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鋅浸出渣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干燥處理:
S11:濕法冶煉系統產生的含水35%的鋅浸出渣,轉運缷入濕渣庫,通過裝載機送入螺旋輸送機上方區域,通過無軸螺旋進入上料皮帶,進入烘干窯;
S12:干燥后的合格物料含水15%-18%,從排料斗排出,經過皮帶輸送機送至干渣儲倉,存儲時間10天;干燥尾氣經布袋除塵器凈化后放空;
步驟二:富氧側吹爐熔煉:
S21:將在干燥后浸出渣、熔劑、粒煤抓入各自的中間倉中,然后落至各自的稱量皮帶計量,配料后經皮帶輸送機連續從進料口(1)處加入富氧側吹爐內;
S22:同時在富氧側吹爐爐身的熔池區處,通過位于靜置熔體平面以下0.50m處的一次風口(2)向爐渣層鼓入富氧空氣,確保爐渣熔體的強烈攪拌、使爐料顆粒在熔體中迅速和均勻分布,浸出渣迅速熔化,硫酸鹽快速分解,完成化學反應過程,高溫熔渣則沿著富氧側吹爐的爐缸(9)內經虹吸連續放出,通過出渣溜槽連接件(8)經溜槽進入煙化爐煙化;
S23:分解后的硫酸鹽中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態從熔體中逸出進入氣相、經爐頂的排氣管(10),進入余熱鍋爐回收余熱,然后進入電收塵器收塵,煙塵送廠區的鉛冶煉系統,煙氣進入制酸及脫硫脫硝系統;
步驟三:煙化處理:S31:富氧側吹爐的熔融渣經溜槽自流分時段進入2臺煙化爐揮發鋅和鉛,燃料粉煤由粉煤制備車間供給,粉煤由粉煤中間倉下部的螺旋給煤機裝置與一次空氣送入噴嘴,在噴嘴內再與二次空氣混合后鼓入煙化爐內;
S32:熱渣與粉煤、空氣發生反應,產出的含塵煙氣經余熱鍋爐回收余熱、表冷器降溫、布袋收塵器收塵,收得的次氧化鋅煙塵送鋅系統回收有價金屬;
S33:收塵后的煙氣送入離子液脫硫,得到高濃度SO2送入一轉一吸制酸系統,制酸后尾氣再經離子液脫硫、脫硝后達標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鋅浸出渣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回轉干燥筒的熱源為天然氣,干燥溫度為700-7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鋅浸出渣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余熱鍋爐和電收塵器配置的埋刮板輸送機集中收得的煙塵送廠區的鉛冶煉系統回收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鋅浸出渣的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
聲明:
“鋅浸出渣的處理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