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路基復合材料及其生產、應用方法。它是將細破碎至粒度小于80mm的水泥熟料、煤渣、煤矸石、錳礦渣、石膏等按比例混合形成優質再生孰料作為緩凝水泥材料、路基材料、路基混凝土材料。本發明充分利用水泥熟料、煤渣、煤矸石、錳礦渣等固化廢棄物,有效地解決了建筑垃圾和礦冶廢渣的綜合再生利用以及垃圾和礦渣占用大量土地和環境污染的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高體分SiCp/Al復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藝,該工藝包括:將SiC粉末和鋁粉按照50?80%:20?50%,優選50?60%:40?50%的體積比加入到球磨機中進行混料,將球磨混料后的混合粉末裝入模具中冷壓成型,將冷壓坯放入真空熱壓機中進行熱壓燒結,其中,在熱壓燒結的升溫過程中開始施加壓力,并在升溫至560?635℃的熱壓溫度下保溫的同時,在28?65MPa的熱壓壓力下保壓,所述%以SiC粉末和鋁粉的總體積為基準計。
本申請涉及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輪裝制動盤體及包括該盤體的制動盤,該制動盤體包括具有摩擦面和散熱面的摩擦環,摩擦面為平面結構,散熱面為凸曲面結構;散熱面上設有第一組合筋、第二組合筋和第三組合筋;第一組合筋、第二組合筋和第三組合筋在散熱面上的分布規律為:以第一組合筋、第二組合筋、第三組合筋、第二組合筋為一大組,共6組,沿散熱面的周向均勻分布。該制動盤體結構簡單,具有良好的成形能力和散熱能力。
一種鋁基粉末冶金復合材料軌道交通制動盤模具,包括包括上模、脫模柱和下模,所述上模內的上膜腔和下模內的下模腔構成封閉的型腔,所述上膜腔包括根據制動盤設計要求布設的多個散熱筋型腔,所述散熱筋型腔在對應散熱筋頂部四周的位置上設有便于脫模的散熱筋拔模角,所述上模上在每個散熱筋型腔對應的位置設有與散熱筋型腔連通的排氣孔,所述上模上設有多個與上膜腔連通的脫???,所述脫??變劝惭b有長度大于脫??咨疃鹊拿撃V?,在脫模狀態時,所述脫模柱與上模反向動作,使得脫模柱壓入脫??變软攭撼尚秃蟮闹苿颖P。本發明制作的制動盤后續機加工的量極少,可減少機加成本達80~90%,加工時長也大大提高,極大地提高了制動盤的生產效率。
本申請涉及陶瓷增強鈦基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陶瓷增強鈦基復合材料,采用較低熔點的元素(Al、Cu、Cr、Sn中的至少一種)作為主要合金元素,采用Ce、Y、La中的至少一種作為微量元素,這些元素能與鈦形成固溶體,降低燒結溫度,同時生成金屬間化合物,減少燒結過程中陶瓷顆粒與鈦基體的界面反應,并且微量元素還起到細化晶粒的作用,各元素協調一致,提高了材料強度,降低了能耗與成本,適合工業化連續生產,且這些元素在摩擦制動時能在摩擦表面形成金屬氧化物,減少鈦的氧化燃燒,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適用于交通運輸領域里的高速摩擦制動。
本申請涉及碳量子點包覆碳質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復合材料,通過將碳量子點前驅體和碳質材料分散液混合,然后采用噴霧干燥方法干燥處理,使碳量子點前驅體均勻吸附在碳質材料表面,最后通過熱處理,使碳量子點前驅體發生反應,直接在碳質材料上生成碳量子點,得到碳量子點包覆碳質材料。該方法簡單可靠,重復率好,生產率高,制備得到的碳量子點包覆碳質材料與陶瓷基、金屬基等基體材料潤濕性好,界面結合牢固,可作為復合材料的增強體,也可以作為功能材料使用。
尺寸分布可控的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及碳納米管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申請涉及尺寸分布可控的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調整納米金屬顆粒的尺寸以及納米金屬顆粒與原始碳納米管的體積比,使得納米金屬顆粒鍍覆到酸化處理后的碳納米管表面以后納米金屬顆粒的分布滿足所需碳納米管的尺寸分布規律,再通過調整微波放電的功率和時間,使鍍覆有納米金屬顆粒處的碳納米管被擊穿,即得到分散性好的所需尺寸分布的碳納米管。本申請還涉及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碳納米管制備鋁基復合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活塞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加工工藝,所述加工工藝包括選取AlFe0.8-1.0V0.8-1.5Si1.4-2.2合金為基體合金,在爐內將合金熔煉,將上述熔煉的合金熔液通過多級快速凝固制粉設備霧化制得合金粉,通過篩分獲得不同粒徑段的合金粉;將碳化硅粉預處理;依據級配理論,按合金粉:碳化硅粉分別倒入球磨混料機中攪拌均勻混合;將上述混合均勻的粉末通過液壓機壓制成一定形狀的生坯料,用擠壓型鋁套將生坯料包裹;除去包套內的空氣,優化高密度坯錠,再放置于真空加熱設備中保溫,使坯錠致密化;將致密化后的坯錠迅速放入熱擠壓設備擠壓成棒料;將棒料機械加工成汽車活塞所設計尺寸、形狀。
本申請涉及輕質耐磨鋁基粉末冶金復合材料軌道交通制動盤及其制備方法,該軌道交通制動盤由鋁基粉末冶金復合材料通過冷壓成形、燒結和一體化熱壓整形工藝制成,制得的軌道交通制動盤具有無損傷、無缺陷、致密性好、強度高等一系列優點,能夠很好地滿足軌道交通制動盤的制動和耐磨要求,同時比傳統鑄鐵制動盤減重40%~60%,極大地節省了能源消耗,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且其制備方法簡便,成本低,成品率高,可用于制備各尺寸及結構的軌道交通制動盤,滿足工業化大批量連續生產要求。
本發明公開一種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將SiO2,碳纖維,膨脹石墨粉末和Al2O3的混合物高溫燒結后,球磨,加入Si,高溫燒結使Si熔滲包覆或者負載在SiC表面,然后進行二次球磨,加入鋁粉和石蠟壓制成板料,將板料脫脂燒結,再進行多溫度階段、多次致密化壓制,即得。本發明的復合材料Si/SiC/Al三者之間達到良好的界面結合,原子和分子物化性能匹配性好,同時減少因膨脹系數差異帶來的材料變形等問題,熱膨脹系數低,質輕,力學性能好,導熱性、強度、塑性和散熱性等性能較佳,操作工藝簡單,利于生產控制,成本低廉,易于焊接,容易工業化生產,可廣泛應用于電子封裝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申請涉及粉末冶金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體及包括該盤體的制動盤,該盤體通過設置弧形加強筋,使弧形加強筋與其相鄰的連接柱之間保留一定的空間,可提高其成形能力和散熱能力,通過各獨立散熱筋、曲形加強筋、連接筋和定位筋內外側傾斜角度的設置,可使盤體與輪輻安裝孔兩側接觸面積達到合適的比例,提高盤體的抗熱變形能力,通過均勻分布在散熱面上具有特殊結構的第一組合筋、第二組合筋和第三組合筋,以確保制動盤動平衡的同時,進一步增加空氣流通,緩解散熱壓力和成形壓力,從而使其能夠在滿足鋁基復合材料制動盤常規指標的同時,具有良好的成形能力和散熱能力,適用于更小的車輪直徑。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化硅?金屬復合材料導電環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導電環材料包括SiC粉、Fe粉、Al粉,制備方法包括原料準備、干燥、冷壓成型、燒結。在鋁粉液相燒結溫度下,Fe與Al發生反應會生成AlFe3,AlFe,Al2Fe,Al5Fe和Al3Fe等的多種金屬間化合物,通過控制燒結溫度和燒結時間,使其與鋁粉在燒結反應過程中產生金屬間化合物和氧化物相,構筑一種含金屬、金屬間化合物和氧化物相的導電網狀結構,包覆碳化硅顆粒,從而得到高電阻率和高抗折強度的碳化硅?金屬復合材料導電環。
本申請涉及碳化硅顆粒的預處理方法及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在碳化硅顆粒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層,再對其進行蝕刻,以制造表面孔洞,一方面二氧化硅層可與鋁合金原料粉中的合金元素作用形成界面產物,提高碳化硅顆粒與鋁合金原料粉之間的潤濕性及界面結合強度,另一方面,表面孔洞使得鋁合金原料粉與碳化硅顆粒之間還可以通過物理鉚合作用進一步增強連接性能,減少因膨脹系數差異出現的界面脫離現象,因此,可實現鋁基復合材料中碳化硅顆粒的質量含量達到50%~70%。
本申請涉及一種鈦鋁層狀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在鈦基板材上直接鋪設鋁基材料粉末進行機械壓合,再依次通過氣氛燒結、熱壓和熱擴散,得到鈦鋁層狀復合材料,其界面剪切強度≥140MPa,甚至達到150MPa以上,且產品致密度很高。
本申請涉及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10%~40%質量含量的條形陶瓷顆粒和余量的鋁基材料組成,其中鋁基材料由主要合金元素和鋁組成,主要合金元素包括錫、鈰和銅。上述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密度為2.71g/cm3~2.86g/cm3,具有質輕、耐磨、高沖擊韌性等優點,能滿足一定沖擊應力環境下的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活塞用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鋁基復合材料包括化學成分組成為Fe?8?10wt%、V?0.8?1.5wt%、Si?1.4?2.2wt%、其余為Al的鋁合金基體粉末75?91體積%,優選78?89體積%、碳化硅8?25體積%,優選10?20體積%、石墨粉0.5?4體積%,優選1?2體積%,所述鋁基復合材料是通過將鋁合金基體粉末、碳化硅和石墨粉混合均勻,然后壓實以將所得混合物制成擠壓錠坯,然后加熱至450?520℃下保溫,按擠壓比8以上擠壓,再鍛造,任選地進一步機加工而制備的。具有工藝簡單,碳化硅和石墨含量易于控制,基體與增強相無界面反應,室溫和高溫力學性能優良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制作汽車活塞和制動材料等高溫耐磨零件。
本申請涉及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鈦元素、主要合金元素和微量元素組成,其中部分鈦元素、主要合金元素和微量元素以金屬間化合物顆粒增強體的形式存在,剩余鈦元素、主要合金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基體的形式存在;主要合金元素選自鋁、鎳、銅中的至少一種;微量元素選自釔、鑭、鍶、鈰、硅中的至少一種。上述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典型密度為3.86g/cm3~4.32g/cm3,具有較好的耐磨性,金屬間化合物顆粒含量范圍寬,致密性較好,可滿足在環境溫度300℃以下各種零部件長期使用所需的力學性能和滑動摩擦性能的要求,且制備方法簡單,可實現低溫軋制或鍛造,滿足工業化批量連續生產的要求。
本申請涉及碳化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復合材料以SiC顆粒、Al?Si合金粉、Cu?Ni粉和Al粉為原料,通過混料、模壓成形、燒結、熱鍛得到,不僅具有較好的耐磨性,而且具有較好的高溫強度,應用在制動盤上,可避免制動過程中高溫導致的材料軟化,并且該復合材料導熱性好,可有效降低摩擦面溫升。
本申請涉及氮化硼和氮化鋁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氮化硼和氮化鋁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包括粉末冶金鋁基材料預制件,于所述預制件表面原位生成的氮化鋁層及于所述氮化鋁層表面原位生成且與所述氮化鋁層釘扎結合的氮化硼層。該氮化硼和氮化鋁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而且耐磨性能也較好。
本申請涉及雙尺度陶瓷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制備原料包括粗陶瓷顆粒、細陶瓷顆粒及鋁合金粉,粗陶瓷顆粒的D50為100μm~200μm,細陶瓷顆粒的D50為15μm~30μm,鋁合金粉的D50為15μm~30μm;細陶瓷顆粒與粗陶瓷顆粒的質量比為(0.5~1.5):1。上述復合材料陶瓷顆粒含量可高達75%,材料致密度高、無裂紋等缺陷,耐溫性、耐磨性、模量、尺寸穩定性等得到有效提升。
一種粉末冶金法生產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用粘結劑,由植物蛋白(vegetableprotein)、蟲膠(Lacciferlacca)、聚氨酯膠(polyurethane)分別溶于甘油((CH2-OH)2CH-OH)溶劑而成。本發明的粘結劑沸點低(330-350℃),甘油溶劑沸點為290℃,在常溫狀態下粘結性能好;粘結劑成份加熱后易排出,不影響復合材料性能,且能增加濕潤性,有效改善復合材料燒結性能。其粘結強度非常大,對環境無污染。
粉末冶金法制備高體分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的工藝方法,它是依據級配理論,根據碳化硅粉50%-75%、鋁粉25%-50%的體積分數要求選用不同粒徑的碳化硅粉和鋁粉混合攪拌后,按比例加入自制粘結劑(專利申請號:201310570472.6一種粉末冶金法生產碳化硅鋁基復合材料用粘結劑)混合造粒,烘干過篩后壓制成型,在400-650℃溫度下分三段保溫燒結。本發明工藝方法燒結溫度低,成品率高,所得的SiC/Al復合材料的密度為2.98g/cm3,100℃時膨脹系數為7.85×10-6·K-1,熱導率為189.03W(m·K)-1,抗彎強度452N。
本發明公開一種電子封裝用碳化硅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由改性碳化硅微粉,石墨烯微片和鋁粉制成,其制備方法為:將由改性碳化硅微粉、石墨烯微片和鋁粉壓制得到的預制體進行分段加熱燒結,并在燒結時充入氬氣對預制體施加2?5MPa的熱壓壓力;燒結結束后卸壓,自然冷卻至80℃以下,得到碳化硅增強鋁基復合材料;本發明的電子封裝用化硅增強鋁基復合材料不僅導熱系數較高,并且成本低廉,易于焊接,應用范圍較廣,操作工藝簡單,利于生產控制,容易工業化生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纖維素負載納米銀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材料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氯代纖維素的制備: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為溶劑,恒溫水浴下,將纖維素與二氯亞砜反應制備氯代纖維素;步驟二:多巴胺改性纖維素的制備:將氯代纖維素在弱堿性條件下加入鹽酸多巴胺,制備得到多巴胺改性纖維素;步驟三:纖維素負載納米銀復合材料的合成:將多巴胺改性纖維素置于硝酸銀溶液當中,在恒溫水浴震蕩器中或靜置吸附,制備得到纖維素負載納米銀復合材料。本發明對纖維素進行多巴胺改性修飾,原位負載制備得到均勻的納米銀修飾表面,對對硝基苯酚可完全催化還原。
本發明涉及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高阻尼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備用鋪裝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鋪裝臺、第一料臺和第二料臺,底座上固定有立板,立板上設置有用來將鋪裝碳纖維增強樹脂層和碳納米管泡沫層交替時轉位至鋪裝臺的轉移機構,轉移機構上設置有用來對碳纖維增強樹脂層、碳納米管泡沫層抓取的拾取機構,立板上設置有用來分別對第一料臺、第二料臺和鋪裝臺進行高度調節的提升機構,且轉移機構與提升機構傳動連接。該種高阻尼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備用鋪裝裝置,通過轉移機構實現對碳纖維增強樹脂層、碳納米管泡沫層的交替式自動鋪裝,無需人工操作,降低勞動強度,并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烯醚萜類多組分同時印跡復合材料微球的制備方法及應用于杜仲粗提物中降血壓活性化合物的固相萃取,制備方法包括制備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IL?101材料并進行磺?;揎椇陀≯E復合材料的制備。本發明將磺酸基修飾的金屬有機骨架為載體,以多組分環烯醚萜類化合物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葉珊瑚苷及京尼平苷為共同模板,制備了粒徑為20?50μm的印跡復合材料微球,該材料對杜仲粗提物中的降血壓化合物具有高效分離能力,可用于植物中該類型化合物的分類和純化,且印跡微球回收處理后可重復使用,降低生產成本。
本申請涉及梯度鋁基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及應用。該梯度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通過將不同碳化硅含量的鋁基復合材料錠料軟化后模壓成形,然后按順序疊置,再進行觸變成形,可實現碳化硅顆粒呈現45%、35%、10%、5%、35%、45%的梯度分布,且相鄰層之間形成良好的冶金結合,界面結合牢固。將上述方法制備得到的梯度鋁基復合材料用作汽車制動盤,不僅具有良好的高溫強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機械性能,而且可有效控制制動盤的膨脹和收縮能力,避免制動盤出現制動抖動等。
本發明涉及鋰硫二次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基于鋰硫電池正極用高導電硫基復合材料,包括:將導電填料氧納米銅粉(Cu)與氧化鋰(Li2O)多孔陶瓷通過球磨處理,得到分散均勻的納米銅粉?氧化鋰多孔陶瓷復合導電載體,采用熔融浸滲法將單質硫正極硫磺粉(S8)浸滲到納米銅粉?氧化鋰多孔陶瓷復合導電載體的孔隙中,制備得到高導電硫基復合材料。本發明解決了目前鋰硫二次電池正極材料使用的硫正極,由于單質硫及其放電產物都是電子和離子的絕緣體,電子和離子在正極傳輸困難,導致室溫電化學反應動力學速度慢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公開一種陶瓷增強碳/碳復合材料制動盤的制備方法,將碳纖維預制體放入沉積爐中,先采用化學氣相滲透工藝,再使用液相樹脂或液相瀝青進行能浸漬?碳化工藝,得到碳/碳復合材料制動盤坯體,將該坯體進行液相滲硅處理,得到密度為2?2.2g/cm3的盤體,按照所需制動盤的形狀和尺寸進行機械加工,得到陶瓷增強碳/碳復合材料制動盤。本發明通過合理的成分配比以及制備工序,制備出了力學性能和抗氧化性優良,耐摩擦,耐磨損的優質陶瓷基碳/碳復合材料制動盤,本發明的制動盤重量輕,制動性能好,生產周期短,可進行工業化生產,可提高交通運輸工具制動系統剎車效能,減輕制動系統重量,延長制動盤的使用壽命,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溫敏性桃葉珊瑚苷印跡修飾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于杜仲籽粨醇提液中桃葉珊瑚苷的固相萃取分離方法,包括(1)乙烯基修飾氧化石墨烯的合成;(2)溫敏性桃葉珊瑚苷印跡修飾氧化石墨烯的制備;(3)溫敏性桃葉珊瑚苷印跡修飾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分離應用。本發明制備的印跡復合材料對杜仲籽粨醇提液中的桃葉珊瑚苷具有溫敏性的吸附和脫附能力及選擇和富集能力,可用于植物中桃葉珊瑚苷的分離和純化,且該種印跡復合材料可重復使用,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