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與武漢蔚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動力電池資產管理、回收利用及技術創新等領域展開深度協作。此次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在電池資產運營和技術研發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與沙特阿吉蘭兄弟礦業公司簽署的鋰資源開發諒解備忘錄已到期終止。雙方在合作期內開展了前期可行性研究,但未能就具體合作事項達成一致。海南礦業表示將繼續關注鋰行業發展,適時推進二期鋰鹽廠建設。
秘魯非正規礦工組織已暫停持續兩周的道路封鎖,當地主要銅礦運輸通道恢復通行??棺h活動領導人表示將暫停至周五,繼續就采礦法規問題與政府協商。此前封鎖已對多家國際礦業公司的銅礦運輸造成影響。
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剛果子公司在當地續簽重大礦山工程合同。根據公告,金科建設有限公司與Kinsenda銅業公司就地下礦山開拓和生產采掘工程達成合作協議,合同總價預計達5298萬美元。
道氏技術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2.2億至2.38億元,同比增長98.77%-115.03%。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陰極銅產能提升及鈷產品毛利率改善,同時運營效率提升帶來盈利能力增強。
印度貿易部門消息透露,該國正與智利、秘魯就關鍵礦產資源供應進行貿易談判,重點涉及銅精礦等戰略物資。數據顯示印度約90%的銅精礦依賴進口,預計未來進口依賴度將持續攀升。
金力永磁發布業績預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達3億至3.35億元,同比增長151%-180%。營業收入約35億元,同比增長4%-5%,主要得益于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業務的穩健發展。
廣晟有色發布業績預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000萬至8500萬元,較去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業績改善主要得益于稀土市場行情上漲及銅硫產品價格走高帶來的投資收益增加。
白銀有色集團深部礦業公司最新生產數據顯示,上半年完成供礦量45.3萬噸、銅金屬量2974.6噸,分別達成年度計劃的59.6%和59.5%,創下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供礦銅品位穩定維持在0.66%,達到預期目標。
湖北雞籠山礦業最新運營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公司礦石處理量、礦產金和礦產銅產量分別達到年度計劃的55.09%、50.75%和52.57%,各項關鍵生產指標均按期完成半年度目標,為全年生產任務奠定基礎。
新疆有色金屬產業深加工基地日前正式投入運營,25萬噸年產能銅桿項目同步啟動生產。該基地將重點發展銅、鋁等有色金屬的深加工業務,標志著新疆有色金屬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邁進。
智利礦業巨頭Antofagasta最新運營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銅產量達31.49萬噸,同比增長11%。產量提升主要得益于選礦廠效率改善,同時凈現金成本降至1.32美元/磅,同比降低32%。公司維持全年66-70萬噸的產量目標不變。
全球礦業巨頭Rio Tinto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銅產量達22.9萬噸,同比增長15%。其中蒙古Oyu Tolgoi礦地下開采產能大幅提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智利Escondida礦產量保持穩定,而美國Kennecott礦產量因維護計劃有所下降。
2025 年 7 月 14 日,江西省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旨在規范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提升項目管理水平,推動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新政涉及項目規劃管理、并網安全、利用率提升、項目調整、市場秩序規范及“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等多個方面,為江西省分布式光伏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引。
2025 年 7 月 16 日,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電新能)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為 A 股市值最高的新能源發電行業上市公司。華電新能的上市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里程碑,更是我國新能源產業在資本市場的重要突破。本文將回顧華電新能的上市歷程,分析其在國企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和“雙碳”目標下的戰略布局,展望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據媒體披露,當前電動化趨勢正加速向船舶、飛行器、機器人及工程機械等多元化領域滲透,推動鋰電池應用從單一高增長領域向多點開花格局轉變。新興應用場景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及輕量化設計的嚴苛要求,促使材料體系與制造工藝加速迭代,固態電池憑借技術優勢成為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突破口。
據媒體披露,當前電動化趨勢正加速向船舶、飛行器、機器人及工程機械等多元化領域滲透,推動鋰電池應用從單一高增長領域向多點開花格局轉變。新興應用場景對電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及輕量化設計的嚴苛要求,促使材料體系與制造工藝加速迭代,固態電池憑借技術優勢成為重塑產業格局的核心突破口。
月14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5年上半年銷售業績報告。數據顯示,該集團在這一時期實現了總銷量1,931,698輛的佳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高達30%,展現出強勁的市場增長勢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吉利控股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更是亮眼,上半年累計新能源車型銷量一舉突破百萬輛大關,達到1,001,496輛,同比增幅高達73%,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集團自身的新能源銷售紀錄,也在行業內樹立了新的標桿。
7月14日,綜合印尼新聞網站Bisnis.com等權威信源消息,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長巴赫里爾于近日明確表示,印尼政府計劃自2026年起對國內礦業采礦配額制度進行重大調整,將現行配額的有效期限從三年大幅壓縮至一年。這一政策轉向標志著印尼在礦產資源管理領域邁出關鍵一步,旨在通過縮短配額周期強化對礦業活動的動態監管。
近日,加拿大鎢礦商Almonty Industries Inc.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資本市場,股票代碼為“ALM”,上市首日股價即呈現上漲態勢。截至相關報道發布時,Almonty的股價已攀升至4.77美元,高于其設定的4.50美元發行價。
在全球新能源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全固態電池憑借其突破性技術優勢,正成為全球各國及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企業競相追逐的新技術焦點。作為全固態電池的核心組件,固態電解質的技術突破成為這場變革的關鍵。當前,固態電解質主要有氧化物、聚合物、鹵化物和硫化物四大技術路徑,其中硫化物路徑備受產業鏈各環節的關注。
青島市人民政府于2025年7月10日印發《青島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30年建成千萬千瓦級海上新能源基地。方案涵蓋海洋新能源開發、氫能發展、核能供暖、生物柴油試點、建筑光伏一體化、交通綠色轉型等多領域,旨在推動青島市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自 2022 年初 280Ah 儲能電池打破市場沉寂以來,海辰儲能憑借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成功定義了大容量儲能電池的標桿產品。從 280Ah 到 ∞Cell 1175Ah 與 587Ah,海辰儲能不僅實現了產品的快速迭代,還通過全球專利布局筑牢了創新護城河。本文回顧了海辰儲能三年來的進化之路,展現了其在大容量儲能電池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市場布局。
2025 年 7 月,國網承德供電公司聯合產學研團隊在河北省圍場縣老窩鋪鄉建成冀北首個百千瓦級“水光儲”微電網。該項目集成 400kW 水電機組、800kW 光伏,并配置鎳氫與鋰電池復合儲能,部署邊緣側能量管理系統并接入調度系統。這一創新項目不僅提升了區域供電可靠性,還為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轉型提供了示范。
近日,金風科技助力埃及GOSII風電項目(紅海風能公司蘇伊士灣2號項目)擴容工程提前4個月實現全場并網。擴容工程共安裝20臺金風科技GWH182-7.5MW機組,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650MW,成為非洲最大已投運風電場。該項目不僅為埃及提供了清潔能源,還助力當地實現減排目標,推動非洲新能源產業發展。
7月15日,杉杉股份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元至2.4億元,同比增長810.41%至1265.61%。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負極材料業務的顯著提升和偏光片業務的穩健運行。
7月8日,羅馬尼亞國家能源監管局(ANRE)宣布免除儲能資源從電網充電的相關費用,以消除對儲能電量的雙重征費,推動儲能技術的發展。這一政策將免除輸電費和綠色證書費用,但儲能設施自用的電量(包括技術損耗)仍需支付相關費用。
7月16日,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決定將“硬質合金帶鋸條產線建設項目”“高速鋼雙金屬帶鋸條產線建設項目”“新能源電源及儲能電源生產基地項目”等三個項目的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均延期至2026年9月20日。這些項目原計劃總投資4.77億元,因市場競爭加劇及市場需求波動,公司決定審慎推進項目實施。
7月15日,商務部會同科技部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科技部公告2025年第28號)。新增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技術,包括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制備技術,以及有色金屬冶金技術中的提鋰技術,納入限制出口范圍。這一調整旨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7月15日,贛鋒鋰業旗下深圳易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成立國峰(深圳)軟件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新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軟件開發與銷售、技術服務等,標志著贛鋒鋰業在儲能和軟件開發領域的進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