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測定廢水中銅(II)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制備方法。將水楊醛 縮鄰苯二胺雙席夫堿作為中性載體與碳粉混合,以液體石蠟為粘合劑,制備出 的能斯特響應銅(II)離子選擇性電極。Cu2+濃度在1.0×10-5~1.0×10-2mol/L之間時 該電極對其具有超能斯特響應,回歸方程為:E(mV)=-56.71lgCcu(II)-729.91, 相關系數r=0.9992。檢測下限為5.0×10-6mol/L。在pH=4.0~5.0的Cu2+溶液中, 電極的響應時間均小于30s。電極的穩定性好,靈敏度高,使用壽命長。用于濕 法冶金廢水中Cu2+的分析測定。
技術領域:濕法冶金。電解金屬錳生產中,錳的浸出率達到95%以上,而冶煉實收率只達到80%左右。錳主要以硫酸錳的形式損失于錳礦渣中。用三層槽串并聯洗渣法洗錳礦渣,在保持電解錳廠溶液平衡的條件下,可將損失于渣中的硫酸錳的90%以上回收回來,從而將使電解金屬錳廠的冶煉實收率提高10%左右。對年產1萬T電解金屬錳的廠,設備投資約100萬元人民幣,每天可回收錳3~4T。洗渣過程連續自動地進行。只需少量水、電和人工,不加其他原料,運營成本低。三層槽串并聯洗渣法主要用于濕法冶金從礦渣中回收可溶成分,還可用于從固體物料中洗出可溶成分的情況。
本發明公開一種銦礦中直接浸取銦的方法,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它是將硫化銦精礦在反應釜中浸入硫酸溶液中,加入氧氣并加溫加壓,使銦以易溶化合物的形態浸取在浸出液中,將分離獲得的浸取液采用萃取-反萃取-置換工藝技術提取分離獲得銦。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無法在硫化銦精礦中通過直接浸取和方法獲提取銦的難題,該方法與現有的技術相比還具有工藝簡單,銦金屬回收率高,銦易分離,試劑消耗量小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一種聯產硫酸鋅與鉛精礦的工藝與裝置,屬于濕法冶金與化工行業等技術領域,使用低品位氧化鋅礦,含Zn高爐瓦斯泥(灰),含Zn冶金粉塵、低品位鉛礦、鉛鋅選礦的尾礦等物質做原料,把火法工藝與濕法處理融會一體,連續生產,制取能電解獲得一級電鋅產品的硫酸鋅,原材料單耗與能源消耗都較低,同時獲得含Pb品位50%以上的鉛鋅礦,工藝流程Zn、Pb總收率都達99%以上。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濕法煉鋅工藝中除鈣鎂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除鈣:將新液、廢電解液及含有CaSO4·2H2O晶種的濃密機底流加入晶種混合槽,冷卻,再進熟成槽和濃密機,濃密機底流的一半回到晶種混合槽、另一半進入1號反應槽,接著將CaCO3漿化加入1號反應槽調節PH為2.5?3,同時在1號反應槽加廢電解液,然后輸送至2號反應槽反應,之后輸送至離心機離心,得到離心機除鈣濾液和離心機含鈣濾渣;2)除鎂:將離心機濾液加入中和槽,接著將Ca(OH)2漿化加入中和槽調節pH為8?9,之后輸送至壓濾機,所得含鎂濾液輸送到污水站處理。本發明可有效去除濕法煉鋅系統中的鈣鎂離子,并維持在合理的濃度水平,大大降低了鋅電解電耗,節約了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濕法提取稀貴金屬的高效反應裝置,屬于濕法冶金裝備技術領域,包括反應罐本體以及與反應罐本體可拆式密封連接的蓋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攪拌機構和外殼;反應罐本體、蓋板、外殼均采用不銹鋼或鈦材質制成,外殼固定連接在反應罐本體的外周側,外殼與反應罐本體形成一環形的密閉容腔;外殼的頂部一側設有連通至密閉容腔內的蒸汽進口,外殼的底部一側設有連通至密閉容腔內的蒸汽余水導流管;攪拌機構安裝在蓋板頂部,攪拌機構的一端穿過蓋板延伸至反應罐本體內;蓋板上設有通氣管和排氣管。本實用新型可以提高反應罐本體的加熱效果和加熱效率,加快反應效率,同時具有高強度、良好的抗腐蝕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軟磁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種軟磁粉末冶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三氧化二鐵10?30重量份、氯化聚乙烯3?12重量份、氧化鋅顆粒10?20重量份、磷化處理過的鐵粉10?30重量份、羰基鐵粉8?15重量份、有機硅樹脂2?5重量份、去離子水20?50重量份。本發明所述軟磁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制造方法簡單、增大材料密度等優點。發明人前期進行了大量的組分以及用量的篩選實驗,意外的發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通過合理的配比以及各組分的組合具有顯著的降低軟磁粉末冶金材料的功率損耗的效果。增強了坯體的致密性、平整性和絕緣性,降低了損耗,成本低,便于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濕法冶金的強化攪拌裝置,包括輸料機構、反應槽、攪拌機和輸出管,所述輸料機構向所述反應槽內添加氧化還原劑和待反應溶液,所述攪拌機對所述反應槽內的氧化還原劑和待反應溶液進行攪拌,所述反應槽內的氧化還原劑和待反應溶液充分反應后通過輸出管排出反應槽外,還包括可以加快所述反應槽內氧化還原劑和待反應溶液的反應速度同時減少氧化還原劑揮發的強化反應機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減少氧化還原劑揮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濕法冶金萃取系統中的第三相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驟包括:a)將濕法冶金萃取系統中的第三相中加入萃取劑,進行攪拌;b)將經步驟a)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酸進行反萃??;c)將經步驟b)反萃取后得到的混合物進行分相。本發明提能夠經濟、環保、簡便的回收第三相夾帶的料液及有機相,減少第三相給萃取系統造成的損失。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從鎳鐵合金中高效分離鎳和鐵的方法,該方法通過使用硫酸對鎳鐵合金進行浸出,得到混合浸出液進行蒸發結晶,得到混合結晶后加入一定量的助劑,混合均勻后進一步焙燒溶出硫酸鎳,硫酸亞鐵氧化分解生成氧化鐵留在渣中,從而實現了鎳鐵合金中鎳和鐵的高效分離。
從硫化銅礦中回收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用球磨機將銅礦磨成粉末;(2)將磨碎后的銅礦放入攪拌桶中,并加入不同的酸、水和藥劑進行氯化反應;
本發明屬于金礦提金技術領域,具體是用于處理高硫高砷金礦的提金劑及其制備方法。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西有色金屬濕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