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式輸送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帶式輸送機廊道的支座結構。
背景技術:
2.帶式輸送機作為一種高效、環保、低能耗的散貨運輸方式,在砂石骨料、糧食、煤炭等運輸中經常使用。中遠距離帶式輸送機常采用鋼桁架結構架空,常用跨度為18m~46m,設計過程中會將桁架與排架立柱連接位置簡化考慮為鉸接,但實際施工中會在拍架立柱頂部設置墊板后直接放上桁架,或采用簡單的鉸支座結構。在部分長跨度帶式輸送機桁架中,熱脹冷縮會產生2~5cm的變形,會對排架與桁架連接節點應力和整體結構受力造成影響,嚴重時將會影響帶式輸送機正常運行,產生安全隱患。因此研究一種可靠連接的,可抵抗帶式輸送機桁架熱脹冷縮變形的支座結構很有必要。
3.基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帶式輸送機廊道的支座結構,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需求和難點,設計一種可靠連接的,可抵抗帶式輸送機桁架熱脹冷縮變形的支座結構。
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6.一種用于帶式輸送機廊道的支座結構,包括交替布置于帶式輸送機桁架底部的鉸支座和滾動支座,所述鉸支座至少由與桁架底部連接的第一上座板、與立柱頂部連接的第一下座板以及轉動連接于第一上座板和第一下座板內部的第一滾軸組成,所述滾動支座至少由與桁架底部連接的第二上座板、與立柱頂部連接的第二下座板以及轉動連接于第二上座板和第二下座板內部的第二滾軸組成。
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滾軸采用“一”字型滾軸,其兩端分別設置軸端擋板和吊環螺釘,且該滾軸上設置有用于分隔上下座板的襯套。
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滾軸采用“中”字型滾軸,其中部直徑大于兩端直徑。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滾軸和第二滾軸表面由內而外均依次鍍有0.04~0.05mm厚度的乳白鉻和0.04~0.05mm厚度的硬鉻。
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鉸支座和滾動支座均采用三層防腐,底層噴射一定厚度的耐磨環氧漆;中間層噴射一定厚度的耐磨環氧漆,并撒有石英砂;面層噴射一定厚度的聚氨酯面漆。
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當帶式輸送機桁架采用雙排立柱時,第一排立柱頂部采用鉸支座,第二排立柱頂部采用滾動支座;每一榀桁架的兩端分別采
聲明:
“用于帶式輸送機廊道的支座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