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工信部公示了第397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特斯拉Model 3+“最長”續航版正式亮相。該車型搭載LG提供的三元鋰離子電池,預計最早9月上市,售價約為27萬元。Model 3+不僅在續航里程上有了顯著提升,還在動力性能上進行了優化,標志著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線進一步豐富。
本文通過原位測量手段,對鋰電池石墨復合電極在電化學循環過程中的力-電耦合性能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鋰化過程的進行,石墨電極的彈性模量逐漸增大,表現出硬化趨勢,偏摩爾體積隨鋰濃度呈階段性變化。不同厚度的集流體對電極內部的應力、應變有顯著影響,較厚的集流體在抑制活性層應變方面效果更顯著。本研究為深入理解石墨負極在電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力學響應特征及其力學性能的演變規律提供了重要參考。
2025年7月17日,寧波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對外投資設立參股公司的進展公告,宣布與浙江省海洋風電發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浙江寧波浙海風母港裝備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將負責投資建設浙江(華東)深遠海風電母港象山基地項目,注冊資本為12億元人民幣。這一項目的成立標志著寧波能源在深遠海風電領域的戰略布局,將為海上風電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在第五屆海上風電創新發展大會上,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葉片部副部長范海光分享了海上風電葉片全過程質量控制技術與要求。他指出,為保障風電機組長期健康安全運行,葉片問題已成為關鍵制約因素。鑒衡認證提出了一套全流程的質量保障技術與要求,涵蓋制造、運輸、吊裝等環節,確保葉片的高可靠性。
近日,中電建協儲能建設分會組織召開儲能行業頭部企業座談會,遠景高級副總裁、遠景儲能總裁田慶軍受邀參會并發表講話。他指出,儲能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未來前景廣闊,但當前以惡性價格戰為標志的內卷式競爭正在損害國家和全行業的利益。田慶軍呼吁全行業凝聚共識,共同抵制惡性價格競爭,推動儲能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2025年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主要采取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的開發方式,建設5座梯級電站,總投資約1.2萬億元。工程電力以外送消納為主,兼顧西藏本地自用需求,標志著我國在清潔能源開發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2025年7月15日,康明斯恩澤(廣東)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企業名稱變更,正式更名為恩澤(廣東)氫能源有限公司??得魉雇顺龊?,恩澤氫能將獨立發展。此次變更背后反映出跨國企業在氫能領域的戰略布局調整,以及中國本土氫能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挑戰。
近日,由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長沙有色院”)承擔EPC總承包任務的唐山港京唐港區銅精礦混礦項目,順利完成全流程聯動測試,各運營環節實現無縫銜接并正式投入運行。這一成果標志著項目從設計到落地的全周期管理取得圓滿成功。
當地時間7月14日,通用汽車對外公布了一項重要決定:其與LG新能源的合資企業Ultium Cells,將對位于田納西州斯普林希爾的工廠進行全面升級。此次升級的核心目標,是使該工廠具備大規模生產低成本磷酸鐵鋰電池的能力,這一舉措是在雙方2021年宣布的23億美元投資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的重要體現。
7月18日國新辦發布會上,工信部表示將以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四大行業,從原料、用能、工藝、產品四方面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力爭廢鋼鐵、廢銅、廢鋁再生資源使用比例分別提升至22%、30%、25%;加快氫能、清潔低碳氫在冶金、化工等領域的規?;瘧?;攻關綠氫冶金、無炭陽極等革新技術;推廣節能玻璃、水性涂料等綠色產品,實現“擴綠增效”。
7月16日,鄂爾多斯市福鑫通能源有限公司在伊金霍洛旗同時備案兩座綜合能源站:札薩克鎮查干淖爾嘎查站投資1600萬元,設7臺加氫機、14把槍及30個快充樁;伊金霍洛鎮不拉格嘎查站投資1500萬元,設8臺加氫機、16把槍及20個快充樁,兩站均配套換電站,總投資3100萬元,計劃2025年7月至2027年7月建成,共配備15臺加氫機,為區域氫能交通提供支撐。
7月15日,安徽六安金安區再投運8輛18噸氫能環衛洗掃車,全省氫能環衛實現批量化運營。車輛由明天氫能聯合中聯重科正向開發,搭載101kW燃料電池系統,百公里氫耗低于0.8kg,零下30℃可啟動,990L儲氫續航500km,一車頂多車。自2023年4月示范啟動以來,已累計行駛4萬公里、減碳100噸,相當于新增百畝林地。與燃油、純電車型相比,該車補能快、零排放、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六安由此形成公交、物流、環衛全場景示范,為全省提供新樣板。
中國能建牽頭編制的電力行業首部《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效率指標計算方法》標準已發布,將于2025年12月30日實施。標準依托湖北應城“能儲一號”等300MW級示范工程,歷時22個月完成,涵蓋電效率、綜合能量效率等核心指標,填補行業空白,為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評估提供統一計算依據,推動產業規范化和技術進步。
易事特全球首臺列車柴油機組鈉離子啟動電池,在廣東中南鋼鐵一期項目成功驗收,標志著鈉電首次在工業動力場景實現規?;瘧?。新品以超長壽命(設計10年以上)、低溫高效啟動、免維護、耐候強四大優勢,一舉破解鉛酸電池壽命短、效能低、維護難的行業痛點,已在中南鋼鐵高頻列車中穩定運行,全指標領先。伴隨張掖產線投產,鈉電成本將進一步下探,并快速向汽車、重卡、直升機等啟動領域擴展,全面替代鉛酸,助力綠色低碳轉型。
7月15日,中能建儲能科技與領湃科技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舉行獨山子區30萬千瓦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270MWh儲能系統交付儀式。雙方表示,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攜手開拓新能源市場,共同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7月18日,中國核建中核二四發布招標公告,將在青海德令哈市西北約30公里的荒漠戈壁建設200MW/800MWh構網型電化學儲能項目,配套35kV開關站接入330kV升壓站。招標涵蓋儲能系統設備檢驗、運輸、安裝、調試及驗收全過程。
近日,楚能新能源與九江天賜簽署五年戰略協議,鎖定超55萬噸電解液采購,并將在技術、品質、產能等方面深度合作。此舉強化楚能供應鏈韌性,保障其電池擴產所需原料穩定;同時以長單協作打通上下游,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注入新動能。
山東7月16日發布《零碳園區建設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約15個省級零碳園區。方案以“近零”排放為目標,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就地消納光伏、風電、生物質等綠電,同步發展氫能、地熱等多能互補供熱體系;構建新型配電網、微網和儲能系統,支持鋰電池、氫儲能等技術應用,實現園區能源低碳化、多元化、智能化運行。
7月15日,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算力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內蒙古烏蘭察布數據中心低碳算力基地正式投運。項目由華北院牽頭、天津電建承建,依托“東數西算”內蒙古國家樞紐,整合200兆瓦風電、100兆瓦光伏、45兆瓦/180兆瓦時儲能及220千伏升壓站,通過一體化運營平臺實現清潔能源對數據中心直供,年發綠電8.48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8萬噸,為國家“雙碳”戰略和綠色算力樞紐建設提供示范標桿。
中國能建中電工程西北院中標哈密40萬千瓦風光儲一體化EPC項目,位于新疆伊吾縣淖毛湖,含30萬千瓦風電、10萬千瓦光伏及220千伏升壓站。項目依托當地風強光照優勢,對接“疆電外送”與絲路能源樞紐規劃,建成后可為中東部輸送穩定綠色電能,緩解能源壓力,并聯動光熱電站,打造多能互補示范,服務“雙碳”戰略。
“2025波蘭光伏巡回路演”5月23日啟動,由正泰新能與波蘭最大電氣分銷商Grodno S.A.聯手,17城巡展收官格但斯克,吸引近千名專業人士。正泰展出ASTRO N系列n型TOPCon組件,憑高發電量、高可靠性及多重極端測試,適配歐洲氣候,助力工商業降本?;顒由罨放朴绊?,攜手構建全國服務網絡,提供技術、人才全周期支持,成中歐綠色合作新范例,加速波蘭能源轉型。
7月17日,中城大有在山西忻州繁峙啟動300 MW/300 MWh共享儲能電站,集團首個電網側項目破土。電站2026年并網后,將通過220 kV升壓站和81臺3.7 MWh集裝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聯動周邊新能源場站,提升電網穩定性,消納晉北風光,減少棄風棄光,并參與現貨市場獲益。項目填補集團在華北儲能空白,為山西“煤都”向“新能源之都”轉型樹立可復制標桿,助力國家“雙碳”戰略。
總投資25億元的廣東枧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生產基地近日在佛山(三水)新材料產業園破土動工,項目年產16.8萬噸高端膠黏劑,占地百畝,將建成輻射華南的“萬畝千億”材料平臺核心節點。依托國家級“小巨人”母公司浙江枧洋的20余項發明專利及上海、浙江、廣州三大研發基地,項目把PUR熱熔膠、無溶劑膠等前沿產品延伸至新能源汽車、電子、紡織等全球產業鏈,并與華南高校深度合作,持續開發綠色高性能新品,為佛山落實省委“1310”、市委“515”戰略注入強勁動能。
7月16日,中國能建山西電建一公司承建的國家能源保定蠡縣200兆瓦風電項目二期二標段開工,首根混凝土管樁順利澆筑,標志項目全面進入建設階段。工程含15臺風機基礎、道路、箱變及35千伏集電線路的采購、施工與調試。投運后,每年可減排大量污染物,節約火電用水,顯著緩解區域能源與環境壓力,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新動力。
7月13日,銅川鋁基新材料公司3萬噸精鋁項目首批關鍵行車設備到貨,標志項目由土建轉入設備安裝階段。公司提前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廠家多次論證吊裝方案,嚴審資質與手續,并對作業人員三級安全教育、持證入場;同時設專人統籌路線規劃、場地清理、吊裝防護及工序銜接,實時解決空間、角度、交叉干擾等問題,實現設備安全高效就位。行車投用后,將大幅提升吊裝能力,為后續保溫爐、熔煉爐等核心設備安裝奠定基礎,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再進一步。
7月17日,赤峰東山鋁業50萬噸電鋁項目首只電解槽殼通過驗收,尺寸、工藝均達標,標志著批量制造安裝啟動。該槽體長22.96米、重61.57噸,采用整體插入式搖籃架,精度要求極高。項目落地赤峰東山產業園,以80%以上綠電打造綠色低碳鋁產業鏈,為赤峰市新能源電解鋁一體化龍頭工程奠定關鍵節點基礎。
杭州錢江電氣制造有限公司6500噸電磁線及配套材料擴建項目啟動環評公示。該項目位于蕭山區紅山農場,總投資4500萬元,將新增新能源變壓器等產品生產能力。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增產值1億元。
7月15日,江西銅業武山銅礦三期擴建工程35臺新型浮選機完成空載試車,各項運行參數均達設計標準。這批采用變頻控制與高效充氣技術的設備,預計可將氣泡生成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18%,為后續生產調試奠定基礎。
2025年上半年,白銀有色銅業公司完成陰極銅產量19.7萬噸,硫酸67.9萬噸,均超額完成計劃目標。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推進智能化改造及管理改革,公司多項能耗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主要產品品級率持續提升。
7月15日,江銅集團"貴冶"牌陰極銅成功獲批倫敦金屬交易所香港交割庫首批注冊倉單。該批銅產品經鐵路、海運聯運抵達香港,成為LME在香港設立交割庫后首批獲準入庫的銅標準倉單,標志著中國銅企在國際金屬貿易中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