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四驅08年詹陽210輪挖,進口康明斯發動機,進口液壓泵工作700多小時,各項功能好用,物流配貨方便。
微合金化是調控Al-Mg-Si合金析出強化和力學性能的有效方法; 第一種機制:微合金化原子改變析出相的原子結構,如Ag和Cu元素。Cu可以促進含Cu析出相(如:Q′、QP1、QP2相等)的形核。Ag、Cu元素均能夠偏聚在析出相的界面處,影響析出相的形貌和強化能力; 第二種機制:微合金化原子調控時效過程中空位的擴散,如Sn、Cd、In等元素。這些元素與空位有較強的相互作用能,能夠在自然時效過程中捕獲自由空位,抑制團簇的形成,而在高溫人工時效下則能夠釋放空位,促進合金的析出強化作用。
王永欣,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主要從事表面防護涂層材料研究,獲得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和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
液晶聚合物、高強度聚酯材料、可降解聚酯新材料制備工藝,以PTA作為二元酸基礎制備不同功能的聚酯新材料,主要應用在高強度聚酯基材、液晶顯示、印刷電子基膜、環烯烴基膜、可降解薄膜等方向。
1.引言;2.方法;3.結果與討論;4.結論
王洋,男,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特種合金薄帶鑄軋組織性能調控機理的研究。主持青年基金、面上基金等縱向項目 3 項,企業橫向項目 4 項目。獲 2023 年華為公司硬件工程難題揭榜火花價值獎。
轉讓19年沃爾沃480挖機帶艾迪,破錘195的兩套大臂,帶隧道臂
Mg-Sm系耐熱稀土鎂合金組織與性能研究,袁明,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1)輕重稀土復合添加+Zn、Zr微合金化思路可行,Mg-3Sm-1.5Gd-0.3Zn-0.5Zr合金具有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3)確定了合金的析出序列A合金主要析出相為薄片狀的β''相(D019超點陣六方結構),晶格常數a=2aMg=0.64nm ,c=cMg=0.52nm B合金和C合金在200℃時效過程為:Mgssss→β''(D019)→β'(bct)→β(fcc)。
朱秀棟,工學博士,2023年畢業于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工藝專業。曾就職華北理工大學,目前就職于太原學院,主要從事煤轉化技術、工業催化等方面教學和研究。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河北省科技廳項目1項。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錄5篇。
車用Al-Mg-Si-Cu合金激光-CMT復合焊接接頭組織性能調控,陳夏明,蘇州大學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研究院,(1)車身烘烤焊縫強化機制:提高烘烤工藝溫度,提高納米析出相β′相析出速率,提高β′相體積分數,提高析出強化增量,焊接系數提高至70.0%(2)鈦合金化焊縫強化機制:在800℃以上高溫液相中優先析出Ti(Al1-xSix)3相,其與α-Al間較低的晶格錯配度為晶粒形核提供大量的異質形核點,焊縫晶粒尺寸降低到10.3 μm,通過晶粒細化強化焊縫。
薛彥峰,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甲醇催化轉化制烴、分子篩和納米孔材料的合成與催化應用等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山西省高等學校創新項目等,在J. Catal.、Appl. Catal. B Environ.、Fuel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收錄論文2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項。
Mg、Si微合金化對Cu-Cr合金性能和組織的影響,李林翰,中南大學,Mg、Si元素能以一定導電率為代價提高Cu-Cr合金的硬度和強度,Mg元素分布在析出相周圍延緩析出相粗大,Si元素與Cr形成化合物,促進析出。組合形變熱處理能顯著提高合金的綜合性能,第一道次時效形成的析出相,在變形過程中阻礙位錯運動,第二道次時效促進冷軋過程回溶的粒子析出。
?李明,工學博士,德國恩格拜生態科技合伙人。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博士;一直從事水處理領域工程與科研,具有國內外水處理科研和工程經驗;曾任華人環境學者工程師協會(CESPN)會長,現任理事;參與研發和引進水處理技術:連續砂濾(Dynasand)、BioDopp、SST、蚯蚓工業化、BioChar氣化爐、循環水養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