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超低溫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鋰電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等特點,而且綠色環保,無污染,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中,同時在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國防裝備等行業也得到廣泛應用。近幾年,鋰電池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電池使用的環境復雜,對電池的性能要求也更高,例如低溫倍率電池,應用于啟動設備上時,要求在
?
40℃甚至更低溫度下,也能快速將設備啟動。但目前鋰離子蓄電池的低溫性能相對較差,特別是在
?
30℃以下的低溫環境中的工作性能較差?,F有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主要成分為人造石墨,其導電效果較差,尤其在低溫環境下,其導電性能更差。
3.公開號為cn102832378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它以天然石墨為核心,熱解碳為包覆原料,在包覆過程中參雜碳納米管。經該方法處理制備的天然石墨在
?
10℃容量保持率可達84.6%,
?
20℃容量保持率可達75.2%,大倍率重放電性能良好。但是該工藝比較復雜,產品成本高,且在制備過程中核殼層厚度的均一性難以控制。為此,尋求一種工藝簡單、制備過程易于控制、價格低廉的超低溫(≤50℃)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超低溫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工藝簡單、制備過程易于控制、價格低廉,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低溫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6.步驟一、取20g~100g生物質材料放入粉碎機中攪拌粉碎0.3h~0.5h后,取出放置于在氮氣保護下的真空管式爐中煅燒,所述真空管式爐以3℃/min~5℃/min的升溫速率從室溫升至400℃~600℃,恒溫保持2h~3h后,以3℃/min~5℃/min的降溫速率降至室溫,再取出研磨成粉末后,過篩取篩下物,得到一次粗產品;
7.步驟二、將步驟一中得到的一次粗產品加入到0.1mol~0.2mol的濃酸中,放入功率為70w~90w的超聲儀中超聲處理0.4h~0.6h后,放入鼓風干燥箱在溫度為90℃~110℃的條件下烘干2h~3h,待冷卻至室溫后置于氮氣保護下的真空管式爐中煅燒;所述真空管式爐以
聲明:
“超低溫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