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電子和半導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正壓氣體產生負壓吸力的發生單元以及吸附傳輸帶。
背景技術:
2.在光伏行業的光伏硅晶片/電池片;電子行業柔性電路板/硬板;3c數碼行業的手機或電腦液晶屏/led屏/屏幕膜;印刷或包材行業的印刷紙皮/彩盒;物流分選以及其他行業中薄片工件的生產制造中,用于吸取薄片工件的吸附設備是必不可少的?,F有的吸附設備是利用真空泵或真空電磁閥產生負壓氣體來起到吸附效果的,其存在以下的缺陷:
3.1.工作環境必須要有負壓氣源,即需要使用真空泵或真空電磁閥來產生負壓氣源,裝置結構復雜。
4.2.真空泵產生的負壓雖然足夠強,但是制造成本較高,運行噪音大,而且需要經常維護;真空電磁閥成本尚可,但提供的負壓吸附力較低。無論是真空泵,還是真空電磁閥,都需要使用較長的氣路來傳遞負壓,反應時間不夠快。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正壓氣體產生負壓吸力的發生單元,具有設計簡潔、制造成本低、反應速度快,控制簡單的優點。
6.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方式解決該技術問題:
7.一種正壓氣體產生負壓吸力的發生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單元本體、設于單元本體中的氣腔、一端連通所述氣腔,另一端連接正壓氣源的進氣孔和連通所述氣腔與外界的噴射流道,所述單元本體還包括一個吸附表面,所述吸附表面上具有吸槽,所述吸槽連通所述噴射流道。
8.使用時,正壓氣源往氣腔內輸入正壓氣體,氣體經噴射流道高速流出至外界,由此在連通噴射流道的吸槽處形成一個負壓,由此實現對薄片工件的吸附。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單元本體包括基板和負壓發生板,所述基板上設有第一凹腔,所述負壓發生板置于所述第一凹腔內,所述負壓發生板朝向所述第一凹腔的表面上設有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對合構成所述氣腔,所述進氣孔設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吸附表面、噴射流道與吸槽設于所述負壓發生板上。采用分體式的單元本體能夠便于加工和組裝。
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負壓發生板突出所述第一凹腔外,所述吸附表面為所述負壓發生板突出所述第一凹腔的一側表面,所述噴射流道具有連通所述氣腔的進口端以及連通所述負壓發生板突出所述基板的側壁的出口端。
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噴射流道水平布置于所述負壓發生板的第二凹腔的兩側,所述吸槽對
聲明:
“正壓氣體產生負壓吸力的發生單元以及吸附傳輸帶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