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抗滑樁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巖石區組合式挖孔抗滑樁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在對邊坡的安全隱患整治中,對于邊坡的滑移需要重點的設計。因為滑移會造成道路及管線的損壞,嚴重的話會危及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在對滑移面進行整治時多采用抗滑樁進行加固和處理,但是抗滑樁一般只設計樁型和位置,對于樁體材料也都有具體的要求多采用混凝土澆筑,但是對其在安裝時遇到巖石層如何進行開孔以及前期維護少有涉及,而且對于抗滑樁之間的連接和擋土設計更是沒有針對性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巖石區組合式挖孔抗滑樁結構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決滑移面設計、抗滑樁區內挖孔、較硬巖石區破孔以及抗滑樁間的穩固設計等技術問題。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巖石區組合式挖孔抗滑樁結構,包含抗滑樁區、設置于抗滑樁區外周的圈梁、設置于圈梁上的圍護樁以及設置于圍護樁內的工字鋼;所述抗滑樁區設置抗滑樁位于滑移面上且樁周土體內包含堅硬巖石層,抗滑樁區緊鄰邊坡且位于回填方溝一側,抗滑樁區內部設置有兩個旋挖鉆孔、抗滑樁區四周內側還設置有潛孔和膨脹孔。
5.進一步的,所述抗滑樁區的操作平臺位于坡腳處,操作平臺硬化加寬處理,硬化采用注漿,注漿深度達到滑移面之下1m,注漿深度范圍7.5m~10m。
6.進一步的,所述抗滑樁為矩形樁鋼筋混凝土樁,抗滑樁側壁支護為倒掛壁支護,倒掛壁支護包含鋼筋網片、鋼筋格柵、縱向連接筋和噴射混凝土。
7.進一步的,所述圍護樁設置于抗滑樁區四周且至少設置于每一邊的端部和中部,距離抗滑樁區周邊不少于400mm;抗滑樁樁內豎向放置一道工字鋼,樁身采用細石混凝土灌注;圍護樁位于圈梁下方,工字鋼與圈梁主筋焊接連在一起。
8.進一步的,所述潛孔深度與旋挖鉆孔深度對應設置,且具抗滑樁內邊不大于0.2m;在堅硬巖層區還設置有膨脹孔,膨脹孔為梅花型布置。
9.進一步的,巖石區組合式挖孔抗滑樁結構的施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步驟一、根據邊坡確定滑移面,在坡腳的滑移面處設置滑動樁;待滑動樁的位置確定后,對應設置導線點和水準點;步驟二、在滑動樁設置處,澆筑操作平臺;操作平臺完成后,設置圍護樁;圍護樁設置于圈梁之下;步驟三、圍護樁距離周邊400mm,樁內豎向放置一道工字鋼,以起支撐作用,圍護樁樁身采用細石混凝土灌注;工字鋼與圈梁主筋焊接連在一起,與圈梁整體
聲明:
“巖石區組合式挖孔抗滑樁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