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橡膠用MOF?Zn@ZnO復合助劑及其制備方法,該發明通過水熱法制備MOF?Zn,再將MOF?Zn與ZnO顆粒復合;水熱法制備MOF?Zn材料方法簡單便捷,與ZnO納米顆粒復合之后能夠提升復合材料整體的活性,能夠更好地提升橡膠復合材料的性能,較傳統氧化鋅有著更好的促硫化、補強效果。
本發明屬于有機/無機復合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具有高介電常數聚酰亞胺復合薄膜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聚酰亞胺為基體,以聚酰亞胺包裹片狀石墨(FG)制備FG@PI復合顆粒為介電填料,制備聚PI/FG@PI復合薄膜材料。其中,FG@PI復合顆粒所占的聚酰亞胺的量份數為5?50wt%。按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能夠獲得較高的介電常數、極低的介電損耗的聚酰亞胺PI/FG@PI復合薄膜。本發明制備的高介電常數聚酰亞胺復合薄膜材料用于高密度的能量存儲裝置。
本發明涉及汽車發動機密封領域,旨在提供一種有機膨潤土改性聚四氟乙烯油封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有機膨潤土改性和PTFE油封制備兩個步驟,制得的油封材料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85-95%;有機膨潤土5-15%;有機膨潤土是以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單鏈烷基季銨鹽R-N(CH3)3+改性后得到的有機膨潤土,其R基團的碳數不小于10,有機膨潤土層間距d(001)不小于2nm。本發明優點:具有好的親油性,與PTFE極性相近,因此在PTFE中分散均勻,制備的復合材料性能穩定;膨潤土容易被剝離成納米片狀結構,對PTFE有納米增強作用。磨耗量低,摩擦系數小,力學性能好,不開裂,不磨損對偶件,能在油封領域起到很好的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生產中空家具的方法,它是將設計好的家具按照圖樣拆分成數個部件,把各部件制作成模具;用模具把各部件加工成中空部件,再將各部件組裝成一體,形成中空家具,再整體修邊打磨干凈,并在家具外表上噴漆;或將按照所設計好的家具圖樣制作成整體家具模具,再用整體模具一次加工成型,形成中空家具;再整體修邊打磨干凈,并在其外表上噴漆。這樣的方法生產出的中空家具輕巧,搬動方便。生產家具用料少,使得家具的生產成本低。生產工藝簡單,用復合材料所制作出的家具強度高、承載能力好、耐磨耐腐蝕、耐氣候、不變形、不開裂且無毒無害、綠色環保。
本發明公開一種碳化聚酰亞胺樹脂粉末及其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本質上屬于有機/無機復合材料領域,因為聚酰亞胺樹脂粉末(ODA+ODPA)經過600℃碳化處理之后,已經完全脫除了O和H兩種元素,僅在聚酰亞胺的主鏈中保留了C和N兩種元素。該復合材料由聚酰亞胺(PI)為基體,以聚酰亞胺樹脂粉末(ODA+ODPA)的碳化物(C)作為介電填料,制備出聚酰亞胺/碳化物(PI/C)復合薄膜材料。其中,在制備聚酰亞胺樹脂粉末(ODA+ODPA)時,其固含量為16wt%,PI/C復合薄膜中碳化物C的質量分數為5?50wt%。按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能夠獲得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的PI/C復合薄膜。本發明制備的高介電常數聚酰亞胺復合薄膜材料可以應用于高密度的能量存儲裝置。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木浮雕制品及制造方法,采用基材與氯化鎂、氧化鎂、改性劑、填充料、骨料等組成的復合材料壓合而成,可根據需要將復合材料制作出各種不同的花型和圖案,浮雕效果好,造價低,重量輕,而抗震性及抗拆性較好,強度高,變形小,可廣泛適用于各種居室裝修及家具的制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結合膠檢測天然橡膠中炭黑的補強性能的方法。采用超薄冷凍切片機制樣后,使用原子力顯微鏡的輕敲模式,表征炭黑?橡膠復合材料時,利用形貌圖和相圖成像特點的差別,可以直接觀察炭黑補強復合材料的結合膠的特點,得到結合膠的厚度,進而分析結合膠對橡膠性能的影響和炭黑在橡膠補強性能。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不需過多的對樣品進行處理、檢測效率較高,檢測圖片清晰和檢測準確度高等優點,具有更好的適用性,為研究填料的補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本發明涉及汽車發動機密封領域,旨在提供一種有機膨潤土改性聚四氟乙烯油封材料。該油封材料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85-95%;有機膨潤土5-15%;有機膨潤土是以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單鏈烷基季銨鹽R-N(CH3)3+改性后得到的有機膨潤土,其R基團的碳數不小于10,有機膨潤土層間距d(001)不小于2nm。本發明優點:具有好的親油性,與PTFE極性相近,因此在PTFE中分散均勻,制備的復合材料性能穩定;膨潤土容易被剝離成納米片狀結構,對PTFE有納米增強作用。磨耗量低,摩擦系數小,力學性能好,不開裂,不磨損對偶件,能在油封領域起到很好的應用。
本發明涉及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四氧化三鈷/氮摻雜氧化石墨烯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在鈉離子電池中的應用。本發明將氧化石墨烯、氮源、鈷源和水混合,得到懸浮液,將懸浮液進行水熱反應,得到前驅液,再將前驅液直接冷凍干燥,得到前驅物;將前驅物燒結,得到所述四氧化三鈷/氮摻雜氧化石墨烯材料。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復合材料中的氮摻雜量,提高復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得到的四氧化三鈷/氮摻雜氧化石墨烯材料作為鈉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使用,所得鈉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一種防腐蝕泄漏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一種采用無機含氟化合物填充PTFE的復合材料。本發明所述的無機含氟化合物PTFE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比的組分:A∶PTFE=20~50∶50~80;其中A為無機含氟化合物。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可以在氟氣存在的環境下長期使用,且材料成本低,從而極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碳球復合氧化鈷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水熱法合成納米碳球/氧化鈷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是將納米碳球用于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不僅有利于電子和離子的轉移,還可以很好的緩解過渡金屬氧化物的體積膨脹,并減少電極與電解質之間的副反應以及納米顆粒之間的團聚問題,兩者的協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其電化學性能。本發明的CNS/CoO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比電容,可以首次充放電可達到866.9mAh/g左右,且在100次循環下仍有651.6mAh/g,容量保持率維持在90%以上,顯示出優異且循環穩定的電化學性能,該復合材料很有希望成為一種潛在的、新型高容量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用MoS2@C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復合負極材料中MoS2薄片無序堆疊、相互纏繞,呈蠕蟲狀微球結構,其中Mo的含量為38~43%,S的含量為47~53%,余量為C。本發明采用MoS2同碳材料進行復合,制備的負極材料具有蠕蟲狀結構,可以縮短Li+的擴散路徑,使復合材料具有比較優異的倍率性能,并且MoS2薄片表面包覆的碳層能夠限制MoS2納米片的進一步生長,抑制MoS2復合材料在循環過程中易發生體積膨脹的問題,從而有效提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屬于吸附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親水性聚苯硫醚復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氮氣保護條件下,依次將丙烯酸、交聯劑、引發劑加入磺化聚苯硫醚的水溶液中攪拌;發生聚合反應;所述引發劑質量分數為反應物總質量的0.5%~2.0%;交聯劑質量分數為反應物總質量的1.0%~3.0%;磺化聚苯硫醚在復合材料中的質量分數為反應物總質量的5%~30%。經過磺化改性后的PPS由于在苯環上引入了?S03H,增加了PPS的親水性,而且磺化程度較高的磺化聚苯硫醚(SPPS)有較好的水溶性,極易溶于水等極性溶劑,不僅可以與通過交聯反應制備得到PPS復合材料,還可以貫穿于某些親水性單體的聚合反應中。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吡咯/α?Fe2O3改性防腐涂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利用水熱法制備了α?Fe2O3納米微粒,然后采用原位化學氧化聚合法制備了PPy/α?Fe2O3納米復合材料,并通過PPy/α?Fe2O3納米復合材料對E?44環氧樹脂進行了改性,涂覆在鎂合金上,研究了其防腐蝕性能。本發明制得的聚吡咯/α?Fe2O3改性涂料兼具聚吡咯和納米α?Fe2O3雙重優點,其導電性能極佳,防腐性能好,污染小,操作簡單且成本低。
本發明為一種La@Zr@SiO2@膨潤土除磷吸附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1)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氨水混合于去離子水中;2)將正硅酸乙酯緩慢加到混合液中;3)將膨潤土加入混合液中攪拌反應得固液混合物;4)將固液混合物經抽濾和洗滌步驟后,固相恒溫干燥,經造粒成型和煅燒后為SiO2@膨潤土復合材料;5)將氧氯化鋯與硝酸鑭溶解到無水乙醇中,與SiO2@膨潤土復合材料攪拌反應,固相經過濾干燥后投加到NaOH溶液中繼續反應,得復合吸附劑。該方法制備的吸附劑能在動態系統中吸附真實污水中的磷,并具備良好的再生能力,不僅為膨潤土的利用和新型磷吸附材料開發提供了一種方法,也為含磷廢水處理提供一種有效的途徑。
本發明屬于復合吸附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粉煤灰/殼聚糖復合吸附材料制備方法,將預處理后的粉煤灰加入殼聚糖的乙酸溶液中;然后加入含交聯劑、引發劑的丙烯酸溶液中,在親水環境下,合成得到殼聚糖接枝聚丙烯酸/粉煤灰復合材料;對所制備的復合材料的吸水,吸鹽,吸附染料性能進行了測試。本發明以燃煤電廠的粉煤灰為原料,將粉煤灰或預處理(酸、堿、有機化等)過的粉煤灰引入殼聚糖/聚丙烯酸復合體系得到殼聚糖接枝聚丙烯酸/粉煤灰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是一種功能性吸附材料,可用于印染廢水處理。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碰聚四氟乙烯復合管,防碰層為復合材料保護層,復合材料為樹脂和碳纖維或者芳綸纖維復合而成;防碰層與聚四氟乙烯復合管由經由樹脂使得兩者固化為一體結構。本發明提供的防碰聚四氟乙烯復合管由復合材料對聚四氟乙烯管進行表面鋪放,大大解決了聚四氟乙烯板表面耐磨性較差的問題,利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或芳綸復合材料剛度大的特性,很好的保護了聚四氟乙烯管,使得該聚四氟乙烯復合管具有防碰的特性。本發明提供的防碰聚四氟乙烯復合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碰的特性,生產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檢測填料分散狀態的試樣,用于檢測高聚物復合材料中填料分散狀態;試樣包括高聚物復合材料與用于對高聚物復合材料施加載荷的加載裝置;高聚物復合材料經加載裝置加載產生形變后通過定位機構定位在加載裝置上,使得高聚物復合材料保持形變,從而高聚物復合材料與加載裝置形成試樣內核;試樣內核包裹在由固化劑固化形成的固化體中。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方法:對高聚物復合材料加載使其產生形變,利用定位機構保持高聚物復合材料在加載裝置上的形變,形成試樣內核,對試樣內核進行固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方法,對試樣切片,在原子力顯微鏡下觀察切片。本發明能簡單有效地測試不同載荷條件下復合材料中填料形態和分散狀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β?環糊精?DOPO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無水乙醇和去離子水混合后,加入β?環糊精,再加入硅烷偶聯劑反應,產物經洗滌、過濾、烘干后,得到改性β?環糊精;然后將其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再滴入用THF溶解的DOPO進行反應,得到的產物經旋蒸、抽濾、提純、干燥處理后,制得。本發明利用β?環糊精空腔結構包合DOPO,解決了DOPO在單獨添加到環氧樹脂中時容易遷移到表面的問題,同時對β?環糊精進行改性增加了其與環氧樹脂的相容性,還利用DOPO和β?環糊精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特點,構筑了一種具有高效阻燃性能的無鹵綠色阻燃材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螺旋納米碳纖維改性方法,涉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螺旋納米碳纖維熱處理,得到石墨化螺旋納米碳纖維;(2)將步驟(1)得到的石墨化螺旋納米碳纖維與乙醇混合后球磨,得到球磨螺旋納米碳纖維;(3)將步驟(2)得到的球磨螺旋納米碳纖維經酸化處理,得到改性螺旋納米碳纖維。本發明的熱處理能夠使螺旋納米碳纖維形成以準石墨為主的碳纖維;球磨使纖維的長徑比達到10~100:1;酸處理能夠增加螺旋納米碳纖維的表面含氧基團,從而使得表面活性點增多。本發明提供的改性螺旋納米碳纖維相比于未改性的螺旋納米碳纖維可使得橡膠復合材料的斷裂伸長率提高13.4%。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支撐結構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與應用;具體為一種自支撐結構SnS?MOF?CNFs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與應用,綜合了靜電紡絲法相關技術和金屬有機骨架的相關材料,以PAN為基體由靜電紡絲法制備的納米纖維材料直徑在150nm左右,在經過280℃預氧化后再由650℃高溫碳化后再在石英管上游加入硫脲。在氮氣氛圍下燒制4h制備的SnS?MOF?CNFs的負極材料。研究自支撐結構SnS?MOF?CNFs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對比和分析了Sn?MOF?CNFs、Sn?CNFs、SnS?CNFs的電化學差異,通過實驗對比結合發現,SnS?MOF?CNFs具有優秀的電化學性能,在100mA/g的電流密度,電壓區間從0.005V到3V的情況下循環100次仍能夠達到700mAh/g的比容量。對比其他實驗穩定后的數值較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火花加工切割工作液制備方法,屬于金屬電火花切割領域,步驟如下:將乳化膏和水混合,配置成乳化液;對乳化液進行加熱,將羧甲基纖維素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加入乳化液中形成電火花加工切割工作液;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電火花加工切割工作液,按照重量份包括有:乳化液:96~98份;羧甲基纖維素鈉:0.6~1.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6~1.5份;本發明還公開了利用上述工作液對鋁合金表面進行加工切割的改性方法及改性后的鋁合金復合材料。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裝置,包括水平設置的混料筒,混料筒外壁上沿著軸線方向依次設置有多組混合噴嘴,每組混合噴嘴包括兩個主料噴嘴和一個副料噴嘴,兩個主料噴嘴和一個副料噴嘴沿著混料筒圓周方向均勻分布且呈120°夾角設置,主料噴嘴和副料噴嘴的出料端均伸入混料筒內部且延長線相交于混料筒的軸線上。本實用新型的制備裝置,利用聚四氟乙烯和石墨烯溶液以相互高壓水射流的方式進行噴射混合,多股流體之間巨大的對撞沖力及速度差能夠產生劇烈的混合效應,使得聚四氟乙烯和石墨烯實現均勻的快速微觀分散并相互作用,從而提高了聚四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復合均勻性。
一種新型復合材料反應花板,包括板體,所述板體上分布有多個反應加熱孔,所述板體采用玻璃鋼材質,所述加熱孔具有內螺紋,所述加熱孔內嵌有石墨反應管,所述反應管外壁具有與所述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復合材料反應花板,采用新型玻璃鋼在高溫、酸、堿腐蝕環境下不變形、不腐蝕,延長使用壽命,降低使用和運行成本并降低安裝難度。
本發明屬于高粘性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為高粘性復合材料高效攤料工藝及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設有兩組連接塊,每個所述連接塊的上表面開設有通口,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組滑桿。通過設置的滾筒與兩個第二軸承的配合,可以使滾筒達到滾動的狀態,通過設置的電動伸縮桿、連接塊與彈簧的配合,能夠將高出外活動模套的原料一點點壓下去,可以達到微量位移、厚度微減的效果,通過設置的電機、螺紋筒與螺紋桿的配合,能夠讓滾筒對內固定模套上面的原料來回的壓平,然后電動伸縮桿繼續控制外活動模套向下微量位移,然后滾筒再次對高出的原料進行壓平,如此往復,經過多次厚度微減直至原料的厚度達到設定的密實度和均勻的厚度,即達到攤料厚度范圍為2mm至50mm以上。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為高粘性復合材料均勻攤料工藝及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模套,所述固定模套的上方設有薄片疊層模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組支撐桿。本發明通過設置的雙頭電機、第一齒輪、第二齒輪、螺紋筒與螺紋柱的配合,操作時可以一層一層取掉薄片疊層模套的同時,通過設置的電動滑軌與滑塊的配合,可以帶動滾筒來回移動,滾筒則會在原料的上面來回滾動,可以對原料壓實,使原料微量位移、厚度微減,從而達到均勻攤料的效果,取下一層薄片疊層,進行一次壓實,如此往復,經過多次微量位移、厚度微減的過程,使攤料厚度范圍達到2mm至50mm以上。
本發明屬于有機/無機復合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具有高介電常數聚酰亞胺薄膜三相復合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聚酰亞胺為基體,二氧化鈦為介電填料,聚偏氟乙烯為填充相三相混合組成。其中,聚酰亞胺的所占的質量份數為100,二氧化鈦為10?50,聚偏氟乙烯為10?50。按照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能夠獲得較高的介電常數、極低的介電損耗和較好的力學性能的三相復合物。因為聚偏氟乙烯的存在,使得可以在基體中添加較高含量的填料。本發明制備的高介電常數聚酰亞胺三相復合薄膜材料用于高密度的能量存儲裝置。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沖擊韌性碳-銅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將石墨粉、酚醛樹脂、碳纖維、銅纖維以及其它潤滑組分按比例進行稱重,并加入酒精混合;出鍋晾干酒精溶劑,然后打粉,得到膠質石墨粉;將膠質石墨粉造粒并放入雙錐混料機中,得到具有毛刺化結構的?;w粒;將毛刺化后的?;w粒、銅粉按最終產品中各組分比例要求進行稱重,并加入脫模劑混合1-3小時,得到壓粉;最后壓制成型,再經過燒結即可。本發明可以顯著增加石墨顆粒表面的粗糙度,使銅碳界面互鎖作用增強,從而提高銅碳界面結合力,最終提高銅碳復合材料的沖擊韌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密度碳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準備原料預處理,將原材料石油焦、瀝青焦、微晶石墨、鱗片石墨在130℃?150℃的溫度下熱混1h?2h得到混合粉料;S2、在步驟S1中得到的混合粉料中添加改質煤瀝青后,進行混捏;S3、在步驟S2混捏0.5h后,添加硫磺,并在160℃?200℃的溫度下繼續混捏1h?2h;S4、混捏完成后,進行軋片2?3次,片厚≤3.0mm,待冷卻后再進行破碎、磨粉;S5、將步驟S4中得到的粉料過篩,然后進行等靜壓一次成型;S6、對步驟S5中一次成型的材料進行焙燒。本發明制備出的碳石墨復合材料具有密度高、強度高、電阻率低以及良好穩定性等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炭陶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1、將多孔氮化鋁在低喹啉不溶物瀝青中浸漬后碳化,制得包覆炭化多孔氮化鋁預制料。S2、配料1:氮化鋁預制料25?35份,焦炭顆粒65?75份添加劑2?4組分;配料2:改質瀝青;配料2:配料1=37?45份:100份;S3、混捏:將配料1與配料2攪拌混捏;S4、涼料、磨粉:S5、壓型;S6、焙燒。采用本發明方法制備的炭陶復合材料增加產品體積密度,提高產品的導熱率、抗壓強度、抗折強度等機械強度;且生產工序少,生產周期短。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自貢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