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砂卵石地層盾構掘進強擾動區變形監測系統,屬于盾構施工的技術領域,包括地質鉆孔、監測組件和保護罩;地質鉆孔位于盾構中線上方,從路基延伸至盾構掘進擾動區砂卵石地層,相鄰兩個地質鉆孔之間的距離為隧道覆土深度;監測組件包括由十字型鋼筋以及底端焊接在十字型鋼筋中心的垂直鋼筋組成的監測架、膨脹水泥砂漿層、PVC保護管、液化砂層和對中限位板;保護罩設置在地質鉆孔的孔口內,扣合在PVC保護管頂端的外側。上述監測系統通過設置多個地質鉆孔并在地質鉆孔內設置能反映擾動區沉降的監測組件,不僅解決傳統監測點不能及時監測地層擾動難題,而且實現了塌空定位,快速進行回填,保證搶險有效,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本發明屬于采煤塌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采空區上新建鐵路地基穩定性的評價方法。該方法包括采空區地基穩定性分析,路基殘余沉陷變形和采動影響評價三部分組成。與《鐵路地質工程手冊》中推薦的計算方法相比,本發明更適合各種地質采礦條件下不同開采方法、開采工藝的地基穩定性評價,充分考慮了煤層上覆地層的破壞特點和地表荷載影響深度,本發明適用于不同地質采礦條件下不同開采方法、開采工藝的地基穩定性評價,適用范圍廣,評價結果合理、可靠,對潞安礦區及其他礦區開展采空區新建鐵路的地基穩定性評價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對加快礦區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緩解礦區可利用土地日趨減少的問題,促進礦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發明從開了一種適用于軟弱圍巖隧道兩臺階一次快速封閉成環的開挖方法,兩臺階隧道包括上臺階、下臺階以及仰拱,開挖方法包括:對隧道的掌子面的前方圍巖做超前地質預報,并獲得地質預報結果;基于地質預報結果,對掌子面的前方圍巖進行預注漿加固;按照上臺階開挖循環進尺沿隧道的開挖輪廓線對掌子面進行挖掘,并在挖掘的同時施作掌子面混凝土封閉及對上臺階的初期支護,直至形成預定長度的上臺階;鋪設棧橋,將上臺階末端與棧橋的連接處開挖成斜坡以搭設棧橋;按照下臺階開挖循環進尺挖掘下臺階及仰拱凹坑,并同時施作對下臺階的初期支護,直至上臺階初期支護與下臺階初期支護封閉成環;循環執行上述方法,直至完成兩臺階隧道的挖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經濟環保型采空區充填方法,包括:S1、水泥通過進漿管利用泵送進入采空區;S2、輸送水泥20?25min后,通過填充裝置開始輸送輸送地質聚合物,輸送地質聚合物通過入料口進入采空區,同時進漿管繼續泵送水泥,其泵送速度為100?200L/min,輸送地質聚合物再通過振動器的作用下進入入料斗,較高稠度的進漿管水泥可以攜帶輸送地質聚合物進入采空區,當充填高度接近采空區頂板0.5?0.8m左右時,停止輸送地質聚合物和水泥的注入;S3、對采空區頂板以下0.5?0.8m的位置處,用壓送設備將注入丙烯酸鹽注漿液,使丙烯酸鹽注漿液在采空區擴散、凝膠和固化,對輸送的地質聚合物進行限位,本發明很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的水泥充填采空區方法造價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井下特種AGV高強廣域光源裝置,屬于礦井照明技術領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一側可拆卸連接透光保護罩,所述殼體內設置有若干安裝柱,通過所述若干安裝柱安裝有光源組件,所述光源組件包括近光燈和遠光燈,其中一個安裝柱安裝一個近光燈,一個安裝柱安裝一個遠光燈,所述殼體內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置有雷達模塊、紅外探測模塊以及光照傳感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光照傳感器可檢測井下光照強度,根據光照強度可選擇使用近光燈或遠光燈,適用于不同照明條件下的井下區域,遠光可在照明條件差的情況下增加光源的覆蓋區域,能夠讓井下工作人員注意到井下特種AGV,避免與井下特種AGV的碰撞。
本發明公開一種井下采空區氣體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管道、檢測機器人和中間接收器,檢測管道首端通過法蘭內置接收天線,接收天線通過接收線纜電性連接中間接收器,一個檢測管道通過法蘭連接另一個檢測管道,檢測機器人包括車架和驅動裝置,車架右端底部安裝同軸水平布置的兩個驅動輪,對應位置的車架右端頂部安裝有一個伸縮輪,驅動輪由驅動裝置驅動,車架左端底部安裝同軸水平布置的兩個被動輪,對應位置的車架左端頂部同樣安裝有一個伸縮輪,車架上安裝有氣泵、采樣板、發射板、發射天線、激光探頭、控制板和電池組,采樣板上均勻分布設有采樣器。本發明優點有:便于移動,不堆積煤灰和提高采礦工程進度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井選煤裝置技術領域的一種煤矸分選裝置,包括原煤輸送帶和矸石輸送帶,矸石輸送帶與原煤輸送帶平行設置,且矸石輸送帶低于原煤輸送帶,原煤輸送帶的一側設有導矸槽,導矸槽的出料口設于矸石輸送帶上方,原煤輸送帶上設有龍門支架,龍門支架上設有X射線探測器,龍門支架的兩側立柱上分別連接有一個原煤導流板,且兩個原煤導流板形成八字形導煤口,八字形導煤口的出口兩側分別設有噴水裝置和擋料板,原煤輸送帶上方設有導矸隔板,導矸隔板的前端與八字形導煤口之間形成與噴水裝置相對應的出矸口,導矸隔板的尾部設有將矸石引流向導矸槽的弧形板。本裝置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有助于減少揚塵,且投資和運行成本較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將工作面煤層變厚帶與相鄰煤層等厚處理系統,包括設置在巖層中的巷道,設置在巷道內的若干稱重皮帶機、振動篩,巷道設置在煤層變厚帶下方,巷道頂板上沿巷道走向設置有若干卸壓口,卸壓口內連通有成扇形分布的若干水力造穴孔,所述水力造穴孔一端延伸入煤層,所述振動篩對應卸壓口設置,位于卸壓口正下方,振動篩入料端上設置有漏斗型入料器,出料端與稱重皮帶機連接。該系統用于在煤礦井下生產過程中,探測出工作面存在煤層變厚帶的前提下,對煤層變厚帶與相鄰煤層進行等厚處理,是一種區域性措施中的補充措施,可以確保煤層變厚帶的安全回采,保障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用打孔裝置,特別指鉆孔機或鑿巖機,具體為高效沖擊及順時針方向旋轉的鉆孔裝置,包括包含氣缸活塞副、與氣缸活塞副相套接的由螺旋棒和螺旋母相互單向嚙合而成的螺旋副、以及與螺旋副相連接的棘輪副的機頭,與機頭相連接的氣腿;螺旋棒和螺旋母的大導程螺旋槽的旋向為左旋結構;氣腿包括相互套接的三個升降緩沖管組成。本實用新型在多年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根據礦山巷道工程的實際情況設計而成的,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是現有的氣動錨桿鉆機成孔速度的兩倍,所以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鑿巖和錨桿支護機具的一體化,并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一種10KV便攜式驗電裝置,屬于高壓驗電設備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在狹窄環境或礦山井下受環境所限無法驗電等技術問題。解決方案為:一種10KV便攜式驗電裝置,從左到右依次包括感應驗電部、移動伸縮部和持握控制部;所述感應驗電部包括由左至右依次水平放置的探針、感應報警器和絕緣芯棒,所述絕緣芯棒右側外側壁圓周方向設有若干傘盤Ⅰ;所述移動伸縮部包括水平放置的絕緣套筒,所述絕緣套筒內腔右側設有內螺紋,絕緣套筒內腔中設有水平移動桿,所述移動桿左端穿過移動桿過孔與絕緣芯棒連接;所述持握控制部包括護手和圓柱形控制把本實用新型可以在狹窄環境下使用,方便操作,顯示直觀和安全可靠。
采空區聯動注氮節能控制系統,包括探測系統、抽氣系統、控制系統和注氮系統,注氮系統的注氮口設置在采空區內并鄰近進風巷。本實用新型可以實時監測煤礦采空區內的溫度和氣體濃度。采空區內的氣體及溫度經過在采空區氣體在線檢測裝置測量,將數據傳輸到氣體在線預警控制器,這樣就使得各項數據可視化,可以更加清晰簡明的認識采空區氣體濃度、溫度的變化情況。設定溫度、各氣體濃度最大值,通過在線預警控制器發出指令來開啟或者關閉電磁開關,從而達到是否向采空區注氮的聯動節能目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無人偵察潛艇,屬于偵察救生設備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通過完全被水淹沒的巷道的偵察潛艇;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無人偵察潛艇,包括設備艙、動力艙、水平推進器、垂直推進器和側向推進器,動力艙固定在設備艙的下方,設備艙的前后兩端各安裝有至少一個水平推進器,至少兩個垂直推進器對稱安裝在設備艙的兩側,至少兩個側向推進器也對稱安裝在設備艙的兩側;所述設備艙的結構為:艙體前后兩端的上部均安裝有圖像聲吶,艙體內部安裝有設備平臺,在設備平臺上依次安裝有生命探測儀、攝像頭、中央控制單元、擴音器和氣體檢測儀;本實用新型可在礦井發生透水事故后第一時間進行偵察。
本實用新型一種陸上無人偵察器,屬于陸上偵察救生設備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進入危險區域進行偵察的偵察設備;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動力艙固定在設備艙的下方,設備艙的底部對稱安裝有兩個履帶行走機構;所述設備艙的結構為:艙體頂部安裝有艙門,艙體前后兩端的上部均安裝有超聲波發射接收儀,艙體內部安裝有設備平臺,在設備平臺上依次安裝有生命探測儀、攝像頭、中央控制單元、擴音器和氣體檢測儀;所述設備艙的的設備平臺下方設置有升降機構;所述動力艙的內部固定有蓄電池;本實用新型可在發生礦難后到危險區域進行偵察。
本實用新型一種瓦斯傳感器保護護罩,屬于煤礦井下瓦斯傳感器配套裝備;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保護瓦斯探頭不受環境影響的保護護罩;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箱體與箱門通過合頁鉸接并設置有鎖,箱體后壁上垂直固定有吊桿,吊桿上開有外螺紋,螺母通過螺紋連接在吊桿上,箱體后壁上還通過一個橫桿固定有一圓板,圓板與箱體后壁之間的空間為儲線槽,隔離板位于吊桿和儲線槽之間,垂直固定在箱體后壁上,儲線槽下方設置有安裝接線盒的安裝板,箱體底板上開有通孔,位于吊桿下方,通孔下方安裝有保護架,保護架固定在箱體底部,箱體底板上還設置有穿線口,箱門為框架內部固定透明玻璃的結構;本實用新型用于保護瓦斯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安全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轉載機尾防人誤墜裝置,包括端頭支架、一號紅外傳感器、二號紅外傳感器、可編程控制器以及轉載機控制柜,沿煤流方向,所述一號紅外傳感器和二號紅外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信號輸出端與轉載機控制柜連接;所述一號紅外傳感器的照射檢測位置在前,二號紅外傳感器的照射檢測位置在后。本實用新型利用雙傳感器分別檢測環境溫度和人體溫度,提高了探測的可靠性和抗環境干擾性,解決了由于智能化程度較低,導致傳統防誤墜裝置在使用的過程中并不能起到自動檢測控制而對操作人員進行保護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井下探放水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排出注漿套管內空氣的裝置。解決了現有注漿工藝存在的注漿壓力大且存有空氣、注漿效果差和套管固定不牢靠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排出注漿套管內空氣的裝置,包括套管、注漿管和注漿閥門,所述套管的一端置于煤墻內,所述注漿管上設有注漿閥門,其還包括卸壓閥門和三通,所述卸壓閥門與三通的垂直端口連接;所述三通的兩個水平端口,一個水平端口與套管的另一端連接,另一個水平端口與注漿管連接。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操作簡單、成本低、實用環保等特點,能夠有效的排出套管內的空氣和多余的水,改善了注漿工藝,顯著提高套管的固定程度,可應用于下套管注漿過程中。
本發明屬于礦山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基于相似理論的刮板輸送機試驗平臺及試驗方法。包括控制系統、動態信號測試系統、運載系統、循環系統、T型臺以及輔助系統,控制系統通過動態信號系統與運載系統相連,運載系統固定到T型臺,通過控制運載系統進行運載系統操作;運載系統上安裝有動態信號測試系統,實現對煤散料以及運載系統中零部件動力學數據的實時測量;運載系統通過輔助系統固定在T型臺,用于模擬刮板輸送機中煤散料的運動過程;運載系統一側放置有循環系統,循環系統固定在T型臺和輔助系統上,實現煤散料的循環。本發明能夠更深入探究刮板輸送機零部件的受力特性及故障機理。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井井下作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矸倉自動噴霧裝置,解決了噴霧不能經常、長時間打開導致矸倉粉塵超標,影響職工的身體健康的問題,包括電磁閥、控制裝置和激光對射裝置;電磁閥設置在噴霧管路入口處,電磁閥的控制端與控制裝置連接;控制裝置包括啟動器保護外殼和控制電路板;激光對射裝置包括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接收端;激光發射端和激光接收端為一組激光對射探頭,激光發射端設置在矸倉一側護欄上,激光接收端設置在矸倉另一側護欄上,并且激光發射端與激光接收端位于同一高度;激光對射裝置與控制裝置通過電源線路和信號線路連接。本實用新型有效降低矸倉的粉塵,保護了職工的身體健康,節約了用水量,并且實現了噴霧自動開閉。
本實用新型公開用于激發槽波的激發錘。屬于煤礦探測領域,解決現有錘柄不設保護件,操作人員的手掌容易磨傷等問題,激發錘包括錘身、對稱設置于錘身兩側且與錘身可拆卸連接的錘柄、錘頭以及與錘身可拆卸連接的傳感器,傳感器用于檢測和無線傳遞槽波激發信號;兩個錘柄均設置有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保護套,保護套設置有多個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用于供人的手指嵌入,保護套設置有第一間隙,第一間隙用于供錘柄穿過使得保護套套設在錘柄外,保護套通過魔術貼與錘柄可拆卸連接;兩個錘柄上均設置有兩個限位塊,位于同一個錘柄上的限位塊分別位于保護套的兩側,限位塊用于限制人手的位置。本實用新型具有使手掌不易磨傷等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炭樣品的可視化表征技術,具體是一種煤炭樣品組分分布及物理結構可視化的定量CT表征方法,括如下步驟:第一步、煤炭樣品的取樣及預測試;第二步、第二煤炭樣品各組分的X射線吸收特性分析;第三步、剩余部分礦物X射線吸收特性分析;第四步、煤炭樣品的CT實驗;第五步、建立數學模型,對CT切片進行數值分析;第六步、定量可視化表征。本發明所述的CT表征方法采用多個單色X射線實驗能量下獲得的CT數據聯合分析,通過在單個CT體元上建立數據模型,探測到CT圖片上小于CT分辨率尺寸的組分信息,使得煤炭樣品的組分分布特征和物理結構可視化結果更加準確。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井下用于固定瞬變電磁儀線圈的裝置,具體為瞬變電磁儀線圈捆綁器。瞬變電磁儀線圈支架捆綁器,包括支柱,支柱的兩端分別設有通孔,通孔內設有綁帶。在施工過程中,將支柱固定,利用綁帶將線圈綁在支柱上,施工完畢后,揭開綁帶,取下線圈。綁帶不必取下,可用于將多個支柱捆綁在一起,便于攜帶,與以往膠布相比,綁帶可重復利用。本實用新型在使用與安裝制作的過程中,具有簡捷、方便,造價低廉的特點,解決了瞬變電磁儀線圈與支架利用膠布固定既浪費又污染井下文明生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適合在工程物探領域里推廣。
本發明屬于采煤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露天煤礦大傾角厚煤層邊幫煤的連續開采方法。將煤層沿傾向方向分為若干個盤區,作為作業區,臺階式用于保證端幫采煤機、速聯膠帶運輸單元、步進式平臺以及臨時儲煤倉、外運車輛所需的空間。然后在臺階平盤布置好以后,端幫采煤機由傳統的沿煤層傾向改為沿煤層走向開采采硐,形成“由下往上開設盤區,由上往下推進,由內往外探入回采”的總體布局,單個盤區的采硐數目、采硐高度和深度由煤層厚度決定。本發明可以有效解決連續采煤機在傾向開采大傾角煤層時爬坡能力不足的問題,僅剝離一部分臺階盤區的頂部巖層,即可達到安全回采目的。
本發明屬于煤礦開采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下垮落式殘采區上行復采分區注漿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勘探查明下垮落式采空區位置以及范圍大小,將下垮落式采空區劃分為懸空區和易錯動區;S2、沿上覆煤層的底板開掘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S3、開挖措施平巷,在措施平巷內距離順槽R處垂直向下方垮落采空區打注漿鉆孔,同一措施平巷內相鄰注漿鉆孔距離為1.3R?1.5R;S4、將煤矸石經過鉆孔充填到下垮落式采空區內的懸空區,通過鉆孔窺視觀察直至把懸空區填滿;S5、懸空區注入超細水泥注漿材料,易錯動區注入馬麗散。S6、布置上覆煤層工作面,進行上行復采。本發明實現了下垮落式殘采區上覆煤層的安全綠色開采。
本發明專利屬于廢棄礦井采空區煤層氣勘探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空區與煤層氣井壓裂綜合抽采方法。解決了目前煤層氣抽采中,采空區的煤層氣不能與煤層中的煤層氣同步抽采的技術問題。一種采空區與煤層壓裂綜合抽采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由地面鉆至基巖下20m,鉆出一開井筒,一開井筒中下入表套,固井水泥返高至地面;(2)由一開井筒底部向下鉆至煤層下20m,鉆出二開井筒,二開井筒中下入產套,固井水泥返高至地面;(3)用射孔彈射穿產套與周圍煤層,使射孔洞連接井筒與鄰近的采空區,向射孔洞內壓入壓裂砂支撐壓裂縫;(4)一開井筒頂部連接抽采設備進行煤層氣的抽采。
本發明屬于煤礦井下作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定向水力掏煤裝置及方法,其解決無法對采煤工作面或其他長距離有效、全方位精確性的掏煤作業的問題。本發明包括用于實現長距離精確鉆孔和掏煤的定向鉆機、普通高壓密封鉆桿、上無磁高壓密封鉆桿、高壓密封探管、下無磁高壓密封鉆桿、流量水刀和鉆頭;流量水刀的水刀頭和水刀尾可拆卸連接,低壓水進入水刀尾,然后從水刀頭流出,最后再進入鉆頭實現定向鉆孔作業;高壓水進入流至水刀尾,然后從流量水刀的切割小孔噴出,從而實現定向水力掏煤作業;一種定向水力掏煤方法,步驟如下:S1,定向鉆孔作業;S2,定向水力掏煤作業。本發明能夠實現長距離精確性鉆孔與掏煤作業,達到快速安全消突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皮帶運輸機防跑偏裝置,涉及皮帶運輸機技術領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設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設置有防跑偏保護傳感器,所述底座的側面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底座的一端套接有連接筒,所述底座的上端開設有滑槽,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基座的上端開設有卡槽,所述基座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固定托輥;通過設置帶有卡槽的基座,對防跑偏保護傳感器進行組合安裝,降低防跑偏保護傳感器高度基線,從而縮短探棒與托輥之間間距,并且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所要求間距不大于2mm,同時設備本體通過以底座和基座為基礎構成的兩個對稱結構組合而成,方便組合安裝,從而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有色金屬探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