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反循環鉆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破極硬巖石的反循環鉆機上的滾刀。
背景技術:
2.在進行海上風電場高樁承臺鋼管樁嵌巖基礎施工中,需要穿越中微風化巖石進行嵌巖鉆孔施工,所穿越的中微風化巖石抗壓強度集中在120~150mpa,屬于硬巖,巖體完整性好,采用目前現有的大直徑反循環嵌巖鉆機進行操作,鉆進的過程中需要通過鉆頭上的滾刀進行工作。
3.根據申請號cn202022990769.6,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反循環鉆機,包括底盤結構,底盤結構的下側對稱設置有行走機構,所述底盤結構的一端設有動力機構,所述底盤結構的另一端設有分體式鉆桿拆卸系統,所述鉆桿的下端設有鉆頭;所述底盤結構上設有門式框架,所述門式框架上設有變速箱,且鉆桿安裝于變速箱,變速箱上設有回轉馬達。本實用新型可以獨立安拆護筒,減少輔助機械和人工用量。并通過鉆桿箱等機構的設置,可自動安拆鉆桿。并同時實現泥漿自動循環,提高鉆進成孔效率。通過底盤的限位結構和選用厚壁鉆桿可以降低鉆孔平面位置偏差和提高孔壁垂直度。并通過變速箱的多級扭矩和鉆速切換,可以適用不同地質條件的鉆進成孔,以實現更好的鉆孔效果;但是上述案例不方便對磨損后的鉆頭滾刀進行拆卸更換,從而大大影響其鉆進效率,降低了實用性。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破極硬巖石的反循環鉆機上的滾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破極硬巖石的反循環鉆機上的滾刀,包括鉆桿、連接機構和限位安裝機構,所述連接機構設置在鉆桿上,所述限位安裝機構設置在鉆桿上;
6.所述連接機構包括滾刀本體、底座、傳輸桿和限位殼,所述滾刀本體安裝在鉆桿表面的底部,所述底座安裝在鉆桿的頂部,所述傳輸桿設置在底座的上部,所述限位殼安裝在傳輸桿的底端,所述底座的頂部貫穿限位殼且延伸至其內部;
7.所述限位安裝機構包括卡塊和固定板,所述卡塊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安裝在限位殼內壁頂部的左右兩側,所述底座的頂部且對應卡塊的位置開設有卡槽,所述固定板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設置在限位殼的左右兩側,所述固定板靠近限位殼一側的底部安裝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限位殼的一側貫穿限位殼且延伸至其內部,所述傳輸桿的表面且位于兩個固定板的頂部滑動連接有穩固板,所述限位殼的頂部且對應固定板的位置開設有定位槽,所述穩固板的底部且
聲明:
“用于破極硬巖石的反循環鉆機上的滾刀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