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香儲能電站7月在彭州市永定橋并網,是四川省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也是成都市首批100MW/200MWh電網側儲能重點工程。項目占地28畝,建20個獨立儲能單元、479個電池柜,配套新建110kV升壓站,通過220kV永定橋變電站接入電網。運營后年供清潔電力5800萬度,可滿足2.8萬戶家庭用電,年減標煤1.8萬噸、二氧化碳5.6萬噸。
7月16日,鵬輝力赫在黃石市下陸區啟動210MW/400.5MWh儲能電站EPC招標,合同額6億元,單價約1.5元/Wh。項目一次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即建成含磷酸鐵鋰與飛輪混合儲能的210MW/400.5MWh電站,總投資6億元,可提供電網調峰調頻、容量租賃及工商業儲能售電服務,年放電量2.8億千瓦時。招標接受最多兩家單位聯合體,牽頭須為施工單位。
經測算,全國需購買約2.52億個,主要集中在云南、內蒙古等地。按綠證單價和行業平均電耗計算,行業需支出14.1億元,平均成本約31.9元/噸鋁。
通用汽車與LG新能源合資的Ultium Cells田納西Spring Hill工廠,將從鎳鈷錳鋁四元電池轉產磷酸鐵鋰,2027年底全面量產,為通用供應本土化低成本電池;幾乎同時,SK On也與L&F簽署北美磷酸鐵鋰陰極材料供應備忘錄,意在構建美國儲能電池價值鏈。兩大韓系巨頭動作表明,為搶占北美電動車及儲能市場,正加速布局磷酸鐵鋰本地化供應鏈。
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發布《青海省綠電直連實施方案》,明確四類綠電直連路徑:新增負荷可同步建設新能源;存量負荷在補繳可再生能源基金后,通過壓減自備機組實現綠電替代;出口企業可利用周邊資源先行試點;未并網項目經變更手續后也可實施。項目須“以荷定源”,年自發自用電量須占可用電量60%、總用電量30%,2030年提至35%,上網電量不超20%?,F貨未連續運行時禁止反送電,連續運行后“自發自用為主、余電上網”。須配儲能、調負荷,嚴控峰谷差,保障無功與電能質量。
中國華能牽頭提出的《電力儲能用超級電容器》國際標準獲IEC立項,德、日、芬等支持,成為全球電力儲能領域首個相關標準。該標準梳理超級電容在儲能的技術路線與差距,提出規劃建議,推動全球標準化。超級電容以長壽命、高安全、快響應等優勢,可在調頻、穩功率等領域替代鋰電,中國已建成5MW、16MW示范項目并領跑全球。標準落地標志我國形成研發—生產—應用閉環,助力“雙碳”與新型電力系統,并向世界輸出中國方案。
華陽集團在鋁產業領域的戰略布局正迎來關鍵突破。今年6月,該集團位于山西的電解鋁核心項目取得重大進展——規劃產能39.4萬噸/年的電解鋁工程(首期29.4萬噸/年)順利通過可行性研究專家評審,標志著這一百億級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沃太能源在蘇州立新化纖投運的60MWh儲能電站,是目前當地最大單體工商業儲能項目。項目以12臺5MWh液冷儲能柜+12臺2MW逆變升壓艙組成集中式方案,經三處并網點接入廠區10kV母線,并設防逆流保護,既合規又隔離電網風險。系統搭載沃太EMS,可毫秒級精準調度,在化纖高負荷波動中穩供綠電,年均充放近4000萬度,為高耗能工業提供了一條可復制、安全、低碳的智慧用電新路徑。
銅陵市博泰輕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對外披露其再生鋁產業布局新動向——計劃在銅陵市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一座年產能達10萬噸的現代化再生鋁加工基地。
7月17日,我國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國際標準(IEC TS 62565-5-3:2025)正式發布。該標準首次明確了納米硅基負極材料的關鍵性能指標和檢測方法,填補了國際空白。當前,硅基負極因其高容量優勢,已成為高性能鋰電池的核心材料,中國產量占全球98.5%,新型負極材料市場份額超六成。該標準的實施將推動全球新能源產業鏈協同發展,預計2025年硅基負極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
7月14日,江西新干400MW/800MWh獨立儲能電站開工,系華中最大電網側共享儲能、江西省首批示范首個啟動項目。項目由中虹普能投建,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配套“新能源+儲能+數字管控”系統,充放電效率92%,可為吉安多消納15%綠電,年減碳15.6萬噸??偼顿Y12.8億元,建期創500崗位,投產后年產值超億元、全周期納稅2.5億元,助力老區綠色振興。
高盛做出了較為明確的短期與長期判斷。短期來看,高盛預計LME銅價在8月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將從此前預估的每噸10050美元降至每噸9550美元。
7月16日,安徽金寨鴻路建材與金鴻諾科技儲能項目同步并網。兩子項目共裝23臺105kW/215kWh儲能柜,總容量2415kW/4945kWh,分別接入四個并網點。投運后每日兩充兩放,可放電9890kWh,既為企業創造收益,又通過“錯峰收儲、移峰填谷”顯著緩解廠區尖峰用電壓力。
7月15日,全國首個數據中心綠電直連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在內蒙古烏蘭察布投運,裝機30萬千瓦,配套2.5萬架機柜,總投資91億元。全部新能源年發8.48億度綠電,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近四成,年減碳56.7萬噸,為“東數西算”樹立綠色標桿。
據路透社7月15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Rho Motion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6月,全球電動車(涵蓋純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同比激增24%,總量攀升至180萬輛。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和歐洲市場在電氣化轉型方面的持續推動。
7月7日,蘭州新區與國科能源簽約,總投資90億元建設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基地,分三期各10GWh,同步建設廠房、研發中心及配套設施。該項目是蘭州新區搶抓新能源風口、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的關鍵舉措。國科能源2022年成立于合肥,已在滁州、安慶布局基地,并于7月與南京江北新區追加近百億30GWh合作項目。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于2015年重組成立,成為唯一同時擁有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的能源央企。十年來,集團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裝機由1億千瓦增至2.7億千瓦,清潔能源占比升至73%,資產、營收、利潤翻番;打造全球最大光伏基地,風電、核電規模躍升,并推出“國和一號”“國冉一號”等自主重器,帶動600余家單位協同創新。
中國能建山西電建承建的新疆奇臺國投180萬千瓦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首臺風機近日成功吊裝。項目地處戈壁,地形復雜、風沙大,團隊采用1300噸履帶吊與800噸汽車吊組合,強化地基、分區管理并實時監測風速,專家駐場指導,克服多重挑戰。投產后年供清潔電能5.12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約15.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1.64萬噸、二氧化硫82噸、氮氧化物91.72噸。
7月16日,廣西能源股份八步仁義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吊裝完成。項目位于賀州八步區,裝機100兆瓦,18臺5.56兆瓦機組,單機輪轂120米、葉輪直徑200米,風機轉一圈發電8千瓦時,年均產綠電1.3億千瓦時,可滿足200萬戶家庭一日用電。投運后年上網電量2.2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19萬噸,將顯著優化區域能源結構,助力“雙碳”目標。
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在120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同比下降幅度高達81.67% - 85.33%;扣非凈利潤預計為900萬元 - 1300萬元,同比下降82.37% - 87.79%。
宣布公司計劃以現金支付的方式,斥資5.46億元購買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江新材”)51.00%的股份,此舉若成功實施,ST威爾將一躍成為紫江新材的控股股東。
廣投柳鋁迎來重大突破,成功斬獲歐盟PED4.3認證(即歐盟承壓設備指令附錄I第4.3章節相關認證)以及德國AD2000認證這兩項國際權威認證。
2025年一季度中鋁國際同樣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公司在這個季度實現了48.04億元的收入,這一數字反映出公司在市場上的產品或服務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能夠獲得客戶的認可和購買。
“清鎮豐富的鋁資源是我們選址的首要因素?!辟F陽龍墅輕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杰表示,園區內的大型鋁棒原材料企業為龍墅提供了便捷的原料供應和較低的運輸成本。
印度尼西亞能源與礦產資源部確認,位于西巴布亞拉賈安帕特的PT GAG鎳業公司仍未獲準恢復運營。該公司的鎳礦開采活動自2025年6月初被政府暫停以來,相關評估工作剛剛完成,結果尚未公布。
江西江銅硅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硅碳負極材料項目一期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該項目位于九江市共青城,已完成樁基工程,7號廠房正進行基礎澆筑。預計8月前完成部分廠房建設,年底前完成全部主體工程。
寧德時代與武漢蔚能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動力電池資產管理、回收利用及技術創新等領域展開深度協作。此次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在電池資產運營和技術研發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設。
海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與沙特阿吉蘭兄弟礦業公司簽署的鋰資源開發諒解備忘錄已到期終止。雙方在合作期內開展了前期可行性研究,但未能就具體合作事項達成一致。海南礦業表示將繼續關注鋰行業發展,適時推進二期鋰鹽廠建設。
秘魯非正規礦工組織已暫停持續兩周的道路封鎖,當地主要銅礦運輸通道恢復通行??棺h活動領導人表示將暫停至周五,繼續就采礦法規問題與政府協商。此前封鎖已對多家國際礦業公司的銅礦運輸造成影響。
金誠信礦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剛果子公司在當地續簽重大礦山工程合同。根據公告,金科建設有限公司與Kinsenda銅業公司就地下礦山開拓和生產采掘工程達成合作協議,合同總價預計達5298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