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稀貴金屬浮選藥劑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先選取具有金屬吸附潛力的微生物菌株,并對選定菌株進行基因工程改造;
S2:根據改造后菌株的生長需求,配制適宜的培養基;
S3:將S1中改造后的菌株接種到S2中配制培養基中,并在發酵罐中進行發酵培養;
S4:在發酵過程中添加誘導劑,以激活菌株中的金屬吸附相關基因;
S5:發酵完成后,采用物理方法分離含有金屬離子的菌體,并進行處理形成初步的浮選藥劑;
S6:對初步的浮選藥劑進行純化和濃縮處理,以提高浮選藥劑的純度和浮選效率;
S7:在浮選藥劑純化和濃縮之后,引入特定的螯合劑與藥劑中的金屬離子形成穩定的螯合物,并通過交叉耦合反應增強該螯合物的穩定性;
S8:最后向交叉耦合反應后的浮選藥劑中添加穩定劑和安全性增強劑,得到該浮選藥劑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稀貴金屬浮選藥劑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具體包括:
S11:選取的具有金屬吸附潛力的微生物菌株具體為銅綠假單胞菌或金屬耐受性酵母;
S12:從已知能提高金屬吸附能力的基因庫中篩選目標基因,并使用PCR技術對目標基因進行擴增,獲得克隆片段,所述目標基因具體為金屬結合蛋白質編碼基因或金屬轉運蛋白編碼基因;
S13:通過質粒矢量將擴增的目標基因導入到選定的微生物菌株中,并采用轉化效率為1x10^6轉化體/μgDNA的方法進行基因導入,在抗生素篩選培養基中培養轉化后的菌株,篩選成功整合目標基因的菌株,該目標基因的菌株的抗生素濃度為50-100μg/mL。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稀貴金屬浮選藥劑的生物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體包括:
S21:根據改造后的微生物菌株的營養需求,確定培養基的組成,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和必需微量元素;
S22:選擇葡萄糖或甘油作為微生物生長的碳源,所述碳源濃度控制在10-20g/L;
S23:向碳源中添加氮源,氮源的濃度控制在1-5g/L,所述氮源為硝酸鹽或酵母提取物;
S24:向培養基中添加無機鹽包括磷酸鹽、硫酸鎂和鉀鹽,以及微量元素包
聲明:
“稀貴金屬浮選藥劑的生物合成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