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模壓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碳碳復合材料模壓方法,針對現有的碳碳復合材料的成型、碳化和石墨化的步驟分開完成,模壓的周期長,模壓的成本高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驟:S1:按10:3:1的比例選取短切碳纖維、煤焦油瀝青和焦粉為混合材料,S2:將選取的短切碳纖維、煤焦油瀝青和焦粉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物,S3:采用捏合機將混合物捏合成胚體,S4:將S3制得的混合物胚體加入到石墨模具中,S5:將石墨模具攜帶混合物胚體加入到烘箱中進行加熱處理。本發明一體化完成碳碳復合材料的成型、碳化和石墨化的步驟,模壓的周期短,模壓的成本低,值得廣泛推廣。
本發明公開一種石墨烯增效儲熱能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復合材料包括式(I)所示結構的偶氮苯和還原氧化石墨烯,所述式(I)所示結構的偶氮苯以共價偶聯的方式接枝在還原氧化石墨烯的片層表面。該類石墨烯增效儲熱能復合材料至少具有和低溫放熱和放熱速率快的性能,還進一步兼具優良的儲能密度。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有利于進一步充分利用太陽能進行能量存儲。
本發明一種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制備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制備羥基修飾碳纖維;制備改性碳纖維;制備浸潤碳纖維;將所述浸潤碳纖維烘干后,得到連續碳纖維增強雜萘聯苯共聚芳醚砜樹脂單向帶;將所述連續碳纖維增強雜萘聯苯共聚芳醚砜樹脂單向帶剪裁成碳纖維預浸片,將多張所述碳纖維預浸片置于模具中,模壓成型后得到所述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本申請實施例的方法制備的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能夠限制提高碳纖維和樹脂基材料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顯示增強復合材料的強度、韌性、耐熱等級和抗濕熱老化性能。
本發明一種耐腐蝕玄武巖纖維增強銅基合金復合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由以下體積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玄武巖纖維10?30份,銅基合金70?90份,所述的銅基合金含有以下重量份配比的組分,銅68?79份,錳2?5份,鎳3?5份,鈷2?4份,硅2.5?4份,鐵粉1?2份,鉛0.5?1.8份,余量為鋅;所述耐腐蝕玄武巖纖維增強銅基合金復合材料的耐腐蝕電流密度為0.12~0.14mA/cm2,斷裂強度為1000~1100MPa,塑性為8.3~8.5%,耐脫鋅腐蝕深度≤80μm;玄武巖纖維增具有強強度和剛度作用,同時起到防腐蝕、抗日曬的作用,本發明制備得到的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其耐沖刷腐蝕性、耐應力腐蝕開裂性也優異,硬度高,且制備方法簡單易行,可控性強,適于大范圍生產應用。
本發明屬于新型石墨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利用C/C復合材料顆粒制備鋰離子負極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選料配料:選用C/C復合材料并進行碾磨分級后,留下粒度D50為10~30μm的C/C復合材料顆粒作為原料;選用中溫煤瀝青為包覆料;所述包覆料中溫煤瀝青與原料C/C復合材料顆粒的質量比為:20:80~25:75;2、包覆:將配料完成的C/C復合材料顆粒和包覆料中文瀝青置于浸漬罐中,在280~650℃的溫度和7~12KPa的壓力下進行浸漬8~15h,獲得混合材料;3、焙燒:將包覆完成的混合材料置于焙燒爐中進行焙燒炭化;4、石墨化:焙燒后再置于石墨化爐中進行石墨化提純,得到所述的鋰離子負極材料。本發明制備的鋰離子負極材料性能優良,可以廣泛應用于鋰離子負極材料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碳碳復合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碳碳復合材料的防氧化涂層熱處理設備,針對現有的真空燒結化使用不便,多個棒狀復合材料堆積在一起燒結不僅影響燒結效果,且涂刷在表面的涂料容易受到刮花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滑動安裝有移動板,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燒結爐,移動板的一側設置有密封板,移動板的另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密封板的一側轉動安裝有金屬網架,驅動電機與金屬網架相配合金屬網架的內部轉動安裝有放置板和穩定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操作方便,便于對棒狀復合材料進行燒結,避免將多個棒狀復合材料堆積在一起燒結,避免造成涂料刮花,保證了產品質量。
本發明公開一種石墨烯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裝置,其中石墨烯復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鱗片石墨粉、H2SO4、NaNO3、KMnO4、H2O2、HCl、CoCl2·6H2O、Co(OH)2、MoS2、CO(NH2)2以及去離子水,首先制備石墨烯懸浮液,將CoCl2·6H2O溶于石墨烯懸浮液,攪拌15~25min,得到二次混合液,將Co(OH)2、MoS2、CO(NH2)2加入到二次混合液中,攪拌15~25min,得到三次混合液,將三次混合液倒入不銹鋼反應釜中,壓力條件為20MPa~25MPa,溫度條件為25~35℃,得到石墨烯復合混合物,將石墨烯復合混合物過濾,用去離子水洗滌后,放入干燥爐中干燥,得到石墨烯復合材料;得到的金屬氧化物和石墨烯的復合材料,金屬氧化物負載在石墨烯表面上來提高復合材料的電化學性能,比容量顯著提高,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效果顯著提高。
本發明屬于碳碳復合材料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碳碳復合材料的防氧化涂層熱處理設備及其方法,針對現有的真空燒結化使用不便,多個棒狀復合材料堆積在一起燒結不僅影響燒結效果,且涂刷在表面的涂料容易受到刮花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底座的頂部滑動安裝有移動板,底座的頂部設置有燒結爐,移動板的一側設置有密封板,移動板的另一側設置有驅動電機,密封板的一側轉動安裝有金屬網架,驅動電機與金屬網架相配合金屬網架的內部轉動安裝有放置板和穩定板,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操作方便,便于對棒狀復合材料進行燒結,避免將多個棒狀復合材料堆積在一起燒結,避免造成涂料刮花,保證了產品質量。
一種聚氨酯/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將聚醚多元醇加入反應器處理后,加入二異氰酸酯升溫,控制游離-NCO質量含量,真空脫泡后,獲得A組分;將二元芳胺升溫,滴加液態環氧樹脂并再次升溫反應,獲得B組分;最后將A與B組分按計量攪拌混合均勻反應固化后,制得聚氨酯/環氧樹脂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作為膠粘劑使用具有優異的粘結強度和耐高、低溫性能以及抗沖擊和柔韌特性,應用范圍廣泛。也可制成高硬度聚氨酯彈性體復合材料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回收利用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廢棄的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放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粉碎后通過篩網進行篩選,將較大體積的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再次投入,直至其粉碎顆粒大小達到要求;S2、將粉碎后的顆粒廢棄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投入清洗池內,添加清潔劑,通過攪拌對廢棄的碳纖維熱塑性復合材料進行清潔,繼而通過清水再次沖洗,沖洗完畢后使用烘干機烘干。本發明采用多閉環回收碳纖維的方法制備了高性能的連續碳纖維,對碳纖維進行多次回收,不僅減少了廢棄物的排放,而且降低了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成本,提高了回收利用率,有利于環保。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聲相控陣復合材料檢測中輪式探頭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超聲相控陣換能器安裝在橡膠滾輪中,生成相控陣輪式探頭,移動相控陣輪式探頭,調節相控陣輪式探頭的接觸面,使得探頭的接觸面與需要進行檢測的復合材料的上表面重合,并對重合效果進行檢測,重合合格后進行檢測,計算機控制相控陣輪式探頭在復合材料的上表面運動,對復合材料進行檢測,并將檢測過程中采集的數據傳輸至計算機內,計算機接收數據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計算,計算結果在顯示屏上顯示。本發明通過光照裝置與光線接收裝置對接觸面與復合材料的上表面重合度進行檢測,極大的提高了相控陣輪式探頭檢測的精確性,降低了檢測誤差。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基納米石墨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原料,骨料銅基為純銅粉,粉料為納米石墨粉;S2、霧化,將骨料通過電動力學霧化,其冷卻速率達105?106K/s,其平均粒度為0.1?5μm;S3、脫脂,將霧化后的骨料和納米石墨粉分別放入堿洗溶液中進行超聲波作用脫脂,堿洗溶液溫度通常為65?75℃,浸泡5?10min;S4、混料,將S2個S3處理后的骨料與粉料按照重量比為20:80?25:75混合,并加入液態介質混合均勻;S7、一次燒結,將混合后的材料在通氬氣防止其氧化的前提下進行燒結,溫度為800?950℃、燒結保溫加壓時間為10?15min、燒結壓強為50?80MPa;S8、再次燒結,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工藝得到的銅基納米石墨復合材料。本發明還公開了通過上述方法制備的復合材料。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大同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