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逆相變釩微合金化輕質高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輕質高強鋼為一種包含有下述重量份組分的熱軋鋼板,所述的重量份組分為C:0.12%~0.28%,Si:0.15~0.55%,Mn:3.3%~4.6%,P≤0.020%,S≤0.010%,Als:2.7%~3.3%,V:0.022~0.066%,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 完成逆相變退火后的所述輕質高強鋼的屈服強度為520~610MPa,抗拉強度為730~820MPa,伸長率A50為35.0~43.5%;其組織由5%-10%的條帶狀δ鐵素體+43%-50%的鐵素體+38%-44%的板條狀馬氏體+8%-12%的殘余奧氏體構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逆相變釩微合金化輕質高強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量份組分為C:0.21~0.26%,Si:0.23~0.28%,Mn:3.7~4.3%,Al:2.9~3.2%,P≤0.015%,S≤0.010%,V:0.035~0.042%,余量為Fe及不可避免雜質。 3.用于權利要求1或2所述輕質高強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產方法至少包括冶煉工序、熱軋工序、逆相變退火幾個步驟; 其中,冶煉工序:根據輕質高強鋼的化學成分進行冶煉,通過鑄造成板坯; 熱軋工序:將板坯緩慢加熱至1230±20℃并保溫5小時后出爐,利用除磷設備去除表面氧化鐵皮,熱軋機組進行帶鋼軋制到相應的厚度規格,其終軋溫度為870-930℃,卷取溫度為660-720℃; 逆相變退火:利用罩式退火爐以4~7℃/min的速度將帶鋼緩慢加熱至810~840℃,保溫4~6小時后隨爐冷卻至室溫。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輕質高強鋼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逆相變退火后帶鋼中的C、Mn、Al元素共同作用后以κ-碳化物形式存在,其中κ-碳化物的化學式為(Fe,Mn) 3AlC。
說明書
逆相變釩微合金化輕質高強鋼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逆相變釩微合金化輕質高強鋼輕質高強鋼,屬于冶金生產工藝技術領域。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所述輕質高強鋼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在汽車以及一些其他行業的生產過程中,經常需要使用到一些對輕量化具備一定要求的結構鋼件,但這種輕量化鋼件自身的強度并不
聲明:
“逆相變釩微合金化輕質高強鋼及其生產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