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開征求《河北省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實施細則》意見。文件明確,對于暫無可開放容量地區,若在用戶側加裝儲能設施,通過光儲協同,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可按照全部自發自用模式接入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此外,文件還對分布式光伏項目的上網模式、投資主體、并網申請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2025年7月22日,北極星儲能網報道,廣西電網電力負荷于7月18日晚間達到3523.4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廣西全社會用電量達128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截至6月底,廣西新能源裝機規模突破5300萬千瓦,達5328.8萬千瓦,同比增長70.7%。新型儲能、虛擬電廠等新技術的加入,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強有力支撐。截至上半年,廣西新型儲能裝機總容量達295.9萬千瓦,同比增長37.6%,充分發揮了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用。
7月18日,臺兒莊區公示潮實新能源年產5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環評。項目位于臺兒莊經濟開發區,占地約2.4萬平方米,分兩期各建2.5萬噸生產線,共安裝32臺高混機、輥道窯、破碎除鐵等設備,以碳酸鋰、四氧化三錳為原料,經混料—燒結—破碎—除雜流程,最終形成年產5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
廣州文船重工承制的英國Inch Cape海上風電項目首批5根2000噸級單樁已100%通過第三方檢測,將于8月10日發運。該項目共需32根巨型單樁,總重超6萬噸,是國內最大規模的海上風電單樁出口訂單之一。剩余27根正在欽州基地加速制造,該基地擁有全球領先的8條超大型單樁生產線,年產能達100根。針對北海惡劣環境,團隊攻克了大厚度鋼板焊接變形控制和深海防腐技術難關,確保2026年底項目并網后年供電5TWh,滿足160萬英國家庭用電需求。
中國能建天津電建承建的國內最大單體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烏蘭察布中金數據低碳算力基地首批風、光機組近日并網。項目含200兆瓦風電、100兆瓦光伏及45兆瓦/180兆瓦時儲能,配套220千伏升壓站和智慧平臺,為零碳算力園區直供綠電,就地消納可再生能源,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工程創新“源網荷儲”協同體系,實現能源與算力動態匹配,緩解電網調節壓力,成為國家“雙碳”戰略示范標桿。
7月18日,記者來到長汀鋁材綠色循環利用產業園,園區大門、廠房、管網、綠化等基建已完工,1#深加工、2#擠壓車間率先試生產,熔鑄事業部正抓緊調試。項目總投資16.25億元,占地188畝,利用回收廢鋁生產鋁棒、鋁型材、鋁模板等,達產后形成研發、熔鑄、擠壓、回收、物流、貿易全鏈條,年產值8億元、稅收0.5億元、帶動就業200人,打造全國再生鋁共享加工廠標桿。
2025年7月18日,運達股份云南楚雄風力發電機組裝備制造基地二期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5億元,預計年產能將提升至200萬千瓦。楚雄州委常委、楚雄市委書記馮毅出席開工儀式并講話,強調該項目對楚雄市綠色能源和綠色制造業發展的關鍵作用。運達股份將繼續深耕楚雄市綠色新能源領域,推動風電主機制造、光伏發電、共享儲能等多元化板塊發展,助力楚雄市打造百億級風電產業和風光儲新能源新高地。
本文研究了基于Li10GeP12S2(LGPS)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的熱穩定性。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同步熱分析-質譜聯用(STA-MS)技術,分析了硫化物固態電解質、正極、負極及其混合物的產熱產氣特性。研究發現,當溫度升高至200℃時,NCM92正極發生相變,釋放大量氧氣,與LGPS電解質發生輕微反應,生成P2Sx和微量SO2。當溫度升高至310℃時,LGPS和正極混合樣品發生劇烈放熱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和磷酸鹽等。本研究為全固態鋰電池的材料選擇和安全優化設計提供了理論支持。
印度可再生能源開發商ACME Solar Holdings近日與印度國家水電公司(NHPC)簽署兩份獨立電池儲能系統采購協議(BESPA),總規模達275MW/550MWh。該項目創下印度儲能招標單價新高,50MW/100MWh標段以21萬盧比/MW/月(約合2,515美元)定標,225MW/450MWh標段更達22.2萬盧比/MW/月(2,659美元)。項目獲得印度政府可行性缺口資金(VGF)支持,補貼標準為每MWh 32,335美元或總成本30%(取低值),顯著提升項目經濟性。
四川天諾聚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天諾聚能”)獲得遂寧產投旗下的鼎泰基金投資,計劃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硅基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天諾聚能成立于2022年,注冊資本為1125萬元,專注于鋰電硅基負極材料領域。2024年11月2日,公司獲得“一種硅-碳-金屬復合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標志著其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布局上的重要進展。該項目的建設將為鋰電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支持,推動行業向高性能、高能量密度方向發展。
美國KoBold金屬公司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簽署礦產勘探協議,將重點開發該國鈷、銅、鋰等關鍵礦產資源。這一戰略合作將提升美國在剛果礦業領域的存在感,并推動剛果地質數據的數字化進程。
紫金礦業近日成立全資貿易子公司"福建紫金礦業貿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達10億元人民幣。新公司將開展金屬礦石貿易、新型功能材料銷售及電池等新能源相關業務,標志著集團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的戰略布局。
貴州省銅仁市1.7萬噸鋰電正極廢料處理項目正式提上日程。該項目由貴州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建設,旨在處理鋰電正極廢料及極片廢料,協同處置MHP、廢鋁電解質等粗品回收料,生產新型鈉電、磷酸錳鐵鋰正極用高性能材料。項目還將建設多條高性能材料生產線及附屬設施,推動資源循環利用與產業升級,助力銅仁市新能源產業發展。
淡水河谷印尼公司計劃于2026-2027年籌集10億至12億美元資金,用于支持礦山開發和冶煉廠建設。該融資計劃將助力公司在印尼的鎳資源開發業務持續擴張。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役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受理公示。該項目位于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新建生產廠房及配套設施,建筑面積約125000平方米。項目采用先進的磷酸鐵鋰電池黑粉濕法全資源化回收技術和磷酸鐵鋰電池精準分離技術,購置自動化破碎分選機、MVR蒸發結晶裝置等智能化設備,搭建退役鋰電池循環利用及材料再制造綠色化智能化產線。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處理5萬噸退役鋰電池的能力,對當地乃至全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偉股份在固態電池材料領域取得新進展,其研發的高鎳及超高鎳前驅體材料已適配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三種主流固態電池技術路線。公司最新開發的"超小粒徑富鋰錳基材料前驅體"等產品已通過相關認證并實現批量供貨。
近日,黑龍江新聞網發布了鶴崗市《黑龍江產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廢舊鋰電池循環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該項目位于黑龍江省鶴崗市南山區,分為兩期建設,總年處理能力達1.8萬噸。項目的推進對于鶴崗市的產業發展和資源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鶴崗市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積極探索和實踐邁出了重要一步。
金川集團2025年上半年經營業績穩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636億元,工業總產值達1961億元。集團在高端金屬材料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6N5超高純鎳鈷實現規?;a,高強高導銅合金等新材料成功投入市場。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9日,開發商Skyborn Renewables宣布,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已被正式確認為Gennaker海上風電場的風機供應商。該項目總裝機容量達945兆瓦,將采用63臺SG14-236DD海上風機,單機功率通過功率提升模式可達15兆瓦。項目預計2028年初啟動安裝,建成后將成為德國波羅的海地區規模最大的海上風電場。此次合作不僅展示了西門子歌美颯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德國實現2045年碳中和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持。
重慶市近期發布文件,計劃到2027年全面提升鈷、鎳、錳等金屬資源的回收利用率,構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方案提出,將推動智能化拆解、濕法回收等關鍵技術的普及應用,并建設多個專業化產業基地,覆蓋全市90%以上區縣。
華友鈷業子公司巴莫科技大圓柱電池正極材料銷量已占公司總銷量的近40%,產品應用于國內外主流電動車品牌。其超高鎳三元材料技術持續突破,助力電動車續航提升30-40公里,成為大圓柱電池產業鏈核心供應商。
歐洲儲能市場正經歷關鍵轉型,傳統電網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適配性短板日益凸顯。天合儲能與世界領先的太陽能逆變器制造商Power Electronics(PE)共同探討構網技術的實際應用,推出Elementa系列儲能解決方案,具備毫秒級響應能力,可穩定電網頻率與電壓,支持黑啟動功能。該系列采用液冷技術,具備寬溫域運行能力,模塊化預裝設計簡化運輸與現場組裝流程,AI驅動的智能運維系統提升安全性與可靠性。截至2024年,天合儲能電池艙及系統銷售覆蓋全球六大市場,累計出貨10GWh,其中歐洲市場累計出貨超2GWh。
陜西環保產業集團將在榆林經開區投資建設2GWh儲能電池生產線項目,總投資2億元。項目采用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生產儲能系統及移儲超充車等產品,將進一步完善當地儲能產業鏈布局。
礦冶科技集團與山東太古建投新材料公司在臨沂招商引資活動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鋰電回收產業體系。此次合作將整合技術研發與產業資源,推動臨沂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助力當地工業經濟升級轉型。
2025年7月18日,甘肅電投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與華潤電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甘肅民勤100萬千瓦風電項目獲得核準。該項目是騰格里沙漠600萬千瓦新能源大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甘肅省民勤縣南湖鎮。項目計劃安裝160臺6.25MW風電機組,預計將成為推動當地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力量。項目的核準標志著其正式進入建設階段,為甘肅省的能源結構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印尼淡水河谷公司繼續推進蘇拉威西島多個鎳冶煉廠項目,目前正在篩選Sorowako高壓酸浸項目的最終合作伙伴。雖然已與華友鈷業達成技術合作意向,但仍在評估其他潛在合作方。公司三個主要鎳項目總投資達90億美元,計劃2026-2027年投產。
北京市發改委近日批復豐臺區大紅門集美家居廣場2MW分布式光伏車棚項目資金申請。該項目由北京首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裝機容量1.92兆瓦,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區域清潔能源利用效率。
2025年7月21日,豪鵬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其固態電池技術通過模塊化集成技術與動態熱管理系統的深度耦合,實現了能量密度的突破性提升,并在保證高安全性的基礎上,為機器人行業提供可靠的能源解決方案。這一技術特別適用于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狗等復雜運動場景下的持久作業需求,為機器人行業的能源供應提供了新的選擇。
津巴布韋國有礦企Kuvimba Mining House宣布,計劃今年三季度啟動Sandawana礦山鋰選廠建設,總投資2.7億美元,年處理能力達60萬噸。項目預計2027年投產,中方企業將以BOO模式參與運營五年后移交。目前,部分礦石已運往鄰近設施加工。
2025年7月19日,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獨立儲能電站——華電喀什百萬儲能項目首批50萬千瓦/200萬千瓦時儲能單元成功并網運行。該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采用“構網型儲能+常規儲能”雙模式建設,配置100套磷酸鐵鋰化學儲能單元和1座220千伏匯集站。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在電網負荷低谷時儲能11.4億千瓦時電量,用電高峰期提供10.4億千瓦時電量,降低喀什地區10%的棄光率,為儲能電站項目的設計、技術規范和運營積累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