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鈣鎂鈦系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信息功能材料領域。該陶瓷材料包括主材與改性添加物。主材包括稀土氧化物LnaOb摻雜的Mg2?3xCaxTiO4?2x,以及MgSiO3,其中Ln為La、Y、Ce、Sm、Pr、Dy、Ho、Er或者Nd;主材的化學式為Mg2?3xCaxTiO4?2x(zLnaOb)·yMgSiO3,其中0.1≤x≤0.60,0<y≤0.20,0.005≤z≤0.01。本發明的陶瓷介質材料是一種無鉛環保型材料,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Mg2?3xCaxTiO4?2x與MgSiO3作為主材的成分,摻雜改性添加物,制備出粉體平均粒徑為0.5?1.0um,利用該粉體制作電子陶瓷器件可在1300~1380℃的溫度范圍內燒結成瓷,其介電常數ε介于17~24之間,品質因數Qf值≥40000GHz,溫度系數τf(?40~85℃):±10ppm/℃,抗彎強度達到200MPa以上。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波介質陶瓷材料,涉及信息功能材料領域。該陶瓷材料包括主材與改性添加物。主材的化學式為Mg2?3xCaxTiO4?2x·yCaSiO3,其中0.01≤x≤0.50,0.00<y≤0.20;所述主材在所述微波介質陶瓷材料中所占的質量分數為99.2~99.8wt%;所述改性添加物在所述微波介質陶瓷材料中所占的質量分數為0.2~0.8wt%。改性添加物選自BaCO3、SrCO3、ZnO、MnCO3、Sb2O3、SiO2和MnO2中的一種或幾種。本發明的陶瓷介質材料是一種無鉛環保型材料,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Mg2?3xCaxTiO4?2x與CaSiO3作為主材的成分,摻雜改性添加物,經過合理設計配方,優化合成工藝,制備出粉體平均粒徑為0.4?1.0um,利用該粉體制作電子陶瓷器件可在1300~1380℃的溫度范圍內燒結成瓷,其介電常數ε介于18~23之間,品質因數Qf值≥40000GHz,溫度系數τf(?40~85℃):±10ppm/℃。
本發明提供一種低介電常數陶瓷材料,涉及信息功能材料領域。該陶瓷材料包括主材與改性添加物。主材的化學式為ZnxSiO4·y(Al2O3·0.05TiO2),其中1.2<x<2.5,0<y<0.25;所述主材在所述低介電常數陶瓷材料中所占的質量分數為97~99wt%;所述改性添加物在所述低介電常數陶瓷材料中所占的質量分數為1~3wt%。改性添加物選自BaCO3、SrCO3、Nb2O5、Ce2O3、NiO、Mg(OH)2、CaCO3、ZrO2和TiO2中的一種或幾種。本發明的陶瓷材料是一種無鉛環保型材料,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主材成分,摻雜改性添加物,經過合理設計配方,優化合成工藝,制備出平均粒徑為0.5?1.0um粉體,利用該粉體制作電子陶瓷器件可在1240~1320℃的溫度范圍內燒結成瓷,其室溫介電常數ε介于4.5~7之間,品質因數Qf值≥40000GHz,溫度系數τf(?40~85℃):±20ppm/℃。
一種具有保健效果的剃須刀,包括刀片組件和手柄,刀片組件包括刀片架和裝設于刀片架上的刀片,刀片架連接于手柄上,所述刀片架上還裝有一在剃須時可與皮膚接觸的保健部件,該保健部件包括一殼體和裝于殼體中的功能材料。在剃須的同時,本實用新型的保健部件同時對皮膚進行保健,不但使皮膚在剃須同時有舒適感,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同時還可通過功能材料對皮膚起到保健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ZMAT系微波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信息功能材料領域。該陶瓷材料包括主晶相與改性添加物,主晶相又包括主材和輔材。主晶相的化學通式為Mg2SnxSi5+2xAl4?4xO18·aZr1?3yLa4yTiO4,其中0.05<x<0.1,0.1<y<0.3,0.01<a<0.05。其中Mg2SnxSi5+2xAl4?4xO18為主材的化學通式,Zr1?3yLa4yTiO4為輔材的化學通式。主晶相在陶瓷材料中的質量分數為98~99.5wt%,改性添加物在所述陶瓷材料中的質量分數為0.5~2wt%。改性添加物選自SrCO3、BaCO3、TiO2、Nb2O5、Sb2O3和MnCO3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本發明的陶瓷材料是一種無鉛環保型材料,其是采用固相法分別合成主材Mg2SnxSi5+2xAl4?4xO18以及輔材Zr1?3yLa4yTiO4,制備出均勻的粉末態陶瓷材料,粉材燒結后得到室溫介電常數介于5~8之間,Qf值≥60000GHz,溫度系數τf(?40~85℃):±10ppm/℃的微波陶瓷材料,滿足微波器件的相關微波性能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強度纖維素基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將纖維素、IO4?供體加入去離子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異丙醇、苯酚或苯二酚,避光反應制備二醛纖維素,進而制備透明二醛纖維素水溶液,在該水溶液中加入山梨醇和甘油,通過在平板上澆鑄、浸水、干燥工序制得纖維素膜。本發明利用廉價的木漿、竹漿、棉花等生物質纖維素為纖維素懸浮液原料,充分提高了生物質廢棄物的使用價值,為纖維素作為包裝材料和功能材料的應用開辟了新的前景。
一種具有超疏水性的導電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涉及一種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分子復合材料由導電高分子材料和微米級結構的高分子微球組成,以微米級結構的高分子微球為核心,表面包覆呈納米網絡結構的導電高分子材料。將高分子微球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解于水中得溶液A;將導電高分子單體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并加入溶液A中得溶液B;將氧化劑溶解于無機酸中,再加進溶液B中,反應后得產物。利用質子化的苯胺單體或吡咯單體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高分子微球表面的競爭吸附,使苯胺或吡咯單體在微球表面的有限區域內進行聚合得到復雜的納米網絡狀結構。方法簡單,生產效率高,方便且準確地構筑了微納米二級結構,無有害溶劑,可大規模生產。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高品質因數低介電常數的陶瓷材料,涉及信息功能材料領域。該陶瓷材料包括主材及改性添加物。其中,主材包括MgAl2O4、CaSiO3和CaTiO3。按質量計算,MgAl2O4:CaSiO3:CaTiO3=(55~75):(20~40):(1~30)。改性添加物選自BaCO3、MnCO3、MnO2、La2O3、ZnO、Sb2O3中的一種或幾種。本發明的陶瓷介質材料是一種無鉛環保型材料,采用固相合成方法分別合成MgAl2O4、CaSiO3和CaTiO3,并將這三種化合物混合作為主材,結合了它們的微波介電性質,并摻雜改性添加物,經過合理設計配方,優化合成工藝,利用該材料制成的電子陶瓷器件可在1500~1540℃的溫度范圍內燒結成瓷,其介電常數ε介于5~8之間,品質因數Qf值≥70000GHz,溫度系數τf(?40~85℃):±10ppm/℃。本發明制備的陶瓷材料均勻性好,滿足微波器件的高性能要求。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磁性近紅外光復合催化劑(Fe3O4@SiO2/β?NaYF4:Yb3+,Tm3+@TiO2)及其制備方法。首先采用溶劑熱法制備納米Fe3O4,然后利用改性的St?ber法將Fe3O4包裹二氧化硅層形成Fe3O4@SiO2,并以Fe3O4@SiO2為內核進一步水熱法制備具有核殼結構的磁性高效近紅外光復合催化劑Fe3O4@SiO2/β?NaYF4:Yb3+,Tm3+@TiO2。該材料具有自熒光背景低、發射峰窄、化學性質穩定等特點,有望在近紅外光光催化、光動力學治療、環境治理、生物醫學等領域得到廣闊的應用。此外,賦予上轉換材料磁性,可以實現磁性分離和循環使用、降低處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大體積混凝土用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該大體積混凝土用聚羧酸減水劑,其由聚醚大單體、丙烯酸、水化熱調控功能材料共聚制得;其中,所述水化熱調控功能材料包含納米材料和不飽和酯類單體;所述不飽和酯類單體由馬來酸酐與降解處理后的降解淀粉經酯化反應制得;所述納米材料由烷氧基硅烷水溶液于乙醇鈣溶液中經熟化制得。該聚羧酸減水劑能夠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同時對混凝土凝結時間和早期強度影響較小,可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缺陷裂縫的產生,提高其結構的服役壽命,減少其結構的維護成本;通過摻加該聚羧酸減水劑的方式來抑制熱裂縫,具有簡單高效、經濟性強等優點。
本發明屬于抗菌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銅抗菌高分子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含銅抗菌高分子復合材料包括樹脂以及分散于樹脂中的銅離子抗菌功能材料,所述銅離子抗菌功能材料包括無機載體以及負載于所述無機載體表面的富勒烯和納米銅,所述納米銅至少包括亞銅。本發明提供的含銅抗菌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穩定的抗菌殺菌效果,可滿足野外隨身攜帶隨時殺菌消毒的需求,可滿足添加于各類場景應用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和社會公益價值。
本發明提供了基于電流體應用的器件陣列及其制作裝置、制作方法,包括:產生系統,所述產生系統用于將生成的聲表面駐波作用于功能材料溶液,以使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表面形成液體尖峰陣列;定位系統,所述定位系統用于將目標基板移動至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處;以及電源,所述電源的兩端分別連接至所述目標基板、產生系統,使所述液體尖峰陣列在電場、重力及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形成泰勒錐并產生射流后轉印至所述目標基板;當停止對所述產生系統與目標基板施加電場后,液體尖峰陣列的泰勒錐立刻消失,停止噴射。通過泰勒錐射流的方式,可實現納米至微米級圖案的噴涂,并且圖案的均一性不易受目標基板彎曲度的影響。
一種調控氧化物材料熱導率的方法,涉及熱電材料。(1)取一片氧化物功能材料,清洗后,測量其熱導率;(2)將步驟(1)中的氧化物功能材料放入抗高壓的反應腔里,往反應腔中滴入H2O,封閉反應腔;(3)將處于超臨界狀態的CO2通入反應腔中,待反應腔中的氣壓降到常溫常壓后把氧化物功能材料取出,測量超臨界流體處理后的氧化物功能材料樣品的熱導率;(4)比較超臨界流體處理前后氧化物功能材料熱導率的變化,得到超臨界流體有效調控氧化物功能材料熱導率的結果。處理過程中,溫度條件容易滿足;時間短、效率高;并且不會對材料造成損傷。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功能器件陣列的制作裝置,包括:產生系統,所述產生系統用于將生成的聲表面駐波作用于功能材料溶液,以使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表面形成液體尖峰陣列;定位系統,所述定位系統用于將目標基板移動至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處,且將所述目標基板的功能區表面陣列與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陣列對位設置,其中,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與所述目標基板的功能區表面接觸,而在所述目標基板的功能區表面處形成功能材料液滴,且所述功能材料液滴揮發后形成所述功能器件。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制作工藝及裝置。無需將功能材料溶液通過噴嘴噴涂,不僅避免了資源的浪費,還實現了高密度功能器件陣列的制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功能器件陣列及其制作裝置和制作方法,包括:產生系統,所述產生系統用于將生成的聲表面駐波作用于功能材料溶液,以使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表面形成液體尖峰陣列;定位系統,所述定位系統用于將目標基板移動至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處,且將所述目標基板的功能區表面陣列與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陣列對位設置,其中,所述功能材料溶液的液體尖峰與所述目標基板的功能區表面接觸,而在所述目標基板的功能區表面處形成功能材料液滴,且所述功能材料液滴揮發后形成所述功能器件。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制作工藝及裝置。無需將功能材料溶液通過噴嘴噴涂,不僅避免了資源的浪費,還實現了高密度功能器件陣列的制備。
涉及一種鋼結構防火涂料,組成與配比為(相對重量份數):復合基料樹脂21.6~26.6,溶劑汽油18.6~22.8,復合脫水成炭催化劑21.2~25.8,復合成炭劑12.3~14.8,復合發泡劑9.0~11.2,復合增塑劑1.7~2.2,復合顏填料12.8~18.3;顏填料表面處理劑0.13~0.46,流平劑0.8~1.0;在防火涂料的制備過程中,基料樹脂、脫水成炭催化劑、成炭劑、發泡劑、增塑劑、顏填料等采用了多種原料復配,提高了各功能組分在不同溫度下的持續的協同作用,彌補了傳統鋼結構防火涂料瞬間脫水、成炭、發泡帶來的膨脹倍率低、泡孔結構不均、炭層強度差、散熱瞬間完成等方面的不足,達到了延緩鋼構件溫升,提高防火性能的目的。所得防火涂料各項質量技術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
本發明涉及建筑外加劑技術領域,提供一種水化熱調控功能材料、水化熱調控型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其中采用的水化熱調控功能材料包括酯化產物和復合納米材料,酯化產物為馬來酸酐和糊精酯化反應后的產物,復合納米材料中含有Ca元素,Si元素和O元素,且復合納米材料的加入量為酯化產物的1/5~1/3。本發明提供的減水劑,阻礙水泥水化進程,有效降低混凝土水化熱;可克服水化熱降低后混凝土早期強度降低和凝結時間延長的問題,并可有效控制大體積工程混凝土溫升,防止開裂,又對混凝土早期強度及凝結時間無影響,延長其服役壽命。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外加劑技術領域,特涉及一種消泡型功能材料、消泡型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消泡型功能材料由炔醇和含氫硅油經硅氫化反應制得;所述消泡型聚羧酸減水劑由不飽和聚氧乙烯醚單體、所述消泡型功能材料以及不飽和羧酸共聚制得。本發明提供的消泡型功能材料具有消泡功能,且其在水性體系中具有親水性;本發明提供的消泡型聚羧酸減水劑在具有高減水效果的同時,還具有消泡和抑泡的功能,其消泡能力強、穩定性好,有效避免了聚羧酸減水劑與消泡劑二者復配帶來的相容性差、放置穩定性差導致控制含氣量效果不佳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電化學微納體系的功能材料的微納加工方法及其裝置,可在特定基底或者微納芯片上原位合成微納米尺度的功能材料,用于構筑全固態微納米器件。所述方法包括:構筑微納米尺度的電化學反應器,以將合成功能材料的物理化學過程限制在微納米尺度的空間內;以及調控待加工的導電基底或芯片上的微區物理化學環境,以在導電基底或微納芯片上原位合成微納米尺度的功能材料。所述裝置包括微納米尺度的電化學反應器、電化學工作站、微納米精度的三維微動系統、視頻監視器和信息處理計算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富勒烯穩定的亞銅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富勒烯穩定的亞銅功能材料包括無機載體以及負載于所述無機載體表面的富勒烯和納米銅,所述納米銅包括亞銅。在亞銅參與化學反應過程中,亞銅Cu+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向Cu0或Cu2+轉變,富勒烯是一種籠狀碳分子,能夠作為一種獨特的接收或提供電子的電子庫,通過從零價銅吸收單電子或給二價銅提供單電子來調控與其緊密接觸的銅的價態,使亞銅向Cu0或Cu2+的轉變趨于鈍化并將銅的價態穩定為正一價,從而穩定材料中亞銅的含量,保證亞銅功能材料的活性。
隨著新能源的發展,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離子電池作為新型的綠色能源應用越來越廣泛,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采用錫的合金材料,以錫鐵合金為例,相關技術中,制備錫鐵合金時,通過將錫鹽、鐵粉以及小分子有機酸(比如,檸檬酸、水楊酸、蘋果酸等)混合并在高溫下反應進行制備。然而,這種用作負極的錫的合金制備方法所需的溫度較高,對設備要求較高,而且小分子有機酸的成本較高,從而增加了制備負極的生產成本。
以鈷酸鋰材料作為正極的鈷酸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使用壽命長、無自放電、無記憶效應、環境友好等優點,在便攜式電子產品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鋰離子電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隨著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所需的活性金屬(比如,鋰、鈷等)資源的不斷消耗,鋰電池的制造成本節節攀升,因此,迫切需要開發鈷酸鋰正極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本發明涉及鋰電池回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鈷酸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的回收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藝簡單、成本低,具有更高熱導、更趨于各向同性的導熱特征,可動態調整大小、形狀以滿足各種電子器件需求的一種電子器件散熱用金剛石負載的石墨烯熱界面材料制備方法。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廈門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