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鎢錫精礦生產仲鎢酸銨的綜合方法。本發明屬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堿浸出低鎢錫精礦,制得仲鎢酸銨產品的方法。本方法是將含鎢2%~10%錫精礦進行氫氧化鈉液攪拌浸出,保持反應結束后終堿濃度≥250g/l,生成的鎢酸鈉結晶在浸出渣中,液固分離,濾液補加部分新的氫氧化鈉液返回浸出工序,濾渣用清水洗滌,洗滌后的洗水用樹脂吸附,再用氯化銨或銨水解吸,解吸液濃縮結晶得仲鎢酸銨;浸出渣中的錫精礦洗滌至含WO3≤0.5%,進入錫冶煉流程。本發明工藝簡單,流程短,浸出液可以循環利用,不影響鎢的浸出,洗水樹脂吸附后,可產出仲鎢酸銨產品,是一種適用于大規模處理低鎢錫精礦的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從含銻錫鉛物料中分離銻的綜合方法,適合于含銻高的錫鉛物料除銻及回收其它有價金屬。其要點是:將含銻的物料造粒處理制作成厚為2mm~5mm,粒徑為2mm~30mm的不規則錫花;然后將錫花片裝入內襯有耐酸纖維的陽極框中制作成錫花陽極,將精錫鉛物料作始極片,放入盛有硅氟酸的電解槽中通直流電進行電解,錫鉛金屬電解沉積于陰極獲得錫鉛總量大于99.8%、含銻量小于0.2%的陰極產品,銻及金銀等有價金屬在陽極泥中富集,最后從陽極泥中回收銻及金銀有價金屬。本發明為濕法冶金工藝,工藝先進、合理,可大大增加電解液與陽極的接觸面積,降低電解時的電流密度,消除陽極鈍化現象。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輸送泵冷卻水循環裝置,它由低位水箱、循環水泵、給水主管、給水分管和冷凝水回水管組成,低位水箱設置在低于輸送泵或冷凝水回水管的位置,以便冷卻水自流進入,低位水箱的出口與給水主管連接,給水主管管路上接入循環水泵,給水主管連接著給水分管,給水分管與輸送泵的冷凝水入口連接,輸送泵的冷凝水出口與冷卻水回水管連接,冷凝水回水管與低位水箱連通形成水回路,多臺輸送泵的冷凝水通過給水分管并聯連接在給水主管和冷凝水回水管之間,以便收集多臺輸送泵的冷凝水進入低位水箱。本實用新型徹底解決冷凝水與污水混合難處理問題,顯著減少污水量和用水量,達到廢水零排放,減少企業廢水處理成本,實現綠色濕法冶金。
一種含鐵的鎢鈷廢渣制碳酸鈷的方法。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將含鐵的低品位鎢鈷廢渣制備成碳酸鈷的方法。本方法將含鐵5%~30wt%的鎢鈷廢渣投入配制好的100~300g/l硫酸溶液中,并加入混合的硫酸鈣和硫酸鉀添加劑,加入量為原礦的5%~20%,進行通氧攪拌浸出,鈷進入到浸出液后用碳酸鈉中和至pH7~7.5,得到碳酸鈷產品,三氧化鎢留在渣中,進入鎢冶煉流程。本發明工藝簡單,流程短,可一步完成鈷的浸出和除鐵過程,浸出液可以循環利用,且可保證較好的料漿的過濾性能,是一種適用于大規模處理含鐵高的鎢鈷渣實現鎢鈷分離的方法。
直接從氟硅酸礦漿溶液中萃取銦的方法。本發明 屬于有色金屬冶金工藝技術的濕法冶金技術,具體涉及從含有 錫、鉛、鐵、銦等多種金屬的氟硅酸溶液中提取銦的方法。本 發明的工藝步驟為:用P204與稀 釋劑配制成有機萃取液,直接對含有錫、鉛、鐵、銦等多種金 屬離子的氟硅酸溶液萃取銦,用鹽酸作為反萃液對含銦的有機 相反萃,反萃后液再經過中和脫雜質,置換得到海綿銦,熔鑄 得到金屬銦。本發明對設備腐蝕較小、污染較小、操作容易, 銦的回收率高,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含有錫、鉛、鐵、銦等多 種金屬離子的氟硅酸溶液中的稀散金屬銦,具有很高的資源綜 合利用價值。
本發明是一種從高氟氯次氧化鋅粉制取電鋅的方法,其步驟是:用工業硫酸或/和電解殘液直接浸出次氧化鋅粉料,控制反應終點為pH4.8~5.2,使Zn、Cl、F、Cd及部分Fe等進入浸出液,Pb、In等留于浸出渣中;浸出完成后的產物進行液固分離得浸出液和浸出渣;將浸出液于反應槽中加入雙氧水及中和劑,控制pH5.0、溫度50-85℃,使液中Fe2+呈Fe(OH)3沉淀脫除;脫鐵后液在攪拌反應槽加入亞銅化合物,控制pH1.0~5.0、溫度40~90℃,使溶液中的Cl-呈Cu2Cl2沉淀除去;脫氯后液在攪拌反應槽中加入Ni(OH)2,控制pH2.0~5.0、溫度30~90℃,使溶液中F-以NiF2·2H2O沉淀予以去除,得電解凈液生產電鋅。中間副產物Cu2Cl2、Ni(OH)2、電解殘液等均返回再用。本發明采用多段集成耦合濕法冶金方法使氟、氯、鐵等雜質生成難溶沉液去除,脫雜程度可嚴格受控,工藝暢通,消耗少,成本低,無“三廢”,對環境友好。
從硫化銻礦直接制取銻白的濕法工藝,屬冶金 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主要特征是向含Hcl和Fecl2 的水溶液中投入輝銻礦并通入氯氣進行浸出,Fecl2 轉化為Fecl3后與Sb2S3作用生成Sbcl3,單質硫和 Fecl2.Sbcl3經水解多次洗滌及中和后獲得符合 GB4062—82零級或一級銻白。在流程中把部分水 解后液返回浸出工序以補充鐵離子。本發明工藝流 程短,對原料要求不嚴格,可使用含Sb量大于0.5% 的輝銻礦,無環境污染,設備投資小、產品成本低。
銀礦全濕法制取海綿銀和硝酸銀。本發明是一種以銀礦為原料濕法提銀(海綿銀)并進而制取硝酸銀,同時以化工產品形式回收伴生金屬的化學冶金方法。本法以稀硝酸為浸出劑從礦石中浸出銀,經過沉淀脫雜,絡合分離、還原凈化,制得樹枝狀單質海綿銀。從化學海綿銀出發,硝化制取硝酸銀,反應活性好,硝化原料少,合成時間短,金屬收率高。伴生金屬以化工產品形式回收,廢氣、廢水以化肥形式回收,基本無三廢污染。
一種全濕法處理紅土鎳礦生產電解鎳的綜合方法,本發明涉及一種硫酸常壓浸出低品位紅土鎳礦的方法,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本綜合方法步驟為,對紅土鎳礦磨礦,用酸度150~350g/L的硫酸,在0.3~1.2:1酸礦質量比下常壓浸出,加入中和劑至pH值3.0,進行中和沉淀除鐵,母液中再加中和劑至pH值6.0,中和脫除鋁硅,過濾后的硫酸鎳溶液中繼續加中和劑至pH值為9.0,沉淀出氫氧化鎳,氫氧化鎳中間品經重新溶解、凈化脫雜、電解產出電解鎳產品,沉鎳后的硫酸鎂溶液,加入氫氧化鈣中和沉淀、碳化分離鎂鈣后得碳酸鎂。本發明解決了現有工藝流程長以及含鎂廢水量大、處理困難的缺點,使鎂得到開路成為產品,生產廢水可直接外排或回用,同時部分回收的鎂可返回流程循環用作中和劑。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濕法冶金(化工)多用塔,它由內筒、外殼、篩板、塔蓋以及各種管和工作門等部分組成,內筒內上下設有可拆和固定的兩篩板,可過濾和放置物料,底部有吹氣管和放液口,筒壁上設抽氣口和工作門,內筒上口為一倒錐筒可擴大蒸發面,外殼焊接在內筒外壁面上與之形成一個閉合的環狀空腔,可通過進汽口引入蒸汽加熱。通過控制各個口、門、管的開關可進行加溫加壓,常溫常壓,常溫負壓等條件下的物料的浸出、中和、置換、過濾和蒸發等作業,做到一塔多用。在中小濕法冶金或無機化工企業使用可節約投資20%以上。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色金屬濕法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