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硅膠廢水綜合資源化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1)水質調節;(2)混凝除硅;(3)陶瓷膜過濾;(4)納濾膜過濾,混凝除硅步驟中,向廢水中以水溶液形式投加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鐵、聚丙烯酰胺,以每升廢水計,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鐵、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分別為200-400mg/L,50-100mg/L,100-200mg/L,1-5mg/L。本發明的納濾透過液可以回用于生產中,替代部分淡水,在避免污染的同時節約大量淡水資源,具有顯著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濃縮液可以生產高品質硫酸鈉,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染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該方法首先將含氰廢水首先采用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吸附;然后采用對廢水添加試劑,從而對廢水中的氰化物進行多重氧化絡合,最終達到去除目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處理印染廢水的TiO2/竹炭-殼聚糖復合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包括(1)竹炭的預處理、(2)TiO2/竹炭光催化劑的制備和(3)TiO2/竹炭-殼聚糖復合催化劑的制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同時利用二者的優點,采用新的方法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得到性能更優異的處理劑,首次應用于印染廢水處理中;并利用竹炭的高吸附能力,加入偶聯劑使殼聚糖與竹炭偶聯成更大的高分子,以克服了二者單獨使用存在的缺點,進一步提高了印染廢水處理的功效,且其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
本發明公開了脫除廢水中苯扎氯銨的方法,將陰離子吸附材料直接撒播在廢水的水體中或利用透水性良好的袋子對陰離子吸附材料進行封裝并置入廢水的水體中,實現對廢水中苯扎氯銨的脫除。其中,陰離子吸附材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陰離子化纖維素短纖維25~35份、海藻酸鈉15~25份、明膠10~15份、丁基橡膠粘合劑5~10份、活性碳8~16份、自來水100~300份。本發明采用陰離子吸附材料通過靜電吸附作用對廢水中的苯扎氯銨進行有針對性的脫除,不但可以去除廢水中苯扎氯銨以減少環境污染,也可以實現苯扎氯銨的回收再利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中含氮有機物的處理方法,以多級孔的鈦硅分子篩為催化劑,促進氧化劑和廢水中含氮有機物之間的氧化反應,使廢水中含氮有機物發生降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利用多級孔(中孔和微孔)的鈦硅分子篩,在低壓和較低溫度下可促進氧化劑和廢水中含氮有機物之間的氧化反應,能高效去除廢水中性質穩定的含氮有機物,且可重復使用。另外,經過“絮凝脫油?催化氧化”組合技術處理,可以有效提高廢水的生化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凈化廢水的處理劑,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用于硅膠廢水處理的脫硅絮凝劑,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該脫硅絮凝劑包括按重量份計的以下組份:A、氯化鎂200~400份、氯化鈣50~100份;B、氯化鐵100~200份;C、聚丙烯酰胺1~5份。脫硅絮凝劑的各組分: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鐵、聚丙烯酰胺均以水溶液形式分別投加,投加量以每升廢水計。本發明原料來源方便,投加量小,成本低,絮體沉降快,可有效去除廢水中的膠體硅和溶解硅,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硅膠廢水的除硅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混合均質:將硅膠廢水在混合池中進行混合、均質處理,水力停留時間1-5小時;(2)水質調節:向硅膠廢水中投加堿,將pH調至6-9范圍內,水力停留時間2-10小時;(3)混凝除硅:向步驟(2)得到的廢水中依次投加氯化鈣和氯化鎂,混勻后,再向廢水中投加氯化鐵,形成礬花,最后投加聚丙烯酰胺,經渣水分離得到較清澈的上清液;混凝除硅過程在混凝沉淀池內完成,廢水在混凝沉淀池中的水力停留時間大于40分鐘。本發明提供的脫硅絮凝劑對硅膠廢水中的全硅去除率較高,經過后續的處理可以實現中水回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廢水生化處理裝置,由控制區、調節池、厭氧池、好氧池、清水池、輪子、支架組成,每個池底部設置排泥口,每個池都可以單獨拆卸,外部管道均可拆卸,安裝于支架上。利用海洋曲霉Aspergillus?sp.zs23,通過控制本發明裝置內溫度,溶氧等條件,結合厭氧污泥的厭氧作用,處理高鹽度造紙,印染廢水等。經過本發明裝置處理的廢水脫色率為80%以上,COD下降90%以上。本發明裝置設計合理,可以模擬工廠實際處理廢水效果,用于廢水處理前的小試及中試,為實際菌種處理運行提供參考。通過本發明裝置可考察菌種及廢水處理效果,比較直觀,幫助環保項目快速定奪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廢水生化處理裝置,由控制區、調節池、厭氧池、好氧池、清水池、輪子、支架組成,每個池底部設置排泥口,每個池都可以單獨拆卸,外部管道均可拆卸,安裝于支架上。利用海洋曲霉Aspergillus?sp.zs23,通過控制本實用新型裝置內溫度,溶氧等條件,結合厭氧污泥的厭氧作用,處理高鹽度造紙,印染廢水等。經過本實用新型裝置處理的廢水脫色率為80%以上,COD下降90%以上。本實用新型裝置設計合理,可以模擬工廠實際處理廢水效果,用于廢水處理前的小試及中試,為實際菌種處理運行提供參考。通過本實用新型裝置可考察菌種及廢水處理效果,比較直觀,幫助環保項目快速定奪方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C/N高氨氮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反應器本體,反應器本體內設有內筒自養脫氮單元和外筒混合營養脫氮單元,內筒自養脫氮單元由下到上依次設有短程硝化污泥區、堆積填料區、懸掛填料區、集氣室和集氣罩;內筒自養脫氮單元和外筒混合營養脫氮單元之間設有連通的過流通道,外筒混合營養脫氮單元設有機械攪拌器、折流板和出水室,反應器本體底部設有進水口和進水布水區,進水布水區與短程硝化污泥區聯通。本發明的好處是能夠有效緩解亞硝氮對系統脫氮性能的抑制,充分提高不同生態位脫氮功能菌群的活性,在節約外源有機物添加和曝氣成本的基礎上能夠提高系統的運行性能及長期穩定性。
一種去除廢水中雙氯芬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調節待處理水體中PH值,(2)將活性炭和二氧化鈦混合物制成復合物,所述復合物中活性炭含量為30?60%,(3)將復合物和處理完畢的水體用水泵進行混合接觸,接觸時流速為80?150毫升/分鐘,它具有提供二氧化鈦吸附活性炭合成物,活性炭吸附和在二氧化鈦的作用下光催化降解和自身降解三個方面,達到降低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
油脂加工廢水吸油氈輔助漂浮裝置,包括支柱、浮球、連接桿、上層卡槽、上層吸油氈、橡膠棍、下層吸油氈、下層卡槽、支桿和重塊,所述上層吸油氈左右兩側各卡入到上層卡槽里,且上層卡槽上設有螺栓將上層吸油氈固定在上層卡槽里,上層卡槽側面安裝連接桿,連接桿側面安裝浮球,上層卡槽下安裝支柱,支柱下安裝下層卡槽,下層吸油氈左右兩側各卡在下層卡槽里,下層卡槽外設有螺釘,螺釘將下層吸油氈固定在下層卡槽里,下層卡槽側面安裝支桿,支桿側面安裝重塊,上層吸油氈下設有橡膠棍,橡膠棍下端安裝在下層吸油氈上;本發明的優點是:浮球能使上層卡槽保持位于水面,使上層吸油氈吸附水面的廢油。
本發明涉及吸附劑制備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生物質吸附劑的制備方法,步驟為:將花生殼清洗、干燥、粉碎、過篩后得到花生殼粉末;將花生殼粉末置于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脹;將溶脹后的花生殼粉末加入到溶解有乙酸酐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65?85℃下反應得到第一中間產物;將第一中間產物加入到乙二胺水溶液中,80?90℃下攪拌反應得到第二中間產物;將第二中間產物與海藻酸鈉溶液混勻,然后加入環氧氯丙烷,50?60℃下反應后將產物過濾并干燥,得到所述生物質吸附劑。本發明以花生殼為原料通過改性制得的生物質吸附劑,成本低、環境友好,且粘度高,不會出現松散的現象,對染料及重金屬離子的吸附效率高。
本發明提供復合聚砜膜的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領域,包括提供基膜,上述基膜為多巴胺原位聚合摻雜聚砜膜,基膜為半互穿式網絡結構;以及在上述基膜表面交聯殼聚糖銅配合物,得到復合聚砜膜,上述交聯發生在脈沖電場環境中;上述復合聚砜膜接觸角為45°?80°,純水通量為600?1250L/m2·h,截留率至少為90%。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能增加膜孔徑和通水量,限制多巴胺團聚和吸水對膜結構和機械性能的破壞,降低膜孔中有機物附著量,提升膜親水性和截留率,降低膜孔通量衰減速率和膜阻力增大系數以提高耐污染性能,降低復合膜更換頻率以節約處理成本,該復合聚砜膜用于海水養殖廢水處理、海洋殺菌及赤潮防治等方面。
水產加工廢水油水分離裝置,包括防護擋板、水槽、第二透水膜、第二過濾槽、支桿、第二銷軸、第二支板、第二鏤空、第一鏤空、第一過濾槽、第一透水膜、第一支板、第一銷軸、第一鏤空、氣缸和底板,所述水槽上安裝防護擋板,水槽內設有第一過濾槽,第一過濾槽內側壁和底部鋪設第一透水膜,第一過濾槽為方形結構,第一過濾槽內安裝第二過濾槽,第二過濾槽為梯形結構;本發明的優點是:水油分離效果好。
一種去除廢水中布洛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調節待處理水體中PH值,(2)將活性炭和二氧化鈦混合物制成復合物,所述復合物中活性炭含量為70?90%,(3)將復合物和處理完畢的水體用水泵進行混合接觸,接觸時流速為80?150毫升/分鐘,它具有提供二氧化鈦吸附活性炭合成物,活性炭吸附和在二氧化鈦的作用下光催化降解和自身降解三個方面,達到降低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微藻處理廢水并回收磷素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微藻培養;(S.2)微藻固定得到附著有微藻的活性炭懸浮液;(S.3)包埋固化得到微藻包埋微球;(S.4)污水處理,將微藻包埋微球投放至含磷污水中,吸附污水中的磷素;(S.5)磷素回收:將吸附有磷素的微藻包埋微球從污水中過濾,然后將其高溫分解將殘渣粉碎研磨后得到含磷素的殘渣。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微藻污水處理劑無法在微藻處理后回收其中的磷素,無法進一步再利用的缺陷,具有(1)能夠有效的對污水中的磷素進行吸附,富集;(2)回收污水中的磷素;(3)減輕了富營養化問題,在環保的基礎上增加了經濟效益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廢水處理系統的氣浮裝置,包括氣浮池(1),氣浮池(1)頂部的一側設有渣槽(2),氣浮池(1)頂部的另一側設有清水槽(3),氣浮池(1)的上方設有刮板機(4);氣浮池(1)的下部設有葉輪(5),葉輪(5)的上方設有傾斜的隔板(6),隔板(6)的下方設有振動電機(7),隔板(6)的底邊以及與底邊相鄰的側邊與氣浮池(1)的內壁相連,隔板(6)上設有豎直的管道(8),管道(8)的端部分別設置于隔板(6)的上下兩側;氣浮池(1)上設有位于隔板(6)底邊上方的排渣閥門(9),氣浮池(1)的底部設有廢水進口(10)和溶汽水進口(11)。本實用新型具有工作效率高和工人勞動強度低的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產加工用多級高效廢水處理裝置,包括底板和反應箱,所述底板固定安裝在地面上,所述底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反應箱,所述反應箱的頂部一端開設于通槽,所述反應箱的通槽上固定安裝有承載機構,所述承載機構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初級處理機構,所述反應箱的頂部遠離承載機構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次級處理機構,且次級處理機構的輸出端穿過反應箱的側壁固定安裝在反應箱的內部,此水產加工用多級高效廢水處理裝置的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初級處理機構和次級處理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實現對設備內的水進行多級式的處理,便于對水進行快速的處理,以便將水處理至達標狀態進行排放,此設備的實用性較高。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劑及其吸附廢水中鎘的方法。所述的復合型磁性微藻生物吸附劑的制備方法如下:(S.1)微藻培養:將微藻在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得到微藻培養液;(S.2)磁性Fe3O4納米粒子的制備:將三價鐵鹽、二價鐵鹽以及鹽酸配制成酸性鐵鹽溶液,然后經沉淀分離清洗后得到磁性Fe3O4納米粒子;(S.3)復配:向微藻培養液加入磁性Fe3O4納米粒子,震蕩培養,得到磁性微藻。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微藻容易從反應器中流失,微藻與廢水的分離難度大,成本高、微藻活性低的問題,具有(1)復合型微藻生物吸附劑能夠有效回收利用,防止流失;(2)處分離方便,分離成本低;(3)活性高,整體處理處理效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一體式高氨氮廢水脫氮裝置,旨在實現一體式水體脫氨裝置高效、經濟和穩定運行。該發明包括反應器本體,反應器本體轉動連接有驅動裝置;反應器殼體設置在反應器本體外部,反應器殼體和反應器本體之間形成的腔體為曝氣室,腔室中含有活性污泥及處理廢水,反應器殼體上部開放,其一端具有第一進水口,反應器殼體上設有用于曝氣的導氣管;容納槽,容納槽包括設置在反應器殼體底部的第一容納槽和反應器本體內壁一側的第二容納槽,第一容納槽內盛裝有經過馴化的含有好氧氨氧化菌和厭氧氨氧化菌污泥,第二容納槽中盛裝含有有厭氧氨氧化顆粒污泥。能夠更方便快捷搭建平衡環境,使得好、厭氧菌落數量達到平衡,系統實現高效穩定運行。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捕獲廢水中金屬離子的水凝膠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殼聚糖加入冰醋酸水溶液中,然后加入丙烯酰胺、蒸餾水,攪拌至混合均勻得到殼聚糖水凝膠;S2.將絲瓜絡浸漬于步驟S1所得殼聚糖水凝膠中,靜置22?26小時得到絲瓜絡殼聚糖水凝膠;S3.將步驟S2所得絲瓜絡殼聚糖水凝膠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7小時,取出后降至室溫得到用于捕獲廢水中金屬離子的水凝膠復合物。本發明制得的水凝膠復合物具有較好的捕獲金屬離子能力和力學強度。
一種印染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步驟:生化處理、鐵炭微電解曝氣處理、沉淀處理和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處理,印染廢水從生化池進入先經生化處理、接著在第一調節池調整pH至2~5,然后進入鐵炭微電解曝氣池進行鐵炭微電解處理,再進入第二調節池調整pH至7~9,然后進入沉淀池沉淀,最后進入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裝置過濾,即為處理后凈水。其優點在于:采用鐵炭微電解技術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利用鐵炭微電解的方法代替原來絮凝劑和多級沉淀來降低COD和色度,明顯改善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同時減少了絮凝劑的使用及被處理水的二次污染;以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裝置代替傳統的多級沉淀和吸附法,即減少了占地面積,又減少了吸附劑的使用,從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種印染廢水處理裝置,包括生化池、第一調節池、鐵炭微電解曝氣池、第二調節池、沉淀池和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裝置,生化池上設有廢水進水口,生化池出水口與第一調節池進水口相連,第一調節池出水口與鐵炭微電解曝氣池進水口相連,鐵炭微電解曝氣池出水口與第二調節池進水口相連,第二調節池出水口與沉淀池進水口相連,沉淀池出水口與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裝置入水口相連。本實用新型設置鐵炭微電解曝氣池與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裝置,利用鐵炭微電解代替絮凝劑和多級沉淀來降低COD和色度,減少絮凝劑的使用及被處理水的二次污染;以管式微濾膜錯流過濾裝置代替傳統多級沉淀和吸附法,一方面減少占地面積,另一方面減少吸附劑的使用,從而降低了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處理含磷廢水的天然吸附劑的制備方法,涉及天然吸附劑制備領域,包括以下制備步驟:1)制備蒙脫土和羧甲基纖維素懸浮液;2)將蒙脫土懸浮液、羧甲基纖維素懸浮液和高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混合,加入牡蠣殼粉和粉煤灰得到預凝膠液;3)將預凝膠液冷凍干燥研磨,得到復合改性纖維素氣凝膠微粒;4)將蒙脫土、牡蠣殼粉和粉煤灰與水混合,隨后加入聚環氧氯丙烷二甲胺水溶液和復合改性纖維素氣凝膠微粒,得到預吸附劑;5)將預吸附劑煅燒冷卻,得到用于處理含磷廢水的天然吸附劑。本發明復合改性纖維素氣凝膠微粒會牢牢包覆于天然吸附劑內,做成吸附球后力學強度高,抗磨損性能強,不易松散,且吸附效果好,制備成本低。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養殖廢水再生利用的凈化方法,將養殖海水排入集水井中,經過初步凈化后,排入電離池對海水廢水進行電離加速有機物分解,然后排入過濾池中加入磁性復合絮凝劑沉降廢水中懸浮污染物,加入復合海綿鐵進行吸附和化學降解后,再經卵石濾層再次過濾,檢測達標后排放,若不達標,重新排入集水井中再次重復上述步驟。本發明將磁性納米粒子和固定化復合酶通過硅烷偶聯劑連接,制得的復合絮凝劑具有磁性,便于磁性分離,避免了沉降反應后還需進行過濾、離心等復雜步驟,簡化操作。
本發明提供利用水產養殖廢水培養微藻的方法,屬于微藻養殖領域,該方法包括微藻的擴大培養;水產養殖廢水的預處理;在處理后的廢水中加入烷基聚葡糖苷至濃度為1?3g/L后培養微藻,所用微藻為小球藻。本發明能夠抑制亞硝酸細菌的生長,抑制氨氮轉化為中間狀態的亞硝氮,再轉化為硝氮,提高小球藻的氨氮去除率及溶解氮去除率;能夠促進accD基因的表達,保證小球藻較高的生物量的同時提高小球藻的脂質積累量。
本發明提供基于微藻培養的含鉻廢水的處理方法,屬于水生生物培養領域,該方法利用含鉻廢水培養微藻;向廢水中加入3?5mg/L吡硅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光?膜生物反應器,該反應器中的膜為PVA/PVDF共混膜制成的中空纖維超濾膜;其中,PVDF接枝2?甲基?4?氯苯氧乙酸。本發明能夠促進植物絡合素合成酶基因(PCS)表達,促進植物絡合素的大量生成,提高微藻對Cr(Ⅵ)的解毒作用;能夠抑制藻細胞生長,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增加與PVA的相容性,提高PVDF的親水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鍍廢水的處理方法,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還原、加堿沉淀、氧化、絮凝沉降、調節排放,其中絮凝沉降用絮凝劑中包括一種兩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劑PDMAMDTC;上述兩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劑PDMAMDTC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和丙烯酰胺由過硫酸銨引發,共聚構成基本骨架,再鏈接甲醛和三乙烯四胺,然后由丙烯酰嗎啉、咪唑啉引發并在堿性環境下與二硫化碳反應制得。本發明提供的電鍍廢水的處理方法屬于不分類分流、一體化的綜合處理,無需助凝劑,處理效果優異,處理步驟和設施設備少,藥物投放量少,處理成本低;所用復合型絮凝劑的制備速率和效率高,支鏈及副產物形成少,且取代率和接枝率高,絮凝沉降效果優異。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章魚加工廢水提取多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章魚加工廢水濃縮后加入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進行水解,將所得的水解產物加入乙醇攪拌,所得的多糖沉淀加入蒸餾水后再加入Sevag試劑,離心;所得溶液加入乙醇攪拌,離心,所收集的多糖沉淀經洗滌后,真空冷凍干燥,得章魚粗多糖;將章魚粗多糖用蒸餾水配制成粗糖液后依次用截留量分子量為300K的超濾膜和截留分子量為100K的超濾膜進行過濾,所得物經真空冷凍干燥,得分子量為300K-100K的章魚多糖。本發明首次對章魚廢水中的多糖進行提取,具有變廢為寶的技術優勢。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舟山有色金屬環境保護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