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礦產開采產量的充填采礦方法,選取平均厚度為45m的極厚礦體,礦房長軸垂直走向布置,采場垂直礦體布置,分為礦房與礦柱,礦房長度為礦體厚度;在脈外掘進上、下盤沿脈階段運輸巷道和穿脈巷道,礦體下盤掘進穿脈巷道通達礦體,通過穿脈進路在穿脈上方掘進水平拉底巷道,在礦房中部布置通風天井,使用淺孔崩礦,回采分層高3.3m,打向上中深孔一次崩礦,崩落的礦石由鏟運機裝運礦石進入溜礦井,再由穿脈巷道中裝車運至主溜井;回采礦石時礦房采用膠結充填,接頂采用砂漿加壓接頂,礦柱回采時采用水力充填回采。該方法提高礦石回采率,減少礦石貧化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有效控制地壓和地表沉陷、優化礦區周圍環境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支架的防倒裝置,包括底座、升降柱、彎頭連接架。底座的一端固定連接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固定連接彎頭連接架,彎頭連接架的一組板體中間鉸接連接連接一柱狀連接頭,柱狀連接頭的兩端固定連接液壓桿,第一液壓桿用于抵接底座上的圓弧形凹槽,第二液壓桿用于連接被支撐的支架,彎頭連接架遠離柱狀連接頭的末端交接連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用于連接被支撐的支架;底座的另一端設置有圓弧形凸臺,圓弧形凸臺上凹設有圓弧形凹槽,圓弧形凸臺的兩側設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通過緊固螺栓來實現對第一液壓桿的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高度和支撐角度可調,能很好的用于采礦支撐架的輔助支撐。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采礦用預應力錨索結構,包括錨索本體,所述錨索本體上設有支撐部;所述支撐部包括:若干個固定架、若干個支撐桿、若干個轉動筒、若干個支板以及緊固組件;若干個所述固定架以所述錨索本體為中心呈陣列狀安裝于所述錨索本體外壁面,若干個所述支撐桿安裝于若干個所述固定架內側壁面,若干個所述轉動筒套裝于若干個所述支撐桿上,若干個所述支桿安裝于若干個所述轉動筒上,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設備技術領域,在錨索本體上設置支撐部,當預應力錨索插裝在錨孔上之后,支撐部固定在土層表面,避免錨孔的表層土質松動導致錨索位置改變的情況發生,保證了錨索在注漿后,固定在目標位置,保證了施工質量。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采礦用礦洞空氣檢測裝置,包括檢測箱,所述檢測箱的內部安裝有甲烷檢測儀,所述檢測箱的底面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檢測箱相對應的兩側側壁上分別開設有進氣口以及出氣口,所述出氣口的內部安裝有第二防塵網,所述進氣口的內部安裝有進風扇,所述進風扇的外側罩設有第一防塵網,所述進風扇的外部還罩設有水平設置的進氣管,所述進氣管的頂部與底部均通過螺栓與檢測箱的外壁連接,所述進氣管的頂部內壁以及底部內壁上均安裝有多個間隔設置的擋塵板。本實用新型具有較高的檢測效率,并且無需使用者始終手持操作,裝置結構穩定,便于安裝使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環保工程用除塵效果好的除塵器,包括殼體、吸風機構、除塵機構與集塵機構,所述殼體的左側安裝有與其相適配的吸風機構,所述殼體的內部且對應吸風機構的位置安裝有除塵機構,所述殼體內壁的底部且對應除塵機構的位置安裝有集塵機構,所述吸風機構包括安裝板、鼓風機、集風罩、進氣管與出氣管,所述殼體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鼓風機。本實用新型通過殼體、吸風機構、除塵機構與集塵機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實現了一種采礦環保工程用除塵效果好的除塵器,方便對過濾網上吸附的雜質進行刮除清理,因此保證了除塵器的清理效果,進而保證了礦山環境的潔凈。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巷道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硐采礦山巷道安全檢測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缺少一種對操作員具有安全防護的巷道檢測裝置的問題。硐采礦山巷道安全檢測裝置,包括車體,以及安裝在車體上的輪子、車座、方向盤和顯示屏,還包括:防護罩,所述防護罩設置在車體的上方;側板,所述側板對稱安裝在車體的兩側,所述側板的內部豎直設置有用于支撐防護罩的平螺紋桿;斜螺紋桿,所述斜螺紋桿的兩端分別安裝在兩個側板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可進行升降調節的防護罩的設置,防護罩和兩側的支撐罩對巷道進行意外坍塌時進行防護和支撐,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操作員的安全,提高了巷道安全檢測裝置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工程用破碎設備,涉及采礦工程技術領域,包括箱體外殼和排料傾斜斗,所述排料傾斜斗安裝固定在箱體外殼的下端位置上,所述排料傾斜斗的外側位于箱體外殼上設置有金屬機架,所述排料傾斜斗的下端位于金屬機架上設置有彈性支撐器,所述箱體外殼的上端設置有進料倉斗,所述箱體外殼的內部設置有主動粉碎輥,所述主動粉碎輥的外端設置有驅動電機,通過限位固定器對軸輥桿固定器的限位固定,使得從動粉碎輥可以根據需要來調節移動,而且因軸輥桿固定器的限位固定作用,從而從動粉碎輥便于穩定轉動,并且通過彈性支撐器的彈性支撐力度,使得排料傾斜斗在排料時更加穩定。
本發明公開了采礦輔助設備技術領域的一種用于非金屬礦山采礦用防塌支持設備,包括空心座,兩組所述活動座相背一端均固定連接有結構相同的固定移動轉換機構,兩組所述固定移動轉換機構頂部前后側均固定設置有結構相同的可調支撐柱,所述連接支撐板前后側內壁中部固定設置有固定支撐板,兩組所述固定支撐板頂部、固定支撐板頂部和兩組墊板相背一側均等距設置有結構相同的滾輥支撐結構,本發明設置有固定移動轉換機構,實現移動和使用時的轉換,方便該設備進行移動的同時在進行支撐時不會對移動輪造成損傷,保證該設備支撐時的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礦廢水處理用一體機,涉及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脫水篩主體、旋流器主體,上述脫水篩主體包括儲水箱、脫水篩網板,上述儲水箱的出水口上連接有回流泵,上述回流泵遠離上述儲水箱的一端與上述旋流器主體的進料口連通,上述旋流器主體的物料出口連接有配料箱,上述配料箱的下側設有配料出口,上述配料出口位于上述脫水篩網板的上方,上述配料出口上設有調節機構,上述調節機構用于控制上述配料出口的出料流量。本發明解決了現有采礦廢水處理用一體機,旋流器內排出的細物料不能均勻與脫水篩上大物料均勻混合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深海采礦水力提升管多場耦合非線性振動預測方法,涉及深海采礦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基于系統的能量分析,根據哈密頓變分原理建立管柱三自由度振動控制方程;流體力采用vanderPol非線性振動方程,通過耦合迭代求解得到提升硬管各點的渦激振動時程響應。該方法和實際模擬實驗數據高度吻合,證明了本方法的準確性,為揭示深海采礦提升硬管振動響應奠定了方法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薄形礦體專用采礦車,涉及采礦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履帶車、用于控制履帶車的操縱面板和控制箱,所述履帶車的頂部設置有基桿,所述基桿的頂部設置有引導桿,所述引導桿由兩個對稱的C型板連接組成,所述引導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電機一,兩個所述C型板構成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兩個定位板,兩個所述定位板之間轉動設置有絲桿。本發明通過電機二帶動壓片沿著絲桿的轉動方向在引導桿的內部滑動,經由固定安裝在壓片上的彈簧和導正塊相接觸使鉆桿可持續對框體的某一部分進行深入沖鉆,不需要通過對礦車的移動即可實現對礦石進行定點深入沖鉆的作用,保證了鉆具良好的作用性能并延長了鉆具的使用壽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疏油性采礦施工用運輸皮帶,屬于運輸皮帶領域,一種疏油性采礦施工用運輸皮帶,本方案在正常工作的過程中,在礦物重力的作用下,一方面增加礦物與運輸皮帶主體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加礦物與運輸皮帶主體之間的摩擦力,使礦物不在容易打滑,不易劃傷運輸皮帶主體和疏油涂層的表面,另一方面將礦物與運輸皮帶主體之間的接觸方式改成柔性接觸,使礦物上不平整的尖角不易劃傷運輸皮帶主體和疏油涂層的表面,而在運輸皮帶主體處于松弛狀態下時,在復位空腔內高壓氣體的作用下,會將填充球鏈重新擠壓回原先填放的狀態,不易造成填充球鏈和防滑條因使用疲勞積累而結構崩潰,不易影響運輸皮帶主體正常的傳輸功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天然氣水合物分解氣輔助海底采礦舉升的方法及系統,屬于海洋資源開采技術領域,結合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和海底礦物開采過程,通過海底水合物開采井采集甲烷氣,將采集的甲烷氣輸入高壓儲氣罐保壓,高壓儲氣罐與回收立管連接;同時海底采礦車進行海底分布式礦物采集,將采集的海底礦物顆粒集中收集到中間倉,中間倉與回收立管連接,最終利用高壓甲烷氣的氣舉效應將礦物顆粒輸送到海面綜合處理平臺,實現海底礦物的無泵提升作業,在海面平臺將礦物和甲烷氣進行分離儲存和外輸;創新性結合兩種海底資源開發過程,不僅使海底作業節能降耗,而且實現了海底采礦系統多功能應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采礦工程的降塵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底端的四個拐角處分別安裝有腳輪,所述箱體內部的底端設置有水泵,所述箱體頂端的另一側活動連接有轉盤,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之間活動連接有風筒,所述箱體內部的上下兩端之間設置有兩組穩定水體防翻滾結構。該用于采礦工程的降塵裝置通過設置有褶形板、中通槽、上通槽和下通槽,使用時,將水體沿著進水口導入箱體中,在進行牽引移動時,兩組褶形板將水體分隔為三個部分,降低水體晃蕩時產生的沖擊力,褶形板上的中通槽、上通槽和下通槽可以保證水體間的流通,方便水泵將水抽起,實現了穩定水體防翻滾的功能,解決的是裝置不具備穩定水體防翻滾的功能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轉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采礦用轉運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支腳架,所述支腳架的底部轉動連接有滾輪,所述底板頂部的前端開設有避讓槽,所述底板的頂部栓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右側壁栓接有滑軌,所述滑軌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本實用新型通過避讓槽、U型板、滑軌、擋板、齒板、齒輪、轉動桿、手搖桿、軸承、限位筒、限位塊和限位銷的設置,解決了現有的礦車在裝載煤炭時需要將煤炭舉的很高才能裝進礦車內,而在取出時又需要一點一點就煤炭取出,十分不方便,此采礦用轉運裝置,具備了裝卸貨物方便的優點,可以增加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同時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本實用新型屬于采礦設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采礦用的爆破裝置,其目的在于解決爆破裝置使用穩定性差,藥卷難以豎直下落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套管和設置在套管上的限位口、凸起,還包括推桿以及設置在推桿上的彈性擋片、限位塊、連桿、壓縮塊,壓縮塊下方設有藥卷以及限制藥卷位置的開關機構,開關機構包括對稱設置的兩組開關組件,每組開關組件均包括上下兩組分別鉸接在套管內側壁的上板體以及下板體,上板體與下板體形狀大小相同且平行設置,上板體與下板體之間還設有側板體,側板體兩端分別與上板體和下板體鉸接;所述壓縮塊底部還對稱設有驅動桿,驅動桿的另一端與上板體中部鉸接設置。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藥卷豎直下落,整體穩定性更高。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施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采礦用下井裝置,包括牽引車,所述牽引車的左側栓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內部設置有轉動塊,所述連接塊的內部設置有插銷,所述連接塊的頂部與轉動塊的頂部均沖壓有與插銷配套使用的插孔,所述轉動塊的內部設置有活動塊,所述轉動塊的左側設置有減震盒,所述減震盒的右側開設有與活動塊配套使用的通孔,所述減震盒內壁的兩側均栓接有兩個阻尼和兩個彈簧,所述減震盒的左側栓接有車廂,所述車廂的表面和內部分別栓接有若干個防護鏈和座椅;本實用新型通過活動塊、減震盒、阻尼和彈簧的設置,能夠降低車廂與牽引車的追尾力度,提高駕駛員與乘坐人員乘坐的舒適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在礦產開采中對大直徑深孔空場嗣后充填采礦的方法,礦塊垂直礦體布置,礦房與礦柱均寬15m,長度為礦體厚度,頂柱與底柱厚度均為5m;在礦房底部掘進出礦穿脈,并在出礦穿脈內向拉底巷道掘進裝礦進路,在礦房上部掘鑿巖硐室,在鑿巖硐室兩側沿礦體走向分別掘進鑿巖硐室聯絡巷與回風巷道,在礦房底部掘進拉底巷道;回采工作分為回采礦房和回采礦柱;在礦房礦石全部出完后,用充填料一次膠結充填,待兩邊礦房采完并用充填料漿膠結充填并養護好充填體后,礦柱用礦房回采的方式回采,之后用充填料充填。該方法能夠提高礦石回采率,減少礦石貧化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有效控制地壓和地表沉陷、優化礦區周圍環境的目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適應多地形的采礦設備用升降支架,涉及采礦設備領域,包括底板、支撐板和移動板,底板頂部開設有連接槽,連接槽內部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連接桿,連接桿頂部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頂部兩側均設置有調節桿,調節桿外側設置有移動板,移動板頂部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兩個調節盒,且兩個調節盒分別位于調節桿兩側,調節桿與調節盒之間連接有用于卡合調節桿的卡合組件,移動板底部兩側均開設有放置槽,兩個放置槽內部一側均設置有轉動軸,兩個調節桿與兩個放置槽之間均連接有用于降低移動板移動速度的減速裝置。該種能夠適應多地形的采礦設備用升降支架具有隨移動板卡合以及自動調節移動板速度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長壁式崩落采礦工作面支護結構,包括支撐桿、固定板以及伸縮桿,所述支撐桿設置于所述固定板兩側,所述伸縮桿設置于所述支撐桿與所述固定板之間,所述支撐桿與所述固定板之間設置有伸縮結構,位于所述伸縮桿上方;所述伸縮結構,其包括:兩對結構相同的固定塊、兩對結構相同的連接桿、驅動塊、螺紋桿以及螺母;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機械手領域;該支撐結構,可以根據采礦礦道的寬度自行進行調節,通過頂部的支撐繩對礦道頂部進行固定,防止碎石的掉落,安裝簡單,可進行批量生產后進行組裝,使用方便,可進行重復利用,節約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液壓劈裂機,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設備技術領域,采礦液壓劈裂機包括:液壓箱,液壓箱右表面上端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內部開有貫通其上表面的放置槽,放置槽內底部左右兩側均固定有兩根彈簧桿一,且放置槽內部下端設有放置板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將蓋板向上打開并把液壓劈裂機所需的線管纏繞在收卷軸上,隨后讓收卷電機通電并帶動收卷軸轉動,之后在收卷軸的轉動下便會將線管進行收卷,在完成收卷之后便可重新將蓋板向下關閉,以此,通過將液壓劈裂機所用線管進行收卷纏繞,便于將線管集中收集進行放置,便于后續對線管進行搬運,減輕工人對線管收卷的負擔。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長壁式崩落采礦工作面通風結構,包括進風巷以及回風巷,所述進風巷安裝于回風巷一側,且其一端嵌裝有進風增量加壓結構,并其另一端安裝有防塵排風結構;本實用新型涉及長壁式崩落采礦技術領域,該長壁式崩落采礦工作面通風結構,通過其上的進風增量加壓結構有效增大開口的進氣量,并且增加管道內空氣流速,進而增大作業面的排風量以及空氣流速,增加作業面的新鮮空氣并加快空氣置換速度,通過其上的防塵排風結構在增大進風量的同時不會在作業面揚起灰塵,有效改善作業面空氣質量,通過其上的風循環結構,實現對作業面空氣置換速度進行調節的目的。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阿壩毛嶺鐵礦綜合采礦方法,屬于采礦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分段空場法、淺孔留礦法以及留礦全面采礦法相結合的方法,采用垂直礦體走向布置礦體厚度大于15m的礦塊,此時礦房長度為礦體厚度,礦房寬度約為30m,礦房面積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避免出現采空區垮塌概率,并且此時中深孔是沿礦體走向鑿巖布孔的,礦體厚度不再影響布孔;淺孔留礦法采用平底底部結構,這樣減少了底部結構堵塞的情況,大大降低了出礦工作的操作安全風險,增大了出礦效率;同時平均每個采場可多回采礦石約3263噸(折合65%鐵精礦約725噸),提高了鐵礦資源的利用率、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遠程控制采礦機提升支架,屬于提升支架領域:包括采礦機、支架橫梁、液壓提升機構、支架底座、信號控制器和液壓控制器;所述支架橫梁的上表面上設置有采礦機;所述支架橫梁的下表面設置在液壓提升機構的上端面;所述液壓提升機構的下端面設置在支架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液壓提升機構與液壓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液壓控制器與信號控制器電連接。采用本發明的遠程控制采礦機提升支架不但能有效的延長礦機的使用壽命,同時利用遠程遙控來進行礦石的挖掘,能夠有效的避免工作人員的安全事故發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底柱分段膠結充填采礦方法,它通過采用以分段為回采單元、上下分段交錯布置回采進路、分段回采菱形分間、步距為基本回采單元、上向扇形中深孔落礦、多排孔微差爆破、空場條件下出礦、采后及時膠結充填以及采用可循環使用的菱形氣墊充填隔墻預留爆破補償空間及爆破自由面等,用以解決現行下向分層水平進路膠結充填采礦法在急傾斜厚大礦體條件下存在的生產工藝復雜冗長、采礦效率低以及采礦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在礦產開采中的充填采礦方法,礦塊垂直礦體走向布置,礦房寬度為40m,礦柱寬度為40m,階段高度50m,分3個分段,分段高為17m、17m、16m,先采礦房后采礦柱,采場底部結構為塹溝出礦結構;自礦柱下盤裝礦沿脈往上掘人行天井與上中段回風巷道聯通,用YGZ?90中深孔鑿巖機在分段鑿巖巷道和拉底巷道內鑿上向扇形炮孔,排距為1.5m,孔底距為1.2m~2m;在礦房礦石全部出完后,用充填料一次膠結充填,待兩邊礦房采完并用充填料漿膠結充填并養護好充填體后,礦柱用礦房回采的方式回采,之后用充填料充填。該方法能夠提高礦石回采率,減少礦石貧化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有效控制地壓和地表沉陷、優化礦區周圍環境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采礦設備,涉及采礦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采礦設備,包括礦物粉碎機,所述礦物粉碎機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安裝箱,所述安裝箱的內壁固定安裝有安裝柱,所述安裝柱的表面活動套接有連接彈簧,所述連接彈簧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收集架。該采礦設備,通過收集架、篩分網、振動第一電機以及輸送帶的配合使用,利用收集架對粉碎加工后的礦物進行收集,同時通過振動第一電機進行振動,進而使粉碎合格的礦物通過篩分網落入輸送帶的上表面,利用輸送帶可以將加工合格的礦物運輸至指定位置,完成篩分,進而保證礦物粉碎的質量,避免了傳統的采礦設備在加工粉碎時無法進行篩分的問題,提高了該采礦設備的實用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采礦中最小工作平臺寬度測定速度的方法,按采掘設備類型、線路寬度,工作面上設施,安全通路寬度等因素予以確定,按下式計算:汽車運輸時最小工作平盤寬度:Bmin=b+c+d+e+f+g鐵路運輸時最小工作平盤寬度:Bmin=b+c1+d1+e1+f+g。該方法能夠將工作平臺設計到合理的尺寸,使得開采更加方便,減少修筑成本,并且能夠最大化地開采礦產,解決了現有露天采礦時對于采礦的平臺寬度設計不合理,在開采一段時間后,容易造成設備與其他部件出現干涉,造成移動不方便,甚至出現塌陷的問題。
本發明屬于深海采礦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集成液力與空氣提升的深海采礦提升系統。本發明包括海面采礦船、礦物存儲容器、提升立管、液力提升源;所述提升立管由礦物存儲容器向上敷設至海面采礦船,并在液力提升源的驅動下將混合物由礦物存儲容器向海面采礦船輸送;在海面采礦船安裝有空氣壓縮容器,在提升立管上設有上管道接入點和空氣注入管,所述空氣注入管一端連接于上管道接入點,另一端連接于空氣壓縮容器的出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無需大幅度增加液力提升源的功率和數量,簡化了結構,并節約了輸入能量。提升立管等管道采用柔性管道,更能適應惡劣海況環境下的海底采礦工作。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