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鉆孔機,包括齒輪箱體總成、鋰電機、驅動齒輪、主軸、鉆頭、從動齒輪、自動給水系統、自動進給系統、夾具總成、控制面板和鋰電池,所述齒輪箱體總成的一側固定有鋰電機,所述鋰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齒輪箱體總成的輸入軸固定連接,所述齒輪箱體總成的輸出軸外側套設有驅動齒輪,所述齒輪箱體總成內部設有主軸,所述主軸包括推動桿和轉軸,所述推動桿與齒輪箱體總成滑動連接,所述推動桿的一端設置在齒輪箱體總成外側,所述推動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遠離推動桿的一端穿過齒輪箱體總成與鉆頭固定連接,該鋰電鉆孔機通過自動給水,自動進給,安全、環保且方便。
本發明提供一種鈉摻雜氟磷酸釩鋰材料、其制備方法及用途,所述鈉摻雜氟磷酸釩鋰材料的通式為:Li(1?x)/NaxVPO4F,其中0<x≤0.3。鈉摻雜氟磷酸釩鋰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釩源、磷源、碳源在60~100℃下混合、烘干;將產物置于惰性氣氛中煅燒得到摻碳磷酸釩;將摻碳磷酸釩、LiF和鈉源混合、干法球磨得到混合均勻的粉末;將粉末煅燒得到鈉摻雜氟磷酸釩鋰材料,所述煅燒溫度為:650℃?800℃,煅燒時間為1?6h,制備得到鈉摻雜氟磷酸釩鋰材料。通過摻雜Na+有效提高氟磷酸釩鋰的電化學性能,該方法工藝路線簡單、操作容易、生成成本低,能實現規?;a。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串鋰電池組控制裝置,其包括有充電端正極、充電端負極、MOS管Q1、放電端正極、放電端負極、上電檢測單元、主控單元和串鋰電池組,充電端正極接入的電信號傳輸至MOS管Q1的漏極,MOS管Q1的柵極連接于主控單元,MOS管Q1的源極和放電端正極均連接于串鋰電池組的正極,串鋰電池組負極的電信號可傳輸至充電端負極相連接,放電端負極的電信號可傳輸至串鋰電池組的負極,上電檢測單元連接于充電端正極與主控單元之間,主控單元用于當充電端正極連接于高電位時控制MOS管Q1導通,當充電端正極未連接于高電位時控制MOS管Q1關斷。本發明能夠消除串鋰電池組充電接口的虛電壓,進而滿足多種場景的應用需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埋鋰電池無線測溫系統,包括鋰電池組、溫度變送器、藍牙無線測溫模塊,所述的鋰電池組由鋰電池串聯組成,溫度變送器固定在鋰電池內部,溫度變送器的三個接線端伸到鋰電池外部,溫度變送器與藍牙無線測溫模塊相連接,所述的溫度變送器由鋰電池供電。優點是:將一線總線式集成溫度變送器,在鋰電池生產時預埋在鋰電池中間靠外殼內側,它能測得鋰電池接近實際的溫度,而且使溫度監測系統結構大為簡化;溫度變送器可并聯使用,實現了鋰電池組網絡測溫的創新;鋰電池組網絡測溫和藍牙無線數據傳輸的創新技術,可用于多種電池組的溫度監測系統和電池組綜合管理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納米級鋁酸鋰的制備方法。其中,將AAO模板在硝酸鋰或醋酸鋰的飽和溶液中進行真空浸漬,然后經冷凍、真空冷凍干燥、煅燒,形成呈多孔結構的納米級鋁酸鋰。該納米級鋁酸鋰繼承了AAO模板的多孔形貌,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能夠更好地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復合、充分地發揮鋁酸鋰功能。并且,該工藝簡單、過程易控、成本低優點,為納米多孔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WDE優化LSTM網絡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預測方法,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構造兩組鋰離子電池監測指標;獲取鋰離子電池的監測數據,并從中提取出鋰離子電池監測指標數據及鋰離子電池容量數據;然后確定長短期記憶網絡結構,構造基于LSTM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間接預測模型;利用加權差分進化算法優化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間接預測模型中的關鍵參數;利用優化數據確定最優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間接預測模型;最后利用最優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間接預測模型預測后期鋰離子電池容量數據;本發明提供的基于WDE優化LSTM網絡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預測方法,可準確預測鋰離子電池容量數據變化規律,有效評估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
本發明屬于鋰硫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硫電池用復合膜。本發明在鋰硫電池用復合膜其為陰離子型復合多級孔隔膜,由荷負電離子化聚合物與鋰離子傳導型聚合物的共混物組成;所述復合多級孔隔膜具有尺寸為50納米-2微米的大孔孔道結構,同時大孔孔道側壁上具有1-50納米的微孔??紫堵蕿?0-80%,其中大孔所占比例為40-70%,其余為微孔。本發明提供的鋰硫電池用復合多級孔隔膜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復合膜的大孔具有高的電解液吸收能力和保存能力,同時,微孔連接大孔,可以促進鋰離子的傳導。復合膜材料的電荷效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斥多硫化物負離子,從而抑制“穿梭”效應,減少活性物質的流失,提高電池效率和穩定性。
一種熔鹽電解法制備鎂鋰合金的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1)將氟化鉀或氯化鋰與氟化鋰混合均勻,獲得混合物料;(2)將混合物料置于電解槽中,將電解槽加熱;向電解槽中加入氧化鋰并混合均勻,獲得液態的混合電解質,給電解槽通電進行電解,電流密度為0.05~0.4A/cm2,電解時間為0.6~2.5h。本發明采用氧化鋰做電解原料,電解過程中不產生氯氣及其他有害氣體,電解過程中電解質溫度不超過600℃,能量消耗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鋰硫增程器的電池系統及電動汽車,所述具有鋰硫增程器的電池系統,包括鋰硫電池組、鋰電池組和控制系統,所述鋰硫電池組和鋰電池組并聯,所述控制系統與鋰硫電池組和鋰電池組分別連接,所述鋰硫電池組的容量占電池組總容量的10%?90%,所述鋰硫電池組的放電深度在10?70%。本發明具有鋰硫增程器的電池系統放電時,BMS管理系統能實時檢測鋰電池組和鋰硫電池組的剩余電量,通過CAN傳輸到汽車控制系統,由汽車控制系統精確控制鋰硫電池的放電深度。在低倍率、小電流的使用條件下可以充分發揮鋰硫電池高能量密度、高電量的優勢,增加續航里程。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灰狼群優化LSTM網絡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預測方法,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該方法首先獲取鋰離子電池的監測數據,并從中提取出鋰離子電池容量數據;確定長短期記憶網結構,構造基于LSTM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預測模型;然后利用灰狼群算法優化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直接預測模型中的關鍵參數,得到基于灰狼群優化LSTM網絡的直接預測模型;利用優化數據確定最優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直接預測模型;最后利用最優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直接預測模型預測后期鋰離子電池容量數據。本發明提供的基于灰狼群優化LSTM網絡的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預測方法,能夠較為準確的預測鋰離子電池剩余壽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散熱的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箱,具體涉及電動自行車配件領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腔底部設置鋰電池本體,所述鋰電池頂部設置有第一導熱銅板,所述第一導熱銅板頂部焊接有水冷頭,所述水冷頭內部設置有循環水泵,所述水冷頭頂部連接有內循環水管,所述循環水管貫穿箱體延伸至箱體的頂部。本實用新型通過利用內循環水管和外循環水管將鋰電池本體的熱量快速的傳導至箱體外部,并利用第一散熱風扇和第二散熱風扇加速水冷液的降溫,且可以將箱體內部散發的熱量從第一散熱孔處引導至箱體內部,能夠大幅度的降低箱體內部鋰電池本體的溫度,加速鋰電池箱的降溫,延長鋰電池的使用壽命。
一種鋰空燃料混合電池,包括殼體、鋰空電池,其特殊之處在于:在殼體上還設有燃料電池,所述燃料電池的正極、鋰空電池的正極與殼體圍成一個空氣腔,所述鋰空電池的正極、燃料電池的正極并聯形成混合電池正極,所述鋰空電池的負極、燃料電池的負極并聯形成混合電池負極。由于鋰空醇混合電池通過共用的空氣腔將鋰空電池與燃料電池結合起來,電池的比能高,且電池的功率大;空氣腔同時為燃料電池的正極、鋰空電池的正極提供空氣,節約了空間;該鋰空燃料混合電池為不同用電器的放電需求提供保障。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鋰電池外殼緩存臺,包括:緩存臺豎直支撐柱、緩存臺水平連接柱、緩存臺底板、緩存臺側圍板、緩存臺正圍板、側部支撐塊、正部支撐塊、縱向夾持桿以及橫向承載桿,在長方體筒狀的鋰電池外殼的生產工藝中,可以將生成機臺生產好的鋰電池外殼豎直放置在兩個平行的縱向夾持桿之間,并通過橫向承載桿對鋰電池外殼的底部進行支撐,從而實現對鋰電池外殼的臨時穩固放置,并且由于是豎直放置,可以便于機械臂的抓取,并且兩個平行的縱向夾持桿之間的距離可調,從而適應不同厚度的長方體筒狀鋰電池外殼的緩存。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組自動充放電均衡設備,該鋰離子電池組自動充放電均衡設備包括與鋰離子電池組內每一只單體電池兩極連接的充放電均衡控制接口,與鋰離子電池組連接的實時采集電池組內每只單體電池當前電壓信息的電池組管理裝置,所述鋰離子電池組自動充放電均衡設備還包括充放電控制器,所述充放電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單元、通訊單元、觸摸顯示屏及充放電均衡控制單元,該設備可以按照預置參數,將鋰電池組中每一個單體電池自動充電或放電到設定的相同狀態,該設備自動化程度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的均衡精度高、一致性好,還具有操作簡單、體積小、自動化程度高、安全性好等優點。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介孔分子篩摻雜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及應用。所述電解液包括電解質鋰鹽、溶劑和添加劑;所述添加劑為介孔鋰化分子篩,所述添加劑的質量含量占電解液總質量的1?6%。本發明電解液中加入介孔鋰分子篩,能夠降低電解液中水、金屬雜質的含量,且能有效降低鋰離子電池的自放電,提高電池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葡萄糖酸鋰的制備方法。其工藝特征是以葡萄糖酸為原料與含鋰化合物反應,反應液經過濃縮、純化等處理后得到葡萄糖酸鋰產品。葡萄糖酸鋰為一種新型的含鋰有機物,廣泛用于食品添加劑及醫藥中間體領域。目前該產品市場上還是空白,克服了含鋰無機物普遍存在水溶性差、吸收差、安全性低的缺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子交換膜在鋰硫二次電池中的應用,所述的離子交換膜由聚偏氟乙烯有機高分子樹脂和磺化石墨烯為原料,通過刮涂成膜法制備而成。聚偏氟乙烯有機高分子樹脂和磺化石墨烯的質量比(1-15):1,孔徑范圍0.1-10nm,孔隙率30-60%。該類膜通過磺化石墨烯上的離子交換基團可以有效的實現聚硫離子與鋰離子的選擇性傳導,保持膜的離子透過選擇性,不需依賴特殊晶格結構可實現離子的傳遞以及聚硫離子的阻隔。該類膜材料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容易實現大批量生產,拓展了鋰硫二次電池膜材料的加工方法和選擇范圍。
本發明涉及高強度鎂鋰合金及其制備技術,特別是一種準晶相強化鎂鋰合金及其制備方法,解決鎂鋰合金強化等問題,通過合理選擇合金元素,將準晶相引入到鎂鋰合金基體中,制備出了具有低密度、高強度、較好塑性的Mg-Li合金。該含鋰鎂合金材料是Mg-Li合金在α-Mg和β-Li兩相區的雙相合金,其組分及其含量為:鋰(Li)含量為5.5~11.5%;鋅(Zn)含量為0.5~15%;釔(Y)含量為0.1~8%和余量的鎂(Mg)組成,所有百分數為重量百分數。經合金熔煉及后續熱擠壓加工變形成制品,其加工工藝操作簡單、方便。本發明材料的抗拉強度為σb=200~300MPa,屈服強度為σ0.2=150~260MPa,延伸率為δ=17~65%,密度為1.34~1.83g/cm3。
本發明涉及一種鋁電解質中鋰元素的浸出方法,其包括:S1、將含鋰鋁電解質粉碎過篩,得到鋁電解質粉末;S2、將硝酸或硫酸或鹽酸與水混合,再加入可溶性鈉鹽和/或鉀鹽,配制得到pH<4、鈉離子和鉀離子總濃度為3g/L~50g/L的混合溶液;S3、將鋁電解質粉末加入到混合溶液中進行浸出反應,不斷攪拌并加熱,使反應體系溫度為20?90℃;其中,鋁電解質粉末的加入量依據溶液中氟離子濃度和酸度綜合控制,補充添加硝酸或硫酸,使浸出過程中反應體系pH<5;浸出反應持續30~150min,浸出結束;此時pH應不超過5,氟離子濃度應大于0.5g/L;S4、將反應體系進行過濾、洗滌,得到濾液和濾渣;濾液中富集有鋰離子,用于進一步提鋰。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鋰電池蓋板組件。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鋰電池蓋板組件包括:蓋板,所述蓋板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一沉臺;下絕緣墊片,所述下絕緣墊片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沉臺,且所述下絕緣墊片設置于所述蓋板的下方;密封膠圈,所述密封膠圈設置于所述第二沉臺內并與所述蓋板的下表面接觸,所述下絕緣墊片、所述密封膠圈和所述蓋板依次通過鉚釘連接,并且所述密封膠圈通過所述鉚釘擠壓而變形以密封在所述下絕緣墊片和所述蓋板之間。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鋰電池蓋板組件,通過利用單個鉚釘擠壓以使密封膠圈產生變形進而將蓋板與下絕緣墊片進行密封,優化了蓋板結構,簡化了生產工序,從而達到了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鋰硫電池正極的碳硫復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所述復合物包括碳材料和單質硫,其中碳材料具有梯度有序三級孔結構,三級孔道的孔徑分布區間為小于2nm的微孔作為一級孔、3-10nm左右的小介孔作為二級孔及10-30nm的大介孔作為三級孔,二級孔位于三級孔的孔壁上,一級孔位于二級孔的孔壁;單質硫充填于碳材料的孔道內,單質硫占復合物總量的10~80wt%。該碳硫復合物用于鋰硫二次電池中,表現出較高的硫利用率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并且具有制備過程簡單,可重復性好、成本低、微觀可控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電解液揮發性物質泄漏的檢測方法,屬于電池檢測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離子遷移譜技術,在負離子模式下,檢測鋰電池電解液的頂空揮發性物質,或檢測鋰電池釘刺孔的揮發性物質,或檢測鋰電池泄漏的揮發性物質。適用于對鋰電池、手機、充電寶等電子設備的離線檢測和在線檢測,本發明的檢測方法的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
一種用于氧化鋯和二硅酸鋰玻璃陶瓷的粘結劑及其制法和應用,屬于特種陶瓷領域、齒科修復領域。該粘結劑包括:二氧化硅為60?75份、氧化鋁為5?10份、碳酸鉀為2?8份、碳酸鈉為2?8份、碳酸鋰為2?8份、堿式碳酸鋅為2?6份、氧化鋯為2?6份、硼酸為2?10份。將原料混合熔融、破碎、球磨后,得到的玻璃粉和有機溶液混合,涂覆在氧化鋯和二硅酸鋰玻璃陶瓷表面,于750?850℃進行燒結粘接,該方法制備的齒科材料,既利用了氧化鋯高強度,又利用了二硅酸鋰玻璃陶瓷高透光性,同時二硅酸鋰玻璃陶瓷與氧化鋯熱膨脹系數接近,通過玻璃粉粘結劑熔融,剝離強度高,不容易崩瓷。該方法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適應低溫環境的鋰電池,其電解液由以下質量百分數的原料組成:碳酸乙烯酯0.165-0.2%、二甲基碳酸酯0.27-0.3%、碳酸鉀乙酯0.2-0.25%、丙烯酸乙酯0.9-1.0%、碳酸丙烯酯0.045-0.05%、碳酸亞乙烯酯0.015-0.02%、四氟硼酸鋰0.03-0.04%、六氟磷酸里0.13-0.15%、氟代碳酸乙烯酯0.02-0.03%;所述能適應低溫環境的鋰電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配置電解液、涂布、輥壓、模切、疊片、焊接、入殼、激光焊接、注液、化成、分容、常溫測試、低溫測試;本發明的鋰電池于常溫下首次放電容量為60.657Ah,于零下32±5℃下首次放電容量為54.548Ah,其充放電效率為90%左右;本發明通過對電解液成分及配比的改進,顯著提高了電池抗低溫能力,大大提高了鋰電池的安全性能,能廣泛適用于純電動汽車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電化學電源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的一種以含鈦納米管為原料的鈦酸鐵鋰正極材料制備方法。本發明以含鈦納米管為鈦源,水熱法制備鈦酸鐵鋰正極材料,通過調節水熱反應工藝參數,直接得到各種微觀形貌的鈦酸鐵鋰Li2FeTiO4正極材料。本發明可得到高比容量的鈦酸鐵鋰Li2FeTiO4正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鋰金屬負極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鋰金屬電池技術領域。所述的復合鋰金屬負極包括金屬鋰和親鋰的復合骨架材料;其中,所述親鋰的復合骨架材料包括金屬骨架材料、金屬類異質粒子和還原氧化石墨烯材料。本發明通過離子熱使氧化石墨烯實現還原,并擴大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層間距,增加容鋰的空間;加入金屬前驅體和還原劑后,金屬類異質粒子原位生長在還原氧化石墨烯層上,降低了鋰成核超電勢;通過電化學沉積法,將鋰均勻地沉積在親鋰的復合骨架材料上,形成復合鋰金屬負極。本發明獲得的復合鋰金屬負極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而且能夠有效抑制鋰枝晶的生長,從而大幅度增加鋰金屬負極電池的使用年限和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硫電池用聚合物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鋰硫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使用多硫化鈉和含氯有機單體作為聚合反應單體,通過相轉移催化劑完成聚合反應,制備具有穩定的電化學活性的鋰硫電池用聚合物正極材料,并將其用作鋰硫電池的正極材料。本發明制備的鋰硫電池用聚合物正極材料,用于鋰硫電池正極中具有電化學動力學較快,電導率高,循環性能穩定的特點。本發明制備工藝流程簡單,制備所需條件溫和,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后置增熱的溴化鋰熱泵與電廠熱電聯產供暖方法,屬于供熱余熱回收與熱量分配領域,為了解決為溴化鋰熱泵提供高溫熱源,且熱量供需不匹配的問題,混合水由第四熱泵換熱,換熱后被第二分水器分水,第二分水器分出與熱電聯產裝置輸入的等量的水(8~12℃),并由電廠冷凝氣回水管輸送回電廠,其余的水(8~12℃)被輸送至儲水罐作為回水,第二溴化鋰熱泵機組的中溫熱源的出水70℃左右的三級換熱水;乏汽裝置產生的乏汽水進入第三溴化鋰熱泵機組作為低溫熱源,蒸汽輪機產生的高溫蒸汽進入第三溴化鋰熱泵機組作為高溫熱源,效果是將高溫電廠水和存儲水的熱量供給用戶端,即通過溴化鋰熱泵、熱泵完成換熱。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糖類和過氧化氫回收鋰電池正極材料有價金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鋰離子電池正極粉末的懸浮液中添加糖類和過氧化氫;向體系中添加過硫酸鹽;向體系中添加第一沉淀劑,使得鈷離子變為沉淀析出,過濾或者離心收集,所述第一沉淀劑為可溶性的硫化物,磷酸鹽和碳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向體系中添加第二沉淀劑,使得鋰離子變為沉淀析出,過濾或者離心收集,所述第二沉淀劑為醇類物質;收集沉淀,經過進一步純化實現鈷和鋰的資源化回收。本發明利用糖類和過氧化氫回收鋰電池正極材料有價金屬的方法回收效率高,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廢水極易處理,是一種能廣泛推廣的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回收工藝。
一種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及其制備和應用,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是具有尖晶石結構的Li1+xNiyMzMn2-y-zO4-△材料,或是具有層狀結構的a?Li2M’O3·(1-a)LiM”sR1-sO2材料;其中,-0.1≤x≤0.2,0≤y≤0.6,0≤z≤1.25,0≤y+z≤1.25,0≤△≤0.05;0≤a<1,0.8≤s≤1;制備方法為金屬-有機配位聚合物前驅體法,有機配合物為對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將金屬-有機配位聚合物進行熱處理及高溫煅燒,制得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該合成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適合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正極材料的大規模生產,且制備的鋰的過渡金屬氧化物的晶型好、納米到微米的可調粒徑、特殊形貌及特定晶面取向,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時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遼寧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