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鋰電行業三元廢水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人們陸續開發出ni-co、co-mn、mn-ni等混合氧化物體,而mn-ni-co三元體系更是成為電池工作者的研究焦點。因為三元體系具有比容量高、循環性能好、安全性能好、價格低廉、易于合成等優點,良好的解決了動力電池材料的性能與電容量的平衡,基本滿足了動力電池材料的全部需要,被公認為是最有前景的鈷酸鋰替代材料之一,給動力電池的產業化帶來了新的希望。鎳鈷錳三元材料等金屬作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材料、高新技術和新型材料的支撐原料,其應用范圍日益擴大,需求量也逐年增長。
三元廢水主要來源于三元前軀體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及工藝洗滌用水,該類廢水具有重金屬含量高、氨氮濃度大、含鹽量高和堿度大等特點,屬于難處理工業廢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電行業三元廢水的零排放處理方法,該方法可以有效的回收三元廢水中的重金屬、氨氮以及鹽分從而實現零排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鋰電行業三元廢水的處理方法,三元廢水依次經過以下步驟處理:
通過加堿將三元廢水ph調至12以上,盡可能沉淀并分離去除三元廢水中的重金屬,
通過汽提工藝除去部分氨氮物質,使三元廢水中氨氮濃度降低至100~500mg/l,以破壞氨氮與重金屬之間的絡合,進一步析出重金屬沉淀,
補加堿并進一步沉淀和分離去除三元廢水中的重金屬,
通過膜分離工藝將三元廢水中的氨氮物質富集至膜另一側的酸吸收液中,使三元廢水中氨氮濃度進一步降低至15mg/l以下,
通過蒸發結晶去除三元廢水中的鹽組分。
上述處理方法還進一步具有如下優化工藝步驟:
所述的汽提工藝除去部分氨氮物質包括以下步驟:
三元廢水進入蒸氨塔進行汽提,蒸氨塔的塔頂溫度在60~120℃,塔底溫度控制在20~40℃,三元廢水中的氨氮物質經汽提在塔頂經過冷卻后回收,經過汽提去除部分氨氮物質的三元廢水于蒸氨塔塔底收集并排出送至之后的步驟處理。
采用的膜分離工藝為氣液多相膜分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微孔疏水膜將三元廢水和酸吸收液隔開,氨氮物質微孔膜界面處汽化并擴散穿過膜孔,由酸性吸收液吸收后生成銨鹽,
吸收氨氮物質后的酸性吸收液與三元廢水一同進行汽提分離其中的氨氮物質。
所述的蒸發結晶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通過降膜蒸發將三元廢水濃縮至過飽和,
通過強制循環結晶,加
聲明:
“鋰電行業三元廢水的處理方法和裝置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