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一種大型側吹熔煉爐及熔煉方法,屬于冶煉設備及冶煉方法領域。
背景技術:
2.側吹熔煉爐是一個具有固定爐床、橫截面為矩形的豎爐,現有側吹熔煉爐為雙室結構,兩個爐室沿爐體長度方向排布,底部連通,上部被水冷爐渣隔墻分離。大的爐室為反應區,小的爐室為貧化區;反應區的兩側墻下部各設有一排一次風口,爐頂設有若干下料口和一個煙氣出口,煙氣出口設于爐頂靠近貧化區的一端。
3.目前側吹熔煉爐已經成為最具競爭力的一種銅冶煉熔煉窯爐。但基于其反應機理和工況特點,側吹熔煉爐反應區爐床寬度固定在 2-2.5m之間,爐體縱向截面的結構和尺寸已趨于最優,并無大的變化,只能通過爐體長度的調整來適應不同的產能。因此,現有結構側吹熔煉爐多應用于年產能為5-25萬噸陰極銅的銅冶煉生產線。如果將現有結構的側吹熔煉爐應用于產能超過30萬噸/年以上的銅冶煉生產線,只能通過進一步加長爐體、增加一次風口和下料口數量來實現,存在的問題是:
4.(1)現有結構側吹熔煉爐的煙氣出口位于反應區內的一端頂部,反應區熔體液面以上、爐頂以下的空間為爐內煙氣通道,通過爐內煙氣通道的煙氣量過大,煙氣流速高,導致煙氣自下料口外溢散,同時會增加熔煉爐的煙塵率。
5.(2)反應區和貧化區加長,爐體總長過大,受熱后的膨脹量大,不利于爐體結構的穩定。
6.(3)爐渣向貧化區運移的距離長,經過的風口數量多,爐渣會過吹,易發生泡沫渣噴發事故。
7.(4)現有的側吹熔煉爐大多使用水冷煙道,容易爆管,安全隱患大。
技術實現要素:
8.基于現有側吹熔煉爐通過進一步加長爐體、增加一次風口和下料口數量來進一步提高產量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側吹熔煉爐,以實現其大型化應用。
9.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熔煉方法。
10.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由如下技術方案實施:
11.一種大型側吹熔煉爐,其包括爐體、煙道和下料單元;
12.所述爐體為單室結構,包括從下到上的爐缸、爐身、爐膛和爐頂,在所述爐身內部兩側墻之間豎直設置兩道爐渣隔墻,所述爐身被兩道所述爐渣隔墻貫穿,分隔出一個貧化區和兩個反應區,貧化區位于兩道爐渣隔墻之間的爐身內,兩個反應區位于兩道爐渣隔墻相對外側的爐身內;
13.在兩個所述反應區的兩側水平設置一次風口;
14.在所述爐缸的一端設有虹吸道,所述虹吸道的出口高于所述爐渣
聲明:
“大型側吹熔煉爐及熔煉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