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基合金雙螺桿整體合金襯套及其制備方法,該鐵基合金雙螺桿整體合金襯套由鈷基合金粉末一體燒結成型,按重量百分比計,該鎳基合金粉末成分包括:B:1.50?3.00、C:0.80?1.60、Cr:6.00?12.00、Ni:8.00?16.00、Si:2.00?3.50、W:0.00?3.00、Fe余量。本發明方法采用獨特的加工工藝過程,革新了襯套、機筒組合的傳統工藝方式,燒結后的鐵基合金襯套硬度為HRC58?65,耐磨性能為6542材料的4?7倍,有效提高了襯套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滿足了市場對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的迫切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梯度金屬多孔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工業乙醇中加入粘接劑,然后將配置好的粘結劑加入到篩分、級配好的金屬粉末中,攪拌均勻,得到具有一定粘性的金屬粉末顆粒;2.將具有一定粘性的金屬粉末顆粒均勻鋪設到金屬泡沫或金屬絲網上,然后隨金屬泡沫或金屬絲網進入兩輥式預壓機;3.對上述經輥扎后的帶有金屬粉末膜層的金屬泡沫或金屬絲網基體進行脫脂、燒結處理,得到梯度金屬多孔材料。本發明具有優異的柔韌性,過濾精度高、通量大,且該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效率高,可制成高溫、含硫工況下的氣?固、液?固等過程工業中的過濾元件,有效解決了現有高溫除塵領域中布袋過濾低精度、低通量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改性的硬質合金脫脂、燒結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將石墨烯均勻分散于乙醇溶液中;(2)將硬質合金粉末與石墨烯乙醇溶液混合,將石墨烯與硬質合金實現良好的混合;(3)粉體干燥,將混合有石墨烯和硬質合金粉末的乙醇溶液倒入干燥機中進行水分蒸發干燥;(4)將步驟(3)中干燥的粉體冷卻,并形成鑄錠;(5)球磨:將步驟(4)中形成的鑄錠粉碎后進行球磨,球磨轉速60?80轉/分鐘,球磨48?72小時;(6)造粒:將球磨后的材料加入造粒機中,并加入成型劑,進行造粒;(7)模壓壓制成型;(8)脫脂;(9)燒結成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改性硬質合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優選為:將氧化石墨烯均勻分散形成懸浮分散液,隨后與納米W粉、納米Co和/或納米Ni粉末以及Cr2O3粉末混合,經球磨、干燥、造粒、壓制成型、燒結等工藝步驟,制得目標產物。本發明采用傳統粉末冶金工藝,通過納米高活性組分添加,一次完成碳化、燒結致密化過程,實現硬質合金產品的快速制備,大幅提升了硬質合金生產效率及硬質合金綜合性能,適合工業化大生產,且與目前硬質合金產業制備方法相兼容接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改性的硬質合金、其制備工藝及應用。本發明通過將石墨烯材料,尤其是氧化石墨烯均勻分散于無機溶劑和/或有機溶劑形成石墨烯分散液之后,再與硬質合金粉末混合,并依次經球磨、干燥、造粒、壓制成型、脫脂和燒結工序制得目標產品,由于氧化石墨烯在溶劑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巨大的表面積使其能夠很好的包裹在硬質合金粉末表面,在隨后的成型工藝中實現與硬質合金的良好分散復合,同時,高活性氧化石墨烯的添加還可調節硬質合金的含碳量,并且可實現對硬質合金的力學增強。本發明能夠與現有硬質合金工業制備路線相接軌,適合工業化大生產,顯著改善硬質合金的綜合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射式激光顯示用光轉換、散熱一體化陶瓷材料及制備方法,該材料由熒光陶瓷及具有高導熱性能的(Al1?xMx)2O3陶瓷在壓力下燒結而成,其M為?La,Y,Gd,Mg,Si,Ca,Sr元素中的一種或兩種,x為摩爾系數,0
本發明涉及金屬注射成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環保金屬射出成形喂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粘結劑準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份:PEG65~85份,石蠟15~25份,支撐劑1~5份和增韌劑2~10份;步驟二、將PEG、石蠟等不同加工助劑進行真空干燥,置于60℃恒溫真空干燥箱內干燥3~6個小時;步驟三、將上述干燥后的原料在加入恒溫混煉機中,開啟攪拌,轉速10~15轉/分鐘,同時開啟加熱,設定180℃~190℃。本發明提出一種更為安全、環保、高效的制備金屬注射成形喂料的方法,在保證金屬喂料流動性和成型性能不變的前提下,縮短脫脂時間、燒結時間、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
一種高強韌性單壁碳納米管鋁合金基復合材料,其質量百分數為:單壁碳納米管0.1%~0.5%,鋁合金基體99.5%~99.9%;其鋁合金基體預合金粉末為6系或7系變形鋁合金,平均粒度為1微米~30微米;本發明還提該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步驟為S1原料稱取,S2原料混合,S3熱壓燒結,其燒結溫度為450℃~520℃,燒結壓力為5MPa~20MPa;S4熱軋加工,熱軋溫度為350℃~450℃,熱軋變形量為20%~80%;該復合材料在粉末燒結過程中,單壁碳納米管在鋁合金基體中通過擴散再結晶過程而進一步均勻分布,充分提高了強度;而經過熱軋實現復合材料的致密化,進一步提高該復合材料的強度和塑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損耗抗彎曲單模光纖及其制造方法,該光纖從內到外依次包含芯層、內包層與外包層,芯層的相對折射率差Δ1為0.37%~0.42%,內包層的相對折射率差Δ2為?0.45%~?0.25%,外包層的相對折射率差△3為?0.05%~0%。本發明中,芯層相對折射率差自內而外由Δ1下降為Δ2,降低了彎曲狀態下折射率剖面的畸變程度,進一步優化了芯包粘度匹配,減小了拉絲過程中缺陷的產生,以降低光纖的損耗值,增加光纖的抗彎曲性能,內包層的相對折射率差自內而外由Δ2上升為Δ3,使光纖的芯層、包層粘度到達較好的匹配,降低芯包間應力,同時符合ITU.T G.657.A和ITU.T G.652.D光纖標準。
本發明提供一種超硬鎢鋼穿孔針的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充分混合;(2)一次干燥;(3)二次干燥;(4)壓制成型;(5)真空低壓燒結;(6)去毛坯檢驗;(7)機加工。本發明所述工藝制備得到的超硬鎢鋼穿孔針具有硬度高、耐磨、強度和韌性較好、耐熱、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特別是它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即使在600℃的溫度下也基本保持不變,在1000℃時仍有很高的硬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離子聚合物金屬復合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全氟磺酸25?35份、N, N?二甲基甲酰胺10?15份、苯胺5?9份、硼氫化鈉3?7份、鹽酸羥胺2?5份、咪唑基四氟硼酸鈉3?7份、鈦鐵礦15?20份、鉑銨復合物10?15份、鎳粉5?17份、銅粉3?9份、碳酸鋰6?12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3份、變性劑3?5份、熱穩定劑5?10份。制備而成的改性離子聚合物金屬復合材料,其驅動電壓低、反應速度快、形變位移大。同時,還公開了相應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屬于高精密螺紋成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精度多孔螺紋一次注射成型工藝方法。所述工藝方法包括:一種高精度多孔螺紋一次注射成型工藝方法,所述工藝方法包括:將熔融狀態下的混合物料注入成型模具的模腔中,制得注射成型胚,其中,混合物料包括金屬粉末和高分子材料;對注射成型后的注射成型胚進行脫脂處理;對脫脂后成型軟胚上的孔,進行攻牙處理;對脫脂處理后的成型軟胚,進行燒結處理。本發明提供的工藝方法加工效率高,降低了加工成本,無論硬度是否超過HRC30,螺紋精度都可直接受絲錐控制,一致性好。
本發明涉及手術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用于夾持類或牽開類手術器械的毛坯材料及其工藝,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備而成:C為0.07%;Si為1.00%;Mn為1.00%;Cr為15.5~17.30%;Ni為3.00~5.00%;Cu為3.00~5.00%;Nb為0.10~0.70%;Mo為0.10~0.70%;Fe為69.23~76.23%,在原有的17?4PH的基礎上加入Nb和Mo,通過Nb和Mo的加入使該毛坯材料具有較好的韌性、硬度和耐腐蝕性能,硬度和耐腐蝕性符合夾持類或牽開類手術器械的要求,增長了使用壽命,改良了工藝,適用于自動化生產,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骨缺損修復用的梯度多孔鎂合金材料,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Zr?0.8?1.9%,Ca?1.2?4.8%,C?4.1?7.7%,Al?1.6?2.3%,Zn?5.7?8.2%,Fe?5.4?9%,余量為Mg。本發明提供的鎂合金材料通過鎂合金材料中的孔隙,使鎂合金材料修復骨缺損部位具有一定強度,體液進入孔隙中,伴隨骨組織愈合,鎂合金緩慢降解,同時鎂合金材料外部與骨面相反的一側包覆Al2O3防止鎂合金材料與骨面過多磨損。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鉻鋁合金板,按照質量計由以下組分組成:鐵為16.0~20.0%,鉻為10.0~13.5%,鎳為3.2~4.0%,鎢為0.8~1.9%,鈦1.5~2.2%,二氧化硅為0.5~0.8%,余量為鋁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鐵鉻鋁合金板的制備方法,包括顆粒制備、澆鑄成型、燒結等工序。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制得的鐵鉻鋁合金板具有強度高、可塑性好、抗應力和耐腐蝕性能均較好等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速離心機用抗拉性復合鈦基轉子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鈦合金20?35份、鋁合金10?16份、鋼5?10份、硼纖維10?17份、碳化硅3?7份、碳化鈦5?10份、碳化鉍2?5份、硅酸鈣5?19份、二氧化錳5?7份、氧化鋯3?9份、氧化鋅5?8份、硼酸鎂3?7份、五氧化二釩3?6份、硬脂酸鋅3?6份、二硼化釩3?4份、氟硼酸鉀7?15份、聚氧乙烯樹脂5?12份、磷鎢酸鉀2?7份、抗氧化劑5?10份、熱穩定劑5?10份。制備而成的高速離心機用抗拉性復合鈦基轉子材料,其耐腐蝕好、抗拉強度高、硬度高、高溫下不變形。同時,還公開了相應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打開高速混合機,按照下述的重量百分比稱取對應的金屬材料,Y為0.5wt%-0.8wt%、Mn為1.1wt%-1.6wt%、C為1.2wt%-2.5wt%、Mn為0.3wt%-1.1wt%、Zr為0.4wt%-0.9wt%、Co為0.8wt%-1.4wt%、Ta為0.2wt%-0.5wt%、Sb為0.5wt%-1.1wt%,余量為Fe,將上述的原料投入高速混合機中進行混合;(2)將步驟(1)的金屬材料球磨;(3)用專用模具壓制成型;(4)高溫燒結,燒結溫度為785-825℃,冷卻,為制備的鐵基粉末冶金金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鎢鐵基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由以下組分按質量百分數組成:二硫化鎢,0.5%~6%;硬脂酸鋅,0.1%~0.8%;石墨,0%~5%;銅粉,0%~5%;鎳粉,0%~5%;余量為鐵粉。制備方法為:按質量百分數將組分混合,然后再進行壓制和燒結等處理。本發明是利用二硫化鎢優良的潤滑性能,減少混合粉末中有機潤滑劑的使用量,提高壓坯的密度,同時可以降低生坯燒結時有機物揮發所產生的孔隙。使用本發明制備的含鎢鐵基材料相比于傳統的含鎢預合金鐵粉制備的材料,表現出更高的硬度、拉伸強度和切削性能等。
熱等靜壓生產平板顯示器用鉬合金濺射靶材的方法,鉬材經過適當的1000℃~1500℃,100~200MPa熱等靜壓處理,在致密度提高的基礎上,可獲得細小均勻的晶粒度并且強度和韌性均得到提高。在高溫高壓的共同作用下,被加工件的各向均衡受壓,靶材的致密度高、均勻性好、性能優異,同時具有生產周期短、工序少、能耗低、后期加工材料損耗小等特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鈧合金靶坯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其中,鋁鈧合金靶坯包括:16?50重量份的鈧,50?84重量份的鋁,鋁鈧合金靶坯的含氧量小于等于160ppm。上述鋁鈧合金靶坯具有鈧含量高、含氧量低,進而使得制備的靶坯不會發生異常放電或粒子濺疤,能夠保證后期高品質成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負載的金屬復合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鱗片石墨25?35份、硝酸鈉5?10份、高錳酸鉀3?5份、硼氫化鈉4?8份、水合肼2?5份、聚乙二醇9?15份、三氧化四鐵2?6份、氯化鎳1?3份、氯化錫1?3份、硼酸鉀5?9份、鎢粉15?25份、鎳粉5?15份、銅粉3?9份、鎂粉4?8份、鋁粉3?5份,亞硒酸鈉2?7份、二硫化納2?6份、硼酸鋅5?7份、氟化鋯3?8份、聚乙烯醇6?10份、變性劑3?5份、熱穩定劑5?10份。制備而成的石墨烯負載的金屬復合材料,其機械強度高、導熱性能好、電子遷移率大。同時,還公開了相應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屬于新材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制備含釓化合物的耐磨高純稀土氧化釓陶瓷球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該氧化釓陶瓷球通過配料、制坯、冷等成型、一次滾圓、預燒、二次滾圓、二次燒結、篩選等步驟制備得到。本發明提供的氧化釓陶瓷球,純度高、耐磨性好,能夠用作制備含釓化合物的球磨介質。用本發明提供的氧化釓陶瓷球作為球磨介質制得的含釓化合物純度高,光電性能突出。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用于制備含釓化合物的耐磨高純稀土氧化釓陶瓷球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工藝簡單,適用于批量生產,制備的氧化釓球尺寸可調,穩定性好,良品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有機金屬框架的晶粒抑制劑制備超細硬質合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鉻離子、釩離子與有機配體通過水熱法生成含鉻和釩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并將其與硬質合金均勻混合,形成硬質合金復合材料,之后進行球磨、造粒、壓制成型、燒結等處理,獲得細晶硬質合金。本發明以含鉻和釩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作為碳化鉻、碳化釩的前驅體,能夠實現含鉻和釩的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在硬質合金中的均勻分布,進而在煅燒過程中直接原位生成納米尺寸的納米碳化鉻、碳化釩晶粒抑制劑,實現對硬質合金晶粒長大的控制,且晶粒抑制劑利用率高。該方法能夠有效改善晶粒抑制劑的在硬質合金中分布的均勻性,同時經濟、容易操作,易于工業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鎳鈷記憶合金體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克服了現有的多孔TiNiCo形狀記憶合金制備方法中孔隙率和孔徑及孔型均難以控制以及合金產品的阻尼性能及其他力學性能尚需提高的缺陷,本方法處理的TiNiCo形狀記憶合金,其內部晶粒尺寸為亞微米量級,細小的晶粒尺寸與析出相可強化TiNiCo形狀記憶合金基體,從而降低R相轉變為馬氏體相的溫度,致使R相存在的溫度區間擴大。這為進一步利用R相變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改善合金的形狀恢復特性,提高合金的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善高Cr摻雜濃度YAG透明陶瓷材料透過率的方法,通過在高Cr摻雜濃度YAG透明陶瓷材料中增加原子半徑大于Y的離子濃度增大晶格常數,實現增加Cr的分凝系數,改善高Cr摻雜濃度YAG透明陶瓷透過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光效陶瓷熒光片及其制備方法,該高光效陶瓷熒光片包括透明陶瓷和散射孔洞,其內具有多組孔洞組合體,孔洞組合體包括一個基礎孔洞和多個次級孔洞,多個次級孔洞分布于基礎孔洞中,孔洞組合體由多孔酶化淀粉在透明陶瓷燒結形成,基礎孔洞的孔徑為1.0?4.0μm,次級孔洞的孔徑為0.1?1.5um,本發明通過形成孔中孔結構改善熒光片的散熱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桿輸送剪切部件及其制備方法,該所述輸送剪切部件由雙金屬料棒加工制作而成,所述雙金屬料棒包括內芯和與所述內芯同軸心設置的合金套,兩者通過粉末冶金的方式結合為一個整體;所述合金套為鎳基合金粉末制成,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化學成分為:C:0.8?1.5%、B:3.0?4.8%、Cr:16?20%、Si:4.0?6.0%、Fe:2?18%、Ni:余量。采用本發明方法提供的螺桿輸送剪切部件,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耐腐蝕性,使用壽命提高了1.5倍以上,且生產成本降低了約50?60%,有效提高了塑料加工企業的社會經濟效益。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化硅增強型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為該復合材料由微米級和納米級的beta相碳化硅球形顆粒與鋁基體復合而成,其中beta相碳化硅球形顆粒分布于鋁基體形成協同增強相。其制備方法概括來看主要為預制備beta相碳化硅球形顆粒,并將鋁基體粉末和占復合材料重量百分比0~25%的beta相碳化硅球形顆粒加入球磨機中進行球磨處理,并順次進行冷壓成型,燒結,空氣熱壓,最終熱擠壓成型制得復合材料成型產品,其中鋁基體粉末的粒徑為1μm~100μm。應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創新性地使用了球形顆粒狀beta相碳化硅且利用微米和納米碳化硅顆粒協同強化作用,大幅提升了鋁基復合材料的具強度、韌性以及耐磨性等,并且制備工藝簡單,有效降低了成本投入。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假體及其制備方法,通過三維軟件設計假體,得到數字化假體模型,所述數字化假體模型具有與被設計假體一致的形貌參數;用數字化3D打印機將得到的數字化假體模型一體打印成型,得到假體坯體;去除所述假體坯體上的粘合劑,干燥所述假體坯體;將步驟得到的干燥后的假體坯體進行燒結,獲得預成型假體;對所述預成型假體進行后處理,獲得成型假體。本發明遵循現代無模具數字化增材制造一次成型的理念,結合傳統的粉末冶金技術及傳統制造工藝等的批量化生產優勢,實現人工關節假體骨長上或骨長入面與基體之間無物理界面的一次成型,無需模具,提高生產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蘇州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