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用于超貧磁鐵礦的選礦系統和方法。根據一實施例,一種選礦方法可包括:對原礦石材料進行破碎處理,以達到預定粒級;對所述預定粒級的礦石材料進行第一次磁干選處理;對第一次磁干選之后的礦石材料進行輥壓處理;以及對輥壓后的礦石材料進行第二次磁干選處理。本發明的選礦方法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對超貧磁鐵礦資源的采選利用,因此能夠廣泛用于國內礦山的磁鐵礦采選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銣銫鹽選礦用攪拌裝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的頂部左側設置有第一進料口,所述第一進料口的下端連接有進料管,所述固定箱的內部安裝有電機,所述固定箱的右方設置有第二進料口,所述外筒的內部安裝有內筒,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一組攪拌桿,所述內筒左右兩側的內壁上均等間距焊接有若干個擋板,所述外筒的左側下部連接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安裝有閥門。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銣銫鹽礦漿從進料管均勻流入內筒內,經過攪拌桿的攪動,銣銫鹽礦漿通過內筒上的出漿孔均勻進入外筒內,與外筒內的選礦藥物完全混合反應,從而延長了礦漿與選礦藥物的反應時間,保證了選礦效果。
本發明涉及選礦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品位鈦精礦的選礦方法,首先通過將原礦漿進行濃縮和重力篩選去除原礦漿中夾雜的大量伴生雜質,實現了對含鈦礦物質的初步富集,得到具有一定鈦品位的重選精礦;然后對重選精礦進行分級篩分和研磨得到細磨礦物,提高了重選精礦中有用礦物與脈石的解離度,還能提高礦石的金屬回收率;繼而采用的多級強磁選程序的設置可以保證細磨礦物的鈦品位,結合電選程序,在大大提高選礦效率的同時去除細磨礦物中的導電類雜質,使所得高品位鈦精礦的鈦品位顯著提升,達到46.5wt%以上。整個選礦過程未加入化學藥劑等環境污染源,清潔無污染,選礦工藝簡單,產品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深加工的高要求,質量穩定。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括提升機的磁鐵礦選礦系統。傳統的選礦系統成本較高,且占地面積大。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破碎系統將礦石破碎至預定粒級,并且在高壓輥之前設置第一磁干選機,能夠拋掉大量的無用礦石,從而大幅度降低后續的選礦處理量,降低了成本。此外,通過利用第一提升機和第二提升機分別將高壓輥機前后的第一和第二磁干選機選出的中礦提升至高壓輥機的進料口,使得各個設備能夠緊湊地布置,減小了占地面積和廠房成本等。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選礦系統能夠大幅度降低選礦成本,減小系統占地面積和廠房成本等,尤其適合用于國內的低品位磁鐵礦的選礦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吸式立式選礦機,其包括:機架(1)、給料機構(2)、選礦機構(3)及出料機構(4),其中,機架(1)包括機架主體(5)及機架龍骨(6),給料機構(2)包括進料口(12)、給料機(13)、給料機驅動系統(14)及進料風道(15),選礦機構(3)包括選礦通道(17)及一對沿選礦通道對稱設置的立式磁選裝置(18),出料機構(4)包括精礦收集裝置(30)、活動調風擋板(31)、精礦出口(32)。該選礦機具有磁選工作面大、磁選效率高、進料量可控且所得礦粉純度高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力永磁選礦機,它包括機殼和永磁滾筒,所述永磁滾筒裝置在機殼內,所述機殼一側的下部設有進風口,另一側下部設有出風口,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為高低錯位設置,進風口的上口端和出風口的下口端分別鉸裝有可調式導流板;本實用新型風力永磁選礦機,在機殼內對應進風口和出風口位置均安裝有可調式導流板,通過調節可調式導流板的傾斜角度,調整進料口的進風量個出料口的出風量,在保證不會將礦粉從出風口吹出的前提下,將礦粉中的非磁性顆粒從出風口吹出,分選效率在98%以上,改變了現有濕法選礦過程中,耗水耗電嚴重,且分選效率較低的問題,降低選礦成本,不需建造尾礦庫,大幅提高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本發明公開一種螢石選礦廢水處理絮凝劑,它是為解決現有的螢石選礦水不能重復利用并嚴重污染環境問題而發明的。其特征在于該絮凝劑的組分配比為:鈣鹽∶鎂鹽∶錳鹽=1-1.2∶1.1-1.5∶0.1-0.2,其中的配比以摩爾計量。本發明在與常規的聚丙烯酰胺助凝劑配合使用時,可以使螢石選礦尾礦庫出水完全符合工藝用水水質要求,同時可以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二級標準的指標。不僅如此,而且它配方簡單、原料易得、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既有顯著的治廢效果,又可降低治廢成本,因此,為徹底解決螢石選礦廢水的尾水循環及達標排放問題提供一條新途徑。它還可以廣泛用于磷、鉬、鉛、鋅等選礦的廢水處理。
現有的釩鈦磁鐵礦的選鈦裝置在使用過程中不方便對粗粒級粗鈦粉進行分離并進行粉碎,粗粒級粗鈦粉由于比重較大,用浮選法不易懸浮,容易造成選別困難、回收率較低。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釩鈦磁鐵礦的選鈦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承德有色金屬選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