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有色冶煉煙塵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有色冶煉過程中排出的含砷煙塵脫除砷的方法。
背景技術:
含砷煙氣作為一種危害較大的廢氣,主要來源于有色冶煉過程中,特別是銅、鉛、錫、鋅等有價金屬的火法冶煉過程中。在火法煉銅的過程中,砷進入煙氣中主要以砷的氧化物(三氧化二砷)以及與其他有價金屬的復合氧化物等形式存在煙塵中。如果將含砷煙氣直接排放進入大氣中,將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危害。同時砷在冶煉煙氣中與其他重金屬元素混雜,對后期除塵造成很大的壓力。
目前常見的含砷煙塵脫砷方法有火法、濕法以及火法-濕法聯合三種。濕法工藝脫砷是指采用含有脫砷劑的水溶液在溫度100℃以內的條件下處理,使砷以砷酸(鹽)或亞砷酸(鹽)的形式進入溶液,從而與固體物料分離,常見的浸出劑有酸浸出劑、堿浸出劑、無機鹽浸出劑等。濕法脫砷和火法-濕法聯合脫砷近年來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和研究,但是卻有一系列的弊端:流程較長,且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脫砷成本較高,不適宜處理大批量的煙塵。相對濕法脫砷和火法-濕法聯合脫砷而言,火法脫砷具有簡單方便,不需要添加額外的生產設備和流程,經過脫砷后的物料可以直接返回熔池熔煉系統,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目前文獻報道的火法焙燒脫砷常加入的添加劑有焦炭、堿性物質、氧化物、硫酸鹽等,加入焦炭脫砷需要在1100℃的溫度下進行,對設備要求較高,能耗較大,其它有價金屬也會隨之揮發;加入堿性物質焙燒,使含砷化合物轉化為砷酸鹽,后續進行濕法脫砷及砷的穩定化處理,但是過程比較復雜,工藝流程較長,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經濟、環保、的含砷煙塵中脫除砷的方法,采用嚴格的梯度控溫以實現重金屬和砷的有效分離,排除了其他重金屬對于除砷過程的干擾,然后再利用黃銅礦作為吸附劑來吸附煙氣中的砷后,經氣固分離達到精確除砷的目標。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含砷煙塵中脫除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含砷煙塵先進行一次降溫處理,控制其溫度為450-550℃,然后經高溫電除塵移除煙氣中重金屬顆粒后得到預處理煙塵;
(2)將預處理煙塵進行二次降溫處理,控制其溫度為100-200℃,然后加入黃銅礦作為砷吸附劑,再經旋風除塵得到富砷顆粒和脫砷煙氣。
本發明首先對含砷煙塵進行一次降溫,嚴格控制其溫度,保證一次降溫后的含砷煙塵中的砷
聲明:
“含砷煙塵中脫除砷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