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完成了鹽酸常壓浸出、溶液凈化、高純鎳和三元材料制備、介質再生循環等關鍵技術研發,并完成了中試。產品高純鎳主要用于高溫合金,三元前驅體材料主要用于三元鋰電池。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和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高溫合金與三元電池應用市場前景廣大。
應用案例:
新技術已完成中試,正在推廣應用中。
研發背景
目前國內處理紅土鎳礦的企業有兩百多家,其中98%以上采用火法工藝,濕法工藝的僅有兩家,但用的是硫酸高壓酸浸方法,其產生的大量含硫固廢無法再利用,而我公司是第三家采用濕法工藝的企業,且是鹽酸低壓酸浸,針對傳統紅土鎳礦加工過程中存在的資源環境難題,研發出源頭控污、過程清潔、生態鏈接、產品高值化等新工藝、新技術,實現兩種紅土鎳礦互補利用和反應介質與中和劑同步再生循環,達到三廢近零排放的效果。同時浸出液直接制備高值材料,無分離及鹽類制備,縮短生產流程,在技術方面占據絕對優勢。
作用原理
利用鹽酸與礦物中堿性金屬氧化物的高效反應和溶液中不同金屬化合物的溶度積的不同,實現有價元素的高效提取與凈化分離。根據目標產品的構效關系完成產品設計與制備。
市場分析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達到125萬輛,相比2017年約80萬輛的數據,同比增長56.25%。2019年1-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8.0萬輛和46.4萬輛,比上年同比增長46.0%和41.5%。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單體電芯)的裝機量也是再創新高。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約56.89GWh,同比增長約56.88%。隨著鋰離子電池應用范圍的逐步擴張和生產成本的下降,全球鋰離子電池產業呈現快速增長。根據統計數據,全球鋰離子電池電芯產值從2011年42億元增加至2016年2,21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36%。預計2017-2018年鋰電池產值規模增速超過20%,2018年全球鋰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
聲明:
“紅土鎳礦制備鎳基新材料”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