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引進了澳大利亞的MLA(礦物自動檢測)技術,依托掃描電鏡、能譜分析技術和MLA軟件,中澳合作建立了工藝礦物學自動檢測系統,該系統的建立和MLA技術的應用大幅提高了工藝礦物學參數的獲取速度和提高檢測準確性。使工藝礦物參數的獲取由原來顯微鏡測定需用 1~2 個月的工作量,在數小時或十幾小時即可完成,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和重現性。在我國實現工藝礦物參數的自動快速檢測。該項礦業界企盼已久的新技術在我國獲得成功應用,徹底革新了我國工藝礦物學沿用幾十年,以顯微鏡人工檢測的傳統研究方法,依托澳大利亞的現代礦物檢測技術,創立了我國工藝礦物學研究的新系統,大幅度縮減了有關工藝礦物學參數的測定時間,并極大地提高數據測定的準確性和重現性,將工藝礦物檢測由半定量推向實現定量礦物學。
1)該技術應用于礦山選廠選礦流程考察,定期全面測定礦山選礦流程產品工藝礦物學參數,診斷選礦流程缺陷,穩定選礦產品質量,引領流程優化,為選礦廠流程監控及選礦產品質量控制服務。
2)該技術應用于地質勘探及資源評價中,針對巖芯樣品開展工藝礦物學參數測定,獲取礦石可選性信息;通過礦石的工藝礦物學參數仿真模擬推測礦石的選礦指標,評價礦床價值,避免盲目開采造成浪費和減少投資風險。
3)在廣東省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建成一個現代工藝礦物學示范基地,并開展了廣泛的國際性合作,為我國的選礦工藝技術進步提供了先進技術支撐和推廣平臺。同時該項技術還可推廣應用至其它無機物料和環境保護方面(如空氣中粉塵來源和組成)的物相定量檢測。
該項目的實施后,在廣州建成了一個現代工藝礦物學示范基地,并開展了廣泛的國際性合作,為我省的選礦工藝技術進步提供了先進技術支撐和一個堅實的推廣平臺。同時該項技術還可推廣應用至其它無機物料的物相定量檢測,以至提升其它無機物料的研究水平。該項成果必將對促進我省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其社會效益不可估量。該項成果必將對促進我國的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促進礦山企業的技術進步而達到節能增效。
應用案例:采用該技術對湖南省錫田鎢錫多金屬礦、云南省木利銻礦、云南省香格里拉鎢鈹礦、廣東省五華白石嶂鉬礦、云南銅業大平掌礦銅多金屬礦石、海南島東部陵水~文昌近淺海(70米水深以江)砂礦、廣東省大寶山銅硫多金屬礦、云南
聲明:
“工藝礦物自動檢測新技術合作研究與應用”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