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雙酚A型聚砜樹脂改性材料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反應釜中加入雙酚A、4,4′-二氯二苯砜單體和四丁基氯化銨,通氮氣置換三次,在氮氣保護下混合5-20min,升溫至125-160℃,加入氫氧化鈉,保溫反應4-8小時,得到雙酚A型聚砜樹脂,反應過程中保持反應釜內氮氣壓力為0.02-0.05Mpa; (2)將納米材料分散于溶劑中,氮氣保護,攪拌中緩慢滴加至步驟(1)制備的雙酚A型環氧樹脂中,滴加結束后,升溫至60-80℃,加入氫氧化鈉,反應2-3小時,抽真空反應1-3小時,得到雙酚A型聚砜樹脂改性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雙酚A與4 ,4′-二氯二苯砜單體與氫氧化鈉的摩爾比為1:3-5:1.5-2;所述雙酚A與四丁基氯化銨的質量比1:0.005-0.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納米材料為納米二氧化硅、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雙酚A型聚砜樹脂與納米材料與氫氧化鈉的質量比為1:0.001-0.005:0.1-0.5。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改性材料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釜,反應釜包括設有冷凝系統的釜蓋和設有上封板的釜體,釜體外設有加熱系統,釜體側面上部設有進料口和進氣口,釜體底部設有出料口,釜體上端設有凹臺,凹臺內設有上封板,釜蓋上設有電機、出氣口,電機連接轉軸,轉軸底部貫穿釜蓋和上封板懸置于釜體內,轉軸底部設有多個攪拌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改性材料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蓋內設冷卻水管,所述釜蓋內部底端設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端設有冷凝液出口。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改性材料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上設有多個通氣孔。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酚A型聚砜樹脂改性材料的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包括第一攪拌單元和第二攪拌單元,所述第一攪拌單元在第二攪拌單元上方,所述第
聲明:
“雙酚A型聚砜樹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制備工藝及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