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磁性含鈦分子篩復合材料,其由磁性組分與含鈦分子篩組成,可采用蒸氣相法或水熱合成法制備,所得材料可作為催化劑用于液體燃料中硫化物的氧化脫除、酚類降解、烯烴環氧化等反應。此材料不僅保持了納米級含鈦分子篩的高催化活性,還具有磁性,合成、洗滌、反應后容易利用磁性方便、高效地將材料與合成母液、洗滌液、反應溶劑等分離,克服了納米級含鈦分子篩分離回收困難的限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性能的低煙無鹵阻燃聚丙烯復合材料,包括以下組分和重量份:連續玻璃纖維154-172;聚丙烯樹脂100;無鹵阻燃劑41-60;阻燃增效劑4-11;抑煙劑4-14;增容劑5-9;抗氧劑0.9;潤滑劑1。本發明首先制備低煙無鹵阻燃聚丙烯母粒,再將阻燃母粒通過擠出機擠出后均勻地涂覆到連續玻璃纖維表面,與連續玻璃纖維均勻復合,再經多層高溫壓合成硬質復合板材,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阻燃性能和消煙性能,而且制備工藝簡單、無鹵阻燃綠色環保,可廣泛應用于公共場合、汽車內飾件、裝飾裝潢等對阻燃和發煙量要求嚴格的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玻璃窯用低蠕變鎂質復合材料,其理化指標為MgO≥68%,ZrO2≥8.5%,SiO2≤7.0%,體積密度≥3.0g/cm3,顯氣孔率≤18%,常溫耐壓強度≥45MPa,荷重軟化溫度≥1600℃,抗熱震性≥14次;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而成:0<粒度≤1mm的電熔鎂砂顆粒15-30份,1mm<粒度≤3mm的電熔鎂砂顆粒25-40份,3mm<粒度≤5mm的電熔鎂砂顆粒10-25份,200目的高純鎂砂顆粒5-15份,200目的鋯英石粉8-25份,325目的鋯英石粉1-8份,結合劑1-5份。本發明采用木質素、磺酸鈣和水混合而成的結合劑,其粘性更易于調整,降低了生產成本,經濟效益顯著。對提高我國耐火材料的技術水平,提升行業競爭能力,以及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意義。
本發明提供一種二硫化鉬與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包括:以去離子水、N,N?二甲基酰胺作為溶劑,將有機硫化物、鉬鹽化合物和碳納米管按先混合鉬鹽溶液和硫源化合物,再加入碳納米管溶液的順序分別加入所述溶劑中并充分攪拌均勻,進行水熱反應,離心分離并分別用水和乙醇洗滌,干燥后得到固體粉末;冷卻到室溫得到產品;使用方法為:向硫酸溶液中加入本發明催化劑,以三電極為工作系統完成電催化析氫反應。本發明制備的電催化劑,其中與碳納米管復合的二硫化鉬層間距發生可控改變,暴露更多反應活性位點,提高了二硫化鉬的電催化析氫性能;生長在碳納米管上的二硫化鉬具有花片狀結構提升比表面積,展現了卓越的吸附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材料高效加工的內吸式銑削刀具,包括銑刀,所述銑刀上固定連接有連接環,所述連接環上圓周分布開設有多個凹槽,所述凹槽處鉸接有彎板,所述彎板上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開設有與凹槽相對應的方槽。本發明中,推桿在電動推桿的作用下帶動套環移動,此時滑塊在滑槽內滑動,使得轉動桿在旋轉的過程中使得彎板旋轉靠近或者遠離銑刀,彎板靠近銑刀時,由于彎板圓周分布,因此各個彎板靠近對銑刀形成包圍,使得銑刀此時無法投入使用,隨著彎板旋轉張開從而遠離銑刀時,便于解除對銑刀的限制,此時銑刀能夠正常的進行銑削作業,操作較為方便快捷,省去了繁瑣的步驟,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操作。
本發明涉及一種T型截面環狀回轉體結構復合材料制件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實體工裝上定位硅橡膠輔助工裝,然后沿硅橡膠輔助工裝的外沿在實體工裝上鋪疊底板;將空心工裝翻轉,在空心工裝的立邊表面包覆聚四氟乙烯脫模布和無孔隔離膜,將硅橡膠輔助工裝與空心工裝的底部定位,然后沿硅橡膠輔助工裝外沿向空心工裝的立邊在空心工裝上鋪疊出L型環狀內緣條;再將空心工裝翻轉,將空心工裝和實體工裝組合,在R角位置填充0°纖維棍,然后沿空心工裝立邊的外表面和實體工裝鋪疊L型環狀外緣條;鋪疊完成后,蓋上頂蓋,將橡膠工藝蓋板套裝在頂蓋和L型環狀外緣條上,進行固化成型。本發明能夠保證內部質量和內外R角質量,且能順利脫模。
本發明屬于微觀切削領域,提供一種研究加工碳纖維復合材料去除機理的實驗方法。本發明首先制備符合要求的樣件和切削刃鈍圓;把刀具固定在三向測力儀上,刀具的不同刃具有不同的鈍圓半徑,實現切削過程中切削刃鈍圓半徑的變化;樣件固定在微米級進給機構上,實現切削過程中切深的變化;通過控制直線電機的運動速度,實現不同切削速度的切削,切削過程中用顯微攝像頭觀察纖維形態變化,用三向測力儀測出切削力。本發明簡單,可靠性高,安裝定位方便;將觀察切削過程中纖維的形態變化與力的測量合為一體,效率高。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三角形夾芯壁的運載火箭低溫復合材料貯箱,貯箱包括前底蓋、前封頭、箱筒段內外壁、后封頭、后底蓋和后底池殼,其特征在于,箱筒段外壁與箱筒段內壁之間設有加強筋構成三角形夾芯壁結構,其中,前封頭與箱筒段內壁和箱筒段外壁的連接處以及后封頭與箱筒段內壁和所述箱筒段外壁的連接處均構成Y型環三角形夾芯壁連接結構。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貯箱的加工方法,采用纖維纏繞成型結合纖維鋪放成型膠接共固化整體成型工藝。本發明主要利用在貯箱封頭段與箱筒段連接處剪應力高的位置設置三角形夾芯壁結構,加強連接處的剪切強度,具有提高了貯箱軸向承載能力,減少結構裝配復雜性,提高生產效率等效果。
本發明屬于稀散金屬吸附劑合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離子液體@金屬有機骨架復合材料xPILs@MIL?101,是以咪唑離子液體[C2Vmir][Cl]為單體,2,2?偶氮二異丁腈AIBN為交聯劑,二乙烯基苯DVB作為基本骨架,MIL?101為吸附基體材料通過反應合成,其中,x=0.075、0.15、0.3、0.4、0.5、0.6。本發明用于對水中Re(VII)的吸附。該吸附劑的制備方法簡單,安全,成本低,分離富集效率高,可從Cu(II)、Fe(II)、Zn(II)、Mn(II)等共存離子溶液中選擇性的吸附Re(VII)。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擠出成型纖維增強蜂窩板復合材料及其工藝。本發明利用熱輥連續擠壓的方法,將擠出機提供的熔融物料與纖維編織布高壓貼合在一起,制成產品平整度好、粘接強度高,將纖維增強板和蜂窩芯層兩者同時進行熱熔、熱壓復合工藝,纖維增強板在線與成型的蜂窩芯層一次貼合完成,不僅實現了纖維增強板的連續化生產,并可連續生產任意選擇長度的蜂窩板產品,提高了生產效率,節省人力物力,降低了單位產品的能耗。本發明提供的纖維增強板綜合性能優異,還可以根據的需要添加功能助劑,以適應多領域需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種C?SiCN復合材料,通過有機聚合物熱解法制得的非晶SiCN陶瓷具有優良的物理、力學性能,如熱膨脹系數低、硬度高、抗蠕變及抗氧化性能優異。預穩定化熱處理C/SiCN(HTCS)與未熱處理C/SiCN(NHTCS)在疲勞后的質量、顯微結構和電阻變化是不同的。對于NHTCS試樣,非晶SiCN基體的晶化造成大量氣體揮發,質量損失明顯;顯微組織結構變化表現為基體脫落、纖維拔出、纖維斷裂、裂紋擴展直至失效;電阻變化率先降后升,變化規律與材料的組織結構變化密切相關。對于預穩定化處理的HTCS試樣,其質量變化、電阻變化的程度相對較小,體現出較好的預穩定化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殼層為硅碳復合材料的核殼型色譜填料的制備方法,以二氧化硅微球為內核,表面活性劑、擴孔劑和硅源在一定條件水解反應涂覆于內核表面后,洗滌干燥并經過酸處理,高溫惰性氣氛原位煅燒得到二氧化硅粒子為內核、多孔硅碳復合結構為外殼的核殼型色譜填料。本發明所采用的方法通過表面活性劑和擴孔劑在二氧化硅外殼中的原位碳化,其孔徑和厚度可以通過擴孔劑濃度和硅源濃度參數來實現可控調節,所得材料可應用于樣品前處理捕集柱和液相色譜分離柱、水中有機物的富集萃取柱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熱噴涂用陶瓷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粘結劑將二氧化鈦粘結在三氧化二鋁的外表面,形成以大顆粒三氧化二鋁為核,以小顆粒二氧化鈦為包覆層的陶瓷復合粉末材料,使用該種陶瓷復合粉末材料制備的涂層,不僅具有三氧化二鋁的耐磨性能,而且由于在脆性三氧化二鋁周圍彌散著二氧化鈦,可以起到應力緩沖的作用,使該涂層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韌性,可顯著提高涂層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涉及原子堆積理論壓力燒結制備SiC/石墨強化Cu?基合金復合材料的方法,在制作工藝上通過選擇晶體結構建模,使得粉末冶金法下的成型更加致密。本發明采用面心立方填隙,適用于兩種強化相不同粉末燒結成型。通過調控強化相與基體間的尺寸比例,提高了強化材料與基體合金之間的結合力。摩擦時避免了解理開裂與強化相聚集導致的不穩定因素,極大地提高了耐磨材料的使用效率。
一種基于修形的復合材料格柵加筋后壓力框綜合優化設計方法,包括:1)確定球皮與機身連接方案;2)球面框拱高分析確定拱高取值范圍;3)計算球皮最小厚度;4)確定曲面修形方案,對不同球面框修形方案進行曲面質量分析和力學性能評估;5)設計格柵加筋方案;6)鋪層優化分析,確定鋪層角度差和鋪層順序;7)引入系統開口,調整格柵加筋;8)引入沖擊分層損傷,開展模擬損傷仿真分析;9)引入兩跨裂紋,進行剩余強度分析;10)若方案不滿足重量指標,需循環步驟1)?9),對方案繼續優化,直到滿足重量指標。本發明基于修形的球皮結構,在綜合考慮多個設計要素基礎上,能夠得到優化的后壓力框結構方案,方法簡單可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直徑無內襯復合材料貯箱連接結構,屬于航天器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內法蘭部分和外法蘭部分,內法蘭部分設有內法蘭筒體,內法蘭筒體底面向外側斜下方延伸形成內環形法蘭,內法蘭筒體外側設有內法蘭外螺紋,內法蘭外側設有外法蘭筒體與內法蘭筒體配合設置,外法蘭筒體頂側設有密封槽,外法蘭筒體頂面向外延形成外環形法蘭,外環形法蘭上設有通孔。本發明中鋁合金法蘭連接結構的成型工藝要求簡便,應用本發明的貯箱纏繞成型后,結構安全,密封良好,較同種規格的金屬貯箱減重效果明顯。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的裝飾用樹脂基復合材料預制體,其表面層(3)夾有結構層(2),結構層(2)夾有導流層(1),限位線(7)將依次夾層的表面層(3)、結構層(2)、導流層(1)限位,軟模具層(4)與兩面的有限位線(7)的表面層(3)覆合封閉,然后在兩個側邊分別設置有一條導流管(6),兩條側邊包邊(5)分別將設置有導流管(6)的兩個側邊包覆封閉,然后兩條端面包邊(10)分別將兩個不含導流管部分的端面包覆封閉,飾面層(8)覆合在兩面的不含導流管部分的最外層,四個封角(9)分別與四個邊角熔合封閉。本發明為裝飾材料預制體,塑形后與樹脂固化可以廣泛應用于建筑、船舶、車輛、家具等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提出了一種碳纖維復合材料出口分層損傷魯棒性視覺檢測方法,通過梯度迭代最小截尾二乘法和多尺度閾值分割消除毛刺、材料紋理等干擾因素影響,實現分層損傷的快速、高精度提??;該方法首先采用視覺檢測系統采集鉆削出口圖像;然后基于梯度迭代最小截尾二乘法擬合圓心與半徑;最后通過多尺度自適應閾值分割對圖像進行處理,提取出口分層區域。實現分層損傷的快速、高精度提取,為在位、實時檢測提供條件。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備短碳纖維鋁基復合材料的預分散裝置及制備方法,箱體內水平固定有過濾網,過濾網將箱體分隔為上和下兩層,過濾網下側設有纖維收集屜,纖維收集屜通過滑道連接在箱體上,纖維收集屜能夠從箱體的一側抽出,箱體的內部上層的側壁固定有進纖維裝置。從進纖維裝置的進風口處通入氣流,將進纖維裝置內腔中的碳纖維從濾網中吹入到箱體內;纖維落在過濾網上,會將已經發生小團聚的纖維過濾掉,經過過濾網過濾后的纖維落入纖維收集屜中,抽拉出纖維收集屜,即可方便對分散后的纖維進行收集。本發明具有操作簡潔、安全系數高的特性,碳纖維分散均勻且分散程度高,纖維取向多樣等優點。
一種機動車輛同步器復合材料錐環,具體結構是整個錐環的主體采用球墨鑄鐵制造,在主體的錐形圓周表面上固敷有硬質點合金顆粒層。這種錐環具有高耐摩性,使用壽命長和成本低等優點,是替代銅質或鋼質錐環的理想產品。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復合材料預浸料纖維面密度和樹脂含量測試儀,包括容器和箱體,其中箱體內設有支架、轉動振子、電機和皮帶,若干個轉動振子分別安裝在支架上,電機通過皮帶驅動所有的轉動振子作圓周運動且所有轉動振子的轉動方向一致,在所有轉動振子的上方安裝有一個轉盤,在轉盤上設有若干個槽孔,若干個容器分別嵌入到槽孔內;在每個容器的底部連通有排液管,在排液管上的一處安裝有電磁閥,電磁閥與排液開關控制連接,每個容器的排液管匯總后與排液水龍頭連接。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代替人工攪拌溶劑和自動排出溶劑,而且可有效提高試驗效率,同時有保障了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一種水泥基復合材料試件的軸向拉伸試驗裝置,該裝置包括框架組件、球鉸組件、可滑動框架組件和鋼帶;框架組件連接可滑動框架組件,可滑動框架組件連接球鉸組件,球鉸組件連接鋼帶。本實用新型優點如下:1.該裝置操作簡單,方便拆卸,成本低。2.該裝置的預埋螺桿與粘結的鋼片能保證試件在拉伸時減少應力集中而引起的試件兩端的不規則斷裂。3.采用柔性約束,鋼帶與球鉸組件能提高對中而不產生端部附加彎矩,有效消除軸向偏心。4.有效消除了應力集中現象,增大了受力面積,增強了框架組件的整體穩定性。5.能反應荷載作用下對試件損傷的影響。6.通過LVDT回彈式位移傳感器與鋼帶相連,測試鋼帶的位移,鋼帶的位移也是整體位移的一部分,不能忽略測試。
本實用新型屬于固化成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復合材料Ω長桁共固化成型的氣囊。所述的氣囊包括外未硫化橡膠層、R角增強纖維、碳纖維增強織物、內未硫化橡膠層和真空袋;所述的氣囊最外層為外未硫化橡膠層,其截面與Ω長桁內型面一致;在氣囊的R角位置,即位于外未硫化橡膠層內壁棱處粘貼有R角增強纖維,保證氣囊與Ω長桁內型面貼合;所述的內未硫化橡膠層位于外未硫化橡膠層內,位于內未硫化橡膠層的帽腰位置鋪疊一層碳纖維增強織物,碳纖維增強織物壓實于內未硫化橡膠層和外未硫化橡膠層間;真空袋填充于內未硫化橡膠層中。每次使用后更換真空袋即可,氣囊可重復使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復合材料壓力容器鋁膽內壁化學鍍工藝的裝置,包括試劑槽和固定內膽的工件夾具以及廢液處理的凈化槽;所述試劑槽包括水槽、預處理槽、鍍液槽和鈍化液槽;所述凈化槽內設有過濾槽,中和槽和排水槽;所述凈化槽頂端設有滑道;所述過濾槽,中和槽和排水槽的底部分別通過排水管路連通至回收處理罐。本實用新型專利,工藝簡便、鍍層均勻。使得產品的成品效率提高、性能有效保障。使得在強酸強堿的環境下可以有效的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
一種高效率復合材料螺旋槳,包括槳葉和輪轂,槳葉與輪轂采用定槳距連接;槳葉數量為3個,沿輪轂周向均勻分布;槳葉的旋轉半徑為863.6mm,輪轂的旋轉半徑為118mm;以輪轂的旋轉軸心為起點,沿徑向118mm~253.6mm范圍內,槳葉的截面由圓形過渡為RF6翼型,槳葉的弦長分布曲線為c(r)=-0.00745r2+3.306r-247.66,槳葉的扭轉角分布曲線為β(r)=-0.000321123r2+0.0226r+46.8;以所述輪轂的旋轉軸心為起點,沿徑向253.6mm~863.6mm范圍內,槳葉的截面為RF6翼型,槳葉的弦長分布曲線為c(r)=-0.083181r+132.37,槳葉的扭轉角分布曲線為β(r)=0.0000367695r2-0.0767r+48.29,式中,c(r)為當地弦長,β(r)為當地安裝角,r為當地半徑。
本發明公開一種復合材料拉擠成型固化方法及設備,方法為選用紫外線光固化樹脂作為基體材料;將第一層增強材料浸膠后,均勻排布于基體材料的外部,一同進入第一道成型模具進行拉擠,然后經紫外線固化成型;根據實際需求將第N層增強材料浸膠后,均勻排布于上一道成型制品的外部,一同進入第N道成型模具進行拉擠,然后經紫外線固化成型,如此反復,其中N≥1。設備包括紗架(1)、浸膠槽(2)、牽引裝置(5)及切斷裝置(6),還設有多臺紗架及浸膠槽(2),在各浸膠槽(2)后方均設置有第N道成型模具及紫外線發生器,其中N≥1。本發明低能耗、高效率、無污染。
本發明創造提供一種復合材料中空薄壁類零件制造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模具制造:采用分瓣形式的陰模成型,將陰模設計為兩部分或多部分的分瓣形式;(2)鋪層;(3)用密封膠條和真空袋制作一個隨零件內形的圓臺形卷筒;(4)將圓臺形卷筒放到預浸料鋪疊完畢后的成型工裝的內部空腔中;(5)封制真空袋:將真空袋、密封膠條和在成型工裝內部空腔中的圓臺形卷筒進行橋接;(6)固化成型。這種方案使用分瓣式陰模結構,既可以保證零件的良好的外表面質量,又可以較容易的脫模;筒式封裝方法解決了中空薄壁類零件在制造時遇到的封裝真空袋難的問題,使得陰模成型工藝的優點得以更好的發揮。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是包括碳纖維絲30份、超高分子聚乙烯(UHMW-PE)100份,其制備方法依次包括混料、造粒、加溫注塑步驟,本發明可制成抽油桿扶正器,其制成的產品耐磨性能好、耐溫耐酸堿性能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重量輕,抗沖擊強度高。
一種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制孔的多階梯多微刃鉆頭,該多階梯多微刃鉆頭包括階梯切削區、微齒切削區、副切削區、倒錐區和夾持區;階梯切削區由n級階梯結構組成,每級階梯結構由階梯主切削區和階梯副切削區組成;微齒切削區位于階梯切削區,由n級微齒結構組成;從鉆尖向夾持區方向依次分布n級微齒結構;倒錐區位于副切削區上。本發明的多階梯多微刃鉆頭,具有階梯結構,并在每級階梯結構的副切削刃上分布微齒結構,實現了在制孔過程中產生的毛刺可以回彈入微齒結構并被微齒剪斷,可有效去除出、入口毛刺,降低了形成終孔時的分層及撕裂損傷;采用倒錐結構,減小了鉆削最終成型階段,孔入口側的振動,提高了孔徑精度和入口質量。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遼寧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