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給料機技術,具體為雙振動中心給料機。
背景技術:
2.給料機涉及火電、鋼廠、化工廠等散狀物料輸送領域,適用于料炭、焦炭、礦石、石灰石等物料,能夠滿足連續、均勻、可調清潔卸料要求。作為筒倉、帶環式布料機球形倉的新型給料設備,可廣泛應用于大中型粉體散料廠和鋼廠、化工廠的散料系統中,在粉體散料輸送過程中,需要將原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下位機系統,以保證下位機持續工作。原料經過卸車后儲存在料倉中,而傳統容積式活化給料機承載量小、振動大、振源檢修不便。
3.目前,現在的給料機大多數都是采用的傳統的容積式活化給料機,而這種給料機在使用的過程中,為了能夠達到足夠的活化給料效果,需要保證活化錐的振動幅度,也就需要更大振動幅度的振源,而大功率的振源在工作時也就會產生更大的負面振動,使得給料機整體產生不必要的振動,同時由于體積更大,也會導致給料機承載量小,振源檢修不便等問題。
4.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中,“雙振動中心給料機”采用雙振動活化錐,振動均勻協調,可有效防止振動弱,箱體抖動;實現大運量、連續、可調給料,并可快速更換振源,拆裝振源時間是容積式活化給煤機的1/10,大幅降低人工成本,適合對松散度為≤2.5t/m3、粒度0~300mm的各種粒狀、粉狀等散狀物料進行卸料、儲存接料、輸送等要求,同時臥式振源比立式振源結構合理,使用壽命長,解決傳統容積式活化給料機承載量小、振動大、振源檢修不便問題,而提出雙振動中心給料機。
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7.雙振動中心給料機,包括外殼與底座,所述外殼安裝在底座正上方,所述外殼上方設置有原料倉,所述外殼上表面開設有入料口,所述外殼通過入料口與原料倉相連,所述外殼內部設置有護板;
8.所述護板設置在入料口正下方,所述護板下方設置有活化錐,所述活化錐兩端活動連接在外殼內部,所述外殼內部還通過支撐板固定安裝有緩沖體,所述緩沖體上方固定安裝有振源,所述振源上表面與活化錐下表面相接觸,所述外殼兩側穿設有分體軸,所述分體軸外壁設置有螺旋葉,所述分體軸兩端均穿過外殼外壁,所述分體軸一端套接有密封軸承座,所述分體軸另一端則與變頻驅動裝置相連接,所述變頻驅動裝置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密封軸承座嵌設在外殼外壁。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外殼靠
聲明:
“雙振動中心給料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