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巷道內且由前至后依次設置的受力骨架、鋼筋網層及濾水土工布層,所述受力骨架包括豎撐桿結構以及位于豎撐桿結構后方的橫撐桿結構,所述豎撐桿結構下方設有用以將豎撐桿結構頂起固定的驅動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撐桿結構包括多個沿巷道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的豎撐桿組,每個豎撐桿組由至少兩個豎撐桿組成,相鄰豎撐桿之間采用連接套連接,所述豎撐桿套入連接套內部并采用銷釘貫穿連接套及豎撐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撐桿外部沿豎撐桿長度方向焊接有圓環體,所述圓環體周向設有多個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撐桿結構包括多個沿巷道高度方向間隔設置的橫撐桿組,每個橫撐桿組由至少兩個橫撐桿組成,相鄰橫撐桿之間也采用連接套連接,所述橫撐桿套入連接套內部并采用銷釘貫穿連接套及橫撐桿,所述橫撐桿遠離連接套的一端與圓環體固定連接;其中兩個橫撐桿組兩端分別延伸至巷道兩幫的鉆孔內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每個豎撐桿兩端沿豎撐桿長度方向設有多個豎銷釘孔。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撐桿一端設有貫穿圓孔,橫撐桿另一端沿橫撐桿長度方向設有多個橫銷釘孔。
7.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沿連接套長度方向設有多個連接孔。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為液壓千斤頂,所述液壓千斤頂與豎撐桿結構之間設有托盤。
9.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1)在進路填充過程中首先構筑充填擋墻;進路回采完畢后,測量人員對需要構建充填擋墻的位置進行放線標記,充填作業人員對底板進行找平;(2)采用氣腿式鉆機配合直徑38~42mm的鉆頭,在巷道兩幫各鉆鑿兩個深度20~30cm深的鉆孔,第一個孔距離底板高0.4m,第二個孔距離底板高1.6m(進路腰線位置);(3)首先沿巷道寬度方向均勻布設三個液壓千斤頂,然后安裝豎撐桿組,豎撐桿組與千斤頂之間采用托盤連接,豎撐桿與豎撐桿之間采用連接套活動連接并采用
聲明:
“自適應可復用充填擋墻及其施工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