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環保新能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城市污泥脫水及能源化綜合利用系統,本系統包括混料設備、污泥脫水設備、污泥烘干設備、熱解爐、換熱器等,所述設備首尾循環連接。本實用新型是將生物質污泥通過熱解的方式生成高品質的可燃氣體,再通過燃氣發電機將可燃氣體直接轉換成電能,轉換的電能可以直接為本系統供電,或將電能并入國家電網,燃氣發電機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冷卻;本實用新型將冷卻系統接入換熱器的熱側,換熱器的冷側接入供暖系統;本實用新型最大的優點在于將污泥直接轉換成電能和熱能,轉換后的能源可以直接使用,不僅可以降低本系統的能源消耗,還可以對外輸出能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高壓連接器鎖緊裝置,解決了現有的鎖緊裝置可靠性低,容易松脫,影響連接器的固定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鎖緊裝置包括插頭殼體、旋臂,該鎖緊裝置還包括開關結構,所述開關結構包括相互配合的安裝在插頭殼體上的開關A及安裝在旋臂上的開關B。本實用新型可用于新能源電動汽車高壓互鎖連接器懸臂的鎖緊,開關結構可靠性高,操作簡單,本實用新型只有當旋臂到達鎖緊位置時,才可以進行鎖緊操作,完成鎖緊,旋臂未到達鎖緊位置時,開關A和開關B分別為自鎖狀態,無法操作,并且開關A和開關B之前具有雙重鎖緊的功能,可靠性高。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流供熱系統的面向用戶的多模態綜合能量供給系統。其可以實現不同分布式電源運行模式的靈活切換。包括220V入戶交流電、光伏發電系統、風力發電系統、儲能系統、220V直流母線、日常負荷及直流供熱系統;交流電與AC/DC整流器相連,該AC/DC整流器與聯絡開關K1相連、通過聯絡開關K1連接至220V直流母線;光伏發電系統通過聯絡開關K2連接至220V直流母線;風力發電系統通過聯絡開關K3連接至220V直流母線;日常負荷與DC/AC逆變器相連,該DC/AC逆變器通過聯絡開關K4連接至220V直流母線;直流供熱系統與變頻器相連,該變頻器與DC/DC換流器相連,該DC/DC換流器通過聯絡開關K5連接至220V直流母線;儲能系統通過聯絡開關K6連接至220V直流母線。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伏發電建筑欄板,涉及新能源技術領域,該光伏發電建筑欄板,包括支撐板,支撐板的頂端中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支撐柱的一側中部固定連接有固塊,固塊遠離支撐柱的一側中部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的一端螺紋連接有絲杠,絲杠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旋轉鈕,絲杠的另一端螺紋連接有螺母,連接桿的一端外側活動連接有連接件,連接件的一側中部固定連接有欄板,欄板的一側中部固定連接有電池板,電池板的外側均固定連接有反光板。該光伏發電建筑欄板,通過支撐柱能夠支撐連接桿,通過連接桿能夠支撐連接件,通過絲杠能夠將連接桿與連接件固定,通過旋轉鈕能夠調節絲杠,通過螺母能夠固定絲杠,通過連接件能夠調節欄板的傾斜程度。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有遠程控制功能的電動汽車電池短路試驗臺,屬于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領域,該試驗臺包括上位機、短路觸發控制器、溫度測量電路、電壓測量電路、電流測量電路、控溫箱、電池防護箱、電磁繼電器、電流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池組和電子負載;該試驗臺具有多點測溫和遠程控制功能,上位機監測系統通過CAN總線與短路觸發控制器遠程連接,并控制電磁繼電器觸發電池短路故障,該試驗臺可以在保障實驗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了在不同工作環境溫度下動力電池組短路測試,記錄各項電特性、溫度特性的變化,紅外測溫儀實時監測熱分布,為研究動力電池在短路過程中的電熱特性提供良好的基礎。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插頭(1)和插座(2),所述插頭(1)和插座(2)相連;其特征在于:插座(2)包括塑料插座殼體(21)、插座接觸體(22)、插座絕緣體(23)和尾蓋(25);插座接觸體(22)通過插座絕緣體(23)連接于塑料插座殼體(21)內,尾蓋(25)連接于插座接觸體(22)的末端;所述電連接器工作溫度?40℃~120℃,防火等級UL94V?0。滿足當前新能源電動車連接器使用環境需求,成為電動車領域中電池包,DC/DC轉接器,高壓分線盒等方面使用的高可靠、高電壓連接器。
一種可流通空氣的高效汽車座椅風扇涉及新能源汽車座椅領域,包括葉片、輪轂、電動機、環形外殼和連接片組成,葉片安裝在輪轂上,電動機與輪轂軸向連接,電動機通過連接片與環形外殼固定,葉片的翼型為NACA 6409翼型。通過優化設計得出風扇葉片的弦長和扭矩分布,通過數值模擬計算得出座椅風扇效率隨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減小,當風扇流量為28CFM時,風扇效率取得最大值接近0.65,另外在較寬的流量范圍內能夠保持較高的效率。
一種空氣源熱泵,涉及新能源領域。包括制冷壓縮機、節流裝置、空氣/制冷劑換熱器、流體/制冷劑換熱器和絕熱維護結構。絕熱維護結構或為絕熱發泡材料或為真空絕熱板,或包裹在制冷壓縮機、四通換向閥、流體/制冷劑換熱器及連接管路外或將流體/制冷劑換熱器設置在室內,而將制冷壓縮機、四通換向閥包裹在絕熱維護結構內。該結構使空氣源熱泵制熱時熱損失很少,使空氣源熱泵的有效制熱量增加,制熱效率提高,制冷時,冷量損失很少,使空氣源熱泵的有效制冷量增加,制冷效率提高,解決了當制冷壓縮機溫升超過允許值時,自動啟動有效冷卻裝置并向環境空氣排熱,使制冷壓縮機有效降溫。該結構明顯減少空氣源熱泵的能源消耗,為節能減排貢獻力量。
本實用新型屬于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棄風利用的微型多能源網互聯運行系統,具體是一種依靠被棄風電用于電能替代以及多種能源網之間的能量交換來保持獨立穩定運行的微型多能源互聯運行系統。是由調控中心棄風指令與能源網主控相連,能源網主控分別與微電網、熱力網及燃氣網相連;大電網通過并網點與微電網相連接,微電網與燃氣網通過冷熱電三聯產發電和電磁爐相連,微電網與熱力網通過電制熱相連,燃氣網與熱力網通過冷熱電三聯產制冷制熱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合理利用棄風能源,即節約能源,同時又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多種能源網絡之間互相傳輸能量,使能源網的穩定性得到顯著提升。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雙向變流裝置和飛輪儲能系統,涉及新能源儲能技術領域,裝置包括:電源模塊、控制模塊、第一驅動保護模塊及第二驅動保護模塊、第一IGBT模塊及第二IGBT模塊,IGBT模塊分別由兩個并聯連接的IGBT單元構成,控制模塊向第一驅動保護模塊及第二驅動保護模塊發送信號,使第一驅動保護模塊及第二驅動保護模塊產生驅動信號;第一驅動保護模塊向第一IGBT模塊發送驅動信號,控制第一IGBT模塊導通或關斷;第二驅動保護模塊向第二IGBT模塊發送驅動信號,控制第二IGBT模塊導通或關斷,使雙向變流裝置工作。本實用新型可減小多個IGBT單元并聯的協同控制延時誤差,降低電磁干擾,使驅動功耗更低。
本實用新型屬于新能源并網檢測系統設計及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虛擬電網仿真的風電機組閃變模擬測試系統。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流互感器、數據采集器及工控機或PC及進行閃變儀模擬的仿真軟件Matlab或LabVIEW;電流互感器輸出端口通過數據采集器和工控機數據接口相連接,電流信號(數字)在工控機搭建的虛擬電網中等效為可控電壓源,該電壓源經過模擬測試儀處理為電壓的閃變值,并可相應報表或圖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靠,實用性強,有利于降低風電并網的對電網帶來的隱患,減少設備投資,測試過程簡單,易于實現,適合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用于卷繞式真空鍍膜機的真空穿膜機構,應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制造的卷繞式真空鍍膜機。真空穿膜機構主要包括穿膜桿、滑槽、滑動端、驅動端;穿膜桿上設置有膜槽,用來夾緊需要穿膜的柔性基膜端部;滑槽為2組,分別布置在卷繞式真空鍍膜機的真空室與主輥軸線垂直的兩個室壁內側,滑槽的路徑與柔性基膜在卷繞式真空鍍膜機中卷繞走膜的路徑一致;滑動端為2個,分別設置在穿膜桿的兩端,滑動端上設置有軸承,軸承置于滑槽內,滑動端可通過軸承在滑槽中滑動;驅動端置于真空室外,可非接觸式地驅動滑動端帶動穿膜桿沿真空室內的滑槽路徑移動。
多能量輸入發電系統能量控制器,包括CPU和與CPU連接的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光伏板、柴油發電機組、電網、電能儲能系統、熱儲能系統。本實用新型利用現有的單一能源控制成熟技術,通過的智能控是方法相結合,實現多能量互補的特性,實現能源最優化配置,使新能源應用領域更廣泛,更有實際應用性價值。
雙輪自平衡小車,屬于新能源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身輕巧、靈活性高及節能省電的雙輪自平衡小車。本實用新型包括轉向控制部分、行進控制部分、自適應平衡保護部分、制動控制部分及懸掛連接部分;方向盤與上轉向桿相接,上轉向桿設置在轉向套筒內;下轉向桿與轉向套筒相固接,角位移傳感器與上轉向桿相接;行進踏板內設置有陀螺儀和加速度計,行進踏板的下端中部活動連接于底盤上;折疊輪固裝于底盤的下端并與控制器相接;剎車踏板與底盤相鉸接,斷電桿與剎車踏板相接觸,開關片與斷電桿通過觸片形成常閉觸點;剎車踏板通過剎車泵與盤式剎車相連,盤式剎車安裝在輪轂電機上;減震器固裝在底盤上,通過連接臂與輪轂電機相連。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金屬?氣體電池系統。包括金屬?氣體電池、氣氛箱、真空泵和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和與受該控制器控制的第一閥門、第二閥門和第三閥門;所述氣氛箱的第一管路與所述金屬?氣體電池連接,且該第一管路上設有所述第二閥門;該第一管路上還設有支路,該支路與氣體成分分析儀連接;所述氣氛箱的第二管路與真空泵連接,在第二管路上設有所述第三閥門,所述第三閥門用于控制真空泵與氣氛箱的導通或斷開;所述氣氛箱的第三管路連接供氣源,用于向所述氣氛箱內發送氣體,在第三管路上設有所述第一閥門。本發明適用于各類金屬?氣體,為金屬?氣體電池的研發與應用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領域。本發明的特征是物料粉碎工序要求植物纖維粉碎徑粗為2-0.5MM的棉絮狀,經浸泡、水解、發酵、過濾、蒸餾制備乙醇;水解物料加入發酵酶的配比為物料∶發酵酶=1000∶25;制備發酵酶原料配比為狼尾巴草∶山藥∶小麥芽∶大麥芽=(60-8)∶(10-20)∶(5-15)∶(5-15),狼尾巴草為全株鮮品;中間體原料配比為乙醇∶丙酮∶苯=30∶30∶40,混合均勻即可備用;合成工序原料配比為乙醇∶中間體∶溶劑油∶雙氧水=50∶20∶25∶5,經攪拌混合均勻即產出成品合成汽油。經檢測產品符合國家汽油標準,且原料來源廣泛,產品成本低,經濟效益高,實為緩解燃料油短缺的新途徑。
太陽能與地熱能組合能源系統屬于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與地熱能組合能源系統。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對太陽能和地熱能進行有效地利用的太陽能與地熱能組合能源系統。本發明包括太陽能加熱裝置和地熱能熱管發電裝置;所述太陽能加熱裝置,太陽能煙囪底部設有渦輪發電機組,太陽能煙囪與太陽能集熱棚平滑過渡連接;所述的太陽能加熱裝置安裝在太陽能集熱棚下方;太陽能加熱裝置的進水口通過控制閥Ⅰ及管道與地熱水泵的出水口連接,地熱水泵的吸水口通過管道與地熱水源連接;所述太陽能加熱裝置的出水口通過控制閥Ⅱ及管道與生物質燃油鍋爐的進水口連接,且生物質燃油鍋爐的進水口通過控制閥Ⅲ及管道與地熱水泵的出水口連接。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電壓靈敏度的交直流混聯電網動態無功優化控制方法,涉及電力系統無功電壓控制技術領域。本發明針對我國某地區交直流混聯電網,兼顧新能源電源及其配套動態設備,對其建立動態電壓穩定狀態模型,利用分散?連續無功優化解耦計算及粒子群算法計算電壓靈敏度方法分析大網架的動態無功電壓特性。本發明提出優化算法與軟件狀態分析兩種形式分析電網電壓靈敏度,進而從分散式調相機和就地無功補償設備兩個角度實現動態無功電壓的優化過程,實現了無功補償設備的優化分配和電壓靈敏度薄弱點的運算求解,提高了系統的電壓魯棒性和無功設備運行效率,更加準確地反映交直流混聯電網的電壓特性,對于提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風光微網的儲能優化配置系統及方法,涉及新能源發電系統優化配置技術領域。具體方法為根據風場狀態信息以及微網負荷數據確定風光互補配置方案;根據上述方案,結合局部負荷情況制定多場景規劃模型;并建立考慮綜合經濟成本的儲能初始配置模型,將典型場景的出力曲線輸入到該模型中,求得儲能初始配置方案;儲能初始配置方案根據“平抑波動”和“削峰填谷”的多模式聯合運行分析進行優化配置,輸出儲能優化配置方案;再采用等效循環壽命評估方法對該方案驗證循環壽命,將使用壽命代入綜合經濟成本模型得到經濟性指標,完成風光儲微網優化配置方案。本方法提高了系統的完整度,以及方案對多種場景和多需求的適應性。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粘結劑無導電劑的鋰二氧化碳電池極片及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已去掉表面氧化層的泡沫鎳置于銅鹽溶液中,后清洗并干燥;S2、將干燥后的泡沫鎳置于一混合溶液中進行水熱反應,后取出清洗、干燥,得到電池極片前驅體;所述混合溶液中含有銅離子、鎳離子,并加入了均相沉淀劑;S3、將所述電池極片前驅體置于含S2?的溶液中反應,后取出清洗、干燥,得到電池極片。該方法無需使用粘結劑和導電劑,制作工序簡單、成本低廉,同時保證二氧化碳氣體的有效擴散。
本發明涉及一種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新能源技術領域。一種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材料為具有Na2/3Fe1/3Co1/6Mn1/2O2化學式化合物,其按下述方法制得:按化學式Na2/3Fe1/3Co1/6Mn1/2O2中Na、Fe、Co、Mn的原子數之比將碳酸鈉、草酸亞鐵、乙酸鈷、碳酸錳混合,常溫下研磨至少40min,得前驅體粉末混合物;將前驅體粉末混合物于空氣氣氛下,800℃~850℃煅燒8h~10h,研磨,既得。本發明所述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Na2/3Fe1/3Co1/6Mn1/2O2材料,其制備方法簡單,所得Na2/3Fe1/3Co1/6Mn1/2O2材料的充放電曲線平滑,不發生相變,循環性能好。
地下能源開發耦合系統屬于新能源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下能源開發耦合系統。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地下能源開發耦合系統。本發明包括分布式能源子系統、風光互補控制器、蓄電池組、水位控制器、潛水泵、集水器和地下水源熱泵子系統,分布式能源子系統包括燃氣機、發電機、冷凝換熱器、吸收式熱泵;地下水源熱泵子系統包括地下水源熱泵、汽水換熱器、地下水管道、回水管道的供熱管道廢氣排放管道;天然氣燃燒帶動發電機,發電機發電做為地下水源熱泵的電源;同時燃氣機產生的煙氣進入吸收式熱泵,吸收式熱泵制備出的熱量為建筑物供熱;吸收式熱泵排放出的煙氣尾氣排放到冷凝換熱器。
小型風光互補抽水蓄能并網發電系統及充放電控制方法,屬于新能源發電與電氣技術領域,本發明的方法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系統儲能方式靈活多樣、系統運行穩定等特點。與傳統的發電、逆變、并網系統相比,該系統的能源利用率高于傳統系統10%左右;系統采用DSP對本地儲能單元進行有效控制,使得不同儲能方式間切換速度快,克服了控制指令執行滯后的缺點,大大提高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系統采用多種儲能方式相結合的儲能方式,使儲能裝置響應時間短,儲能方式變得靈活多樣,能夠適用于系統不同的工作情況。
一種風水互補發電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屬于新能源的應用技術領域,在現有的控制與檢測模塊中,增加了限幅電路;本發明采用三維區圖的方法,實現單片機對水輪機、水泵和蓄電池的投切控制,本發明利用限幅電路將風機發電的電壓值穩定在120V,克服了電壓不穩的缺點;利用三維區圖投影法對水輪機和水泵的投切進行控制,面向用戶的操作界面更簡潔更直觀,使用戶能做出明確的判斷,通過投影形狀判斷各斷路器及開關的投切,使其控制性能穩定,方便觀察和操作。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及環境修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熱電?氫質聯合供能的穩定直流輸出裝置及方法。包括,熱電發生系統、氫氣發生及污水處理系統與氫氣產電系統;熱電發生系統,通過地下提水泵與地下取水口連接,與氫氣發生及污水處理系統連接;氫氣發生及污水處理系統,與熱電發生系統連接,輸出端有兩個,其中一個輸出端與氫氣產電系統連接,另一個輸出端接入地下灌溉區,用于產生的氫氣輸出至氫氣產電系統;氫氣產電系統,用于接收產生的氫氣進行反應產生電勢能。本發明可將熱能差異轉化為穩定直流電能輸出,溫差來源于太陽能及地表下水體,來源便捷穩定,可持續應用,裝置運行產電同時兼具污染水體環境治理修復的能力。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雙Y源五電平逆變器的功率協調控制系統及方法,系統包括信號采集單元、控制單元、雙Y源五電平逆變單元和蓄電單元;其中,雙Y源五電平逆變單元包括雙Y源網絡和T型五電平逆變器,Y源網絡利用耦合電感傳遞能量,可以靈活的實現高增益的升壓比,降低開關損耗,提高轉換效率,提高整個逆變單元的輸出質量。本申請中的方法利用基于狀態轉移優化的K?means算法確定神經網絡隱含層的節點數,并采用優化后的神經網絡預測新能源出力和負荷值,最后結合蓄電單元充放電的效率,利用自適應虛擬同步電機來調整虛擬轉動慣量,從而實現對雙Y源五電平逆變單元進行控制,以提高整個系統的慣量特性以及輸出的穩定性。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固態聚合物電池的制備方法,包括固態電池正極材料、固態電池負極材料、固態電池的固態電解質材料和電芯單元的制備,所述固態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為:將相應重量份的LiFePO4、NCMA、正硅酸乙酯、去離子水加入無水乙醇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在30~50℃的溫度條件下,置于研缽中充分混合研磨4H,然后將得到的漿料在80~100℃的溫度條件下加熱攪拌8H,得到干混物。本發明,全固態電池輕便,能量密度高,使用了全固態電解質后,鋰離子電池的適用材料體系,明顯減輕材料的用量,使得整個電池的能量密度有明顯提高,大大提高了倍率性能,提高了充電速度,提高了電池安全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模型誤差譜的動力電池健康狀態在線估計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利用健康電池試驗數據建立電池模型,當電池發生老化之后由于電池特性發生了退化,模型誤差將會增大;其次,利用被測電池工作數據計算健康電池模型的模型誤差;計算獲得模型的峰度和偏度特征,構建模型誤差譜;最后,取被測電池的峰度和偏度特征到健康鋒度和偏度特征之間的歐氏距離并將其輸入SOH估計模型,即可得到當前電池的SOH估計值。本發明提供的基于模型誤差譜的動力電池健康狀態在線估計方法,只需捕捉少量的歷史工作數據即可實現在線的SOH估計,步驟簡單,易于在線實現,適用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的在線應用。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多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交直流混合配電系統,包含以下步驟:1)配電系統通過雙向電力變流器連接交流母線和直流母線;2)直驅式風力發電裝置通過雙向電力變流器接入直流母線;3)光伏發電裝置通過雙向電力變流器接入直流母線;4)儲能電池通過雙向電力變流器接入直流母線;5)直流負荷通過雙向電力變流器接入直流母線;6)各電力變流器有功功率采用主從控制模式;7)用于直流母線電壓控制的電力變流器;8)電力變流器的功率控制采用雙閉環控制。本發明具有高度可控性和靈活性、能獨立滿足新能源和負荷接入、可以實現負荷控制,對提升城市配電系統的電能質量、可靠性、經濟性和運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遼寧沈陽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