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領域和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濕法煉鋅鐵礬渣和高浸渣綜合回收及無害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鉛鋅冶煉過程中,鋅焙燒礦熱酸浸出產生的高浸渣(也有的稱作鉛銀渣)為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險廢物,鋅焙燒礦熱酸浸出黃鉀鐵礬法產生的鐵礬渣為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險廢物;從實際生產工藝來看,高浸渣和鐵礬渣中主要的重金屬為夾帶的鋅(以硫酸鋅溶液形式存在)、鎘(以硫酸鎘形式存在)和微量pb、as、cr、sb、be、f和cl等;對于濕法煉鋅冶煉渣的無害化處理,鉛鋅聯合企業一般采用火法工藝,如利用基夫賽特爐、奧斯邁特爐進行熔煉處理,但原先隨冶煉渣開路出來的f、cl、as、sb又重新富集于火法處理產出的煙塵,造成煙塵回收過程雜質循環累積問題,對后續的雜質開路提出了很嚴峻的挑戰。采用固化/穩定化處理濕法煉鋅冶煉渣對單獨的濕法煉鋅企業而言更具有實際意義。
采用固化/穩定化處理濕法煉鋅冶煉渣,在目前的技術和經濟條件下,可選擇的固化劑/穩定劑有水泥、石灰、含硫的無機/有機化合物、塑料、水玻璃、瀝青等。其中以水泥固化法的工藝最為典型(譚宏斌.硅酸鹽水泥與鐵礬渣反應產物研究[j].有色金屬工程,2015,5(6).)(鄭旭濤,張楠楠,南姣,etal.硅酸鹽水泥對cr離子的固化機理及其對鐵礬渣的固化應用[j].上海有色金屬,2016,37(2):34-39.)(侯小強,鄭旭濤,郭從盛,etal.極端環境對鐵礬渣水泥固化體的影響[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14(3):56-59.)(侯小強,鄭旭濤,郭從盛,etal.外加劑對水泥固化鐵礬渣性能的影響[j].有色金屬材料與工程,2014,35(3):123-127.)。
采用水泥,或部分添加石灰做固化劑,以合適比例與濕法煉鋅冶煉渣進行混合后,后續經養護處理,渣的浸出毒性可滿足相關環保標準。但采用水泥或石灰進行渣的固化處理,主要的困難在于難以實現渣和水泥、石灰的良好混合,因此必須采用較大的固化劑添加量;從文獻報道情況,石灰的添加量在10%以上,水泥的添加量更是高達40%,此種處理方式顯著增加了后續無害化渣在渣場的堆存量。
用水泥、石灰對濕法煉鋅冶煉渣進行固化處理時,為了盡可能保證混合效果,需要在混合過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水,目前現有技術均是采用類似混凝土混合制備的方式,產出含水率高的膏狀物,因此,固化處理產出的膏狀物必須進行相當長
聲明:
“濕法煉鋅鐵礬渣和高浸渣綜合回收及無害化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