫泥的礦石通過皮帶運輸機,把礦輸送到集成式重介質選礦機組;步驟二:將步驟一的礦石輸入至脫泥篩,噴水洗礦,篩上礦石落入混合倉;本發明一種集成式重介質選礦工藝流程,集成式重介質選礦工藝能為選礦提供一個新的選項和思路;除了適用于陸地選礦外,還適用于開發海洋船舶選礦,河砂船選礦。綜合利用河砂、填海工程中應用選礦,還可應用于小型煤礦選煤。集成式重介質選礦工藝具有:成本低、處理量大、綠色環保、選礦高效、能大幅預先拋尾的要求。特別是海洋采選船舶選礦更需這些技術特征。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株洲有色金屬選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