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耐火材料加工的磨粉裝置,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的下部設置有多個支撐腿,所述主體的上部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一側且在主體上設置有動力箱,所述進料口下方且在主體內部設置有粉磨箱,所述粉磨箱下部連接有儲料倉,所述儲料倉的下部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儲料倉上連接有振動機構,所述動力箱下方且在粉磨箱內連接有粉磨軸,所述粉磨軸上設置有多個粉磨桿,所述粉磨桿上均勻設置有多個粉磨頭,能通過合理有效的振動,使得出料口處無法出現堆積結塊的現象,保證出料效果提高生產效率。
一種以磚體、輔筋埋筋溝、側邊凸臺及凸臺溝為基本部分,以大面凸臺、主筋埋筋溝、錨錮結拉筋、加強連結筋、毛細結拉筋、磚體材料為可調部分,基本部分+適度可調部分制成表面有埋筋溝、側邊凸臺和凸臺溝,內部有錨錮結拉筋、加強連結筋,以大面為實用外表面,以側邊面為銜接結合面,以埋筋溝為塑造框嵌體框架及與所塑框嵌體框架的嵌結組合處,主、輔筋埋筋溝分別按其走向單獨、平行、相交或分面對應相交凹進磚體或凸臺設置、有適當配件為補充的框嵌磚,和框嵌磚與夾持鎖定框嵌磚的框嵌體框架及填筑材料嵌結組合成的,一皮厚、兩皮厚、兩皮以上厚組合空、實心框架結構嵌結體和框架鏤空體等框嵌體相互連接、延續、重復構筑、組合筑成的框嵌體建筑。
一種以框嵌結構或其它結構建筑內部的“口”字形、“目”字形、“田”字形或“口”、“目”、“田”字形組合,或其它形狀的洞口向外的臥斗形格狀房間組合,及待改造的既有建筑為內部主體,與用框嵌磚或框嵌殼+相互框嵌的龍骨框架構成的圍護體組合筑成或改造成的,可利用氣壓氣流變化自動調節或利用器械人工調節、主動性適應和利用建筑外部的熱環境,實施建筑的保溫、隔音、隔熱、散熱、通風、除濕的阻斷式外圍護建筑,及阻斷式外圍護建筑的構筑與改造方法。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疏水樹脂涂層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超疏水涂層的制備方法,其將聚合物、固化劑、疏水性二氧化硅均勻分散到有機溶劑中獲得透明涂料,將透明涂料噴涂于基底上,固化后獲得超疏水涂層。該超疏水涂層在受到破壞失去超疏水性后可以通過二次噴涂的方法恢復原有的超疏水特性。利用本方法制得的涂層靜態接觸角大于150°,滾動角小于10°,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涂層與基底有極強的結合力,并且具有一定的耐強酸強堿腐蝕性能。此外,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噴涂于不同的基材如金屬、陶瓷、玻璃、水泥等基底上,應用范圍廣泛。
本發明涉及一種鉺離子嵌入砷鎢氧簇材料,該材料化學式為:Na9K16H4[Er0.5K0.5(H2O)7]{Er5W10O26(H2O)14}[B?α?AsW9O33]6·102H2O。該鉺離子嵌入砷鎢氧簇材料的合成利用前驅體K14[As2W19O67(H2O)]、Na2WO4·2H2O與Er(NO3)3?6H2O通過溶劑揮發法反應而得,合成過程簡單、成本較低。經研究發現,通過將該鉺離子嵌入砷鎢氧簇材料與聚吡咯復合,可制備導電性優良且穩定的砷鎢氧簇材料與聚吡咯的復合薄膜材料,該導電薄膜材料可應用于構建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實現了對赭曲霉素A的靈敏檢測,是一種具有潛在電化學應用價值的功能材料。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功能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非閃爍量子點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將殼層生長溫度控制在比核體生長溫度高5~80℃,使殼層源各組分在高溫條件下反應,促進殼層源各離子的相互滲透,消除殼層晶體內部的缺陷,進而得到晶相穩定的富集ZnSe材料,避免富集ZnSe材料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同時,本發明還通過殼層源添加方式的設置,避免殼層源的各組分單獨成核,進而得到以富集ZnSe材料為殼層的核殼結構量子點。利用上述方案得到的量子點的亮態比為90~100%,屬于典型的非閃爍量子點。
本發明涉及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花瓣狀納米鐵氫氧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將三價鐵鹽作為鐵源,在沉淀劑硼氫化物的作用下,得到花瓣狀納米鐵氫氧化物沉淀;由于采用將硼氫化物的水溶液滴加到三價鐵鹽的水溶液中進行沉淀反應的反應方式,不但促進了物料間充分反應,還有利于得到花瓣狀結構的納米鐵氫氧化物,而且得到的花瓣狀納米鐵氫氧化物的表面具有大量的孔結構,增加了納米鐵氫氧化物的比表面積,促進了對水體中砷的吸附。實驗結果表明,利用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得到的花瓣狀納米鐵氫氧化物,經過三次循環使用后,對水體中砷酸離子和亞砷酸離子的去除效率還可以分別保持最初的97.8%和98.7%。
本發明屬于無機化學和高分子領域,涉及一種空心ZnS微球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采用PMAA為模板制備空心ZnS微球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Zn(C5H7O2)2溶于DMF中形成Zn(C5H7O2)2分散液;2)將C2H5NS溶于DMF中形成C2H5NS溶液;3)配制PMAA微球模板;4)將Zn(C5H7O2)2分散液與C2H5NS溶液混合形成懸浮液,向懸浮液中加入PMAA微球模板超聲分散,然后在140-200℃下加熱5-24h,得到空心ZnS微球。本發明的方法工藝簡單,對設備要求低,成本低廉,是可控制備空心功能材料的好方法。
一種納米線狀二磷化銅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涉及納米功能材料領域,該制備方法通過嚴格控制紅磷與泡沫銅的反應條件,得到了納米線狀二磷化銅,其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對于設備的要求不高,具有實現工業化的潛力。通過該制備方法得到的納米線狀二磷化銅結構新穎,納米線狀的結構可以顯著增加與溶液的接觸面積,達到更好的催化析氫效果,在電催化析氫中有著較佳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光功能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近紅外氮雜-BODIPY染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其通式如式I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近紅外氮雜-BODIPY染料,其有超過730nm的吸收,超過740nm的熒光發射;染料的光穩定性好,熒光量子產率達到0.28。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非對稱結構5?烷氧基?2,3′?聯噻吩及溴代衍生物的制備方法,以2?溴?5?烷氧基噻吩和3?噻吩硼酸為原料,通過Suzuki偶聯反應高產率制得非對稱結構5?烷氧基?2,3′?聯噻吩,進而通過控制反應條件,高效、簡便的得到多種其溴代衍生物,所合成的產物均未見報道,為2,3′?聯噻吩衍生物在有機功能材料方面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一種具有核殼結構的四磷化鈷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涉及納米功能材料領域,該制備方法通過對鈷源的挑選和對反應條件的控制,得到了具有核殼結構的四磷化鈷,其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對于設備的要求不高,可以實現工業化的生產。其得到四磷化鈷結構新穎,獨特的核殼結構在用于鋰硒電池時可以有效的吸附多硒化物,抑制多硒化物在電解液中的穿梭效應,從而提高電池容量,并使電池容量更好地保持,在鋰硒電池中具有較佳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核殼結構量子點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半導體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控制鋅源、鎘源以及單質硒的用量及濃度,在合適的反應溫度條件下,反應初期形成的CdSe晶核尺寸小且數量適中,同時利用體系中剩余的鎘源形成中間過渡層,最終形成CdSe/ZnCdSe/ZnSe這種從內到外逐漸變化的梯度合金結構的大尺寸核殼結構量子點;本發明提供的核殼結構量子點由于從內到外沒有晶格缺陷,生長的時候不會錯位,因而最終所得核殼結構量子點的粒徑大且粒徑分布均勻,量子產率高,穩定性好。同時,本發明采用一步法制備核殼結構量子點,操作簡單,解決了以往制備核殼結構量子點時需要分步進行導致工序繁瑣的問題。
一種高透明度超疏水性涂層材料及其用途,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所述涂層材料通過下述方法制得:(1)以正硅酸乙酯為原料,以氨水為堿催化劑,制備濃度為0.1~0.5mol/L的二氧化硅醇溶膠;(2)加熱揮發掉二氧化硅醇溶膠中的氨,使其pH值降低至8.0以下;(3)加入丙烯酸或/和甲基丙烯酸,60~80℃下反應0.5~2h,然后加入偶氮二異丁腈,繼續反應0.5~2h,即得產品;每1mol二氧化硅添加3~5mol丙烯酸或/和甲基丙烯酸、0.06~0.6mmol偶氮二異丁腈。該涂層材料用于玻璃或陶瓷制品表面,可形成具有高透明度的疏水性涂層。經測試,水對該涂層的靜態接觸角大于162°,對300~700nm入射光具有增透效果,可用于太陽能電池、汽車和高層建筑的窗玻璃等基材表面,以實現自清潔功能。
本發明屬于功能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磨超疏水超親油聚氨酯海綿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1)將疏水性納米二氧化硅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均勻分散于正己烷或無水乙醇中,獲得體系A;2)將清洗干凈的聚氨酯海綿放入步驟1)所得體系A中,浸泡1~2h后取出,置于烘箱內烘干,即得。本發明制備方法簡單,通過納米二氧化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修飾,降低聚氨酯海綿的表面能,使聚氨酯海綿的表面和體相均達到超疏水、超親油的功能。有機溶劑如石蠟油、汽油、柴油、正己烷、丙酮等在其表面接觸角為0°,水在其表面接觸角>150°。制備所得聚氨酯海綿具有優良的耐磨性,不含氟,環境友好,并且可以對油水混合物進行連續分離。
本發明屬于仿生合成和單分子膜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氣體緩慢催化結合有機分子膜調控制備半導體材料的方法。所述半導體材料為AS,A為CD或PB,取硫代乙酰胺或者硫脲與A鹽的水溶液于室溫下混合,除去溶液表面雜質后滴加PBA的氯仿溶液于混合溶液表面,靜置待PBA分子膜的表面壓穩定至8-12MN/M;在混合溶液旁放置鹽酸或氨水溶液并全部置于密閉環境中充分反應或不放置任何試劑直接于常溫下靜置6-9天即得所述半導體材料。本發明可以通過改變不同的催化氣體和反應前驅體來制備不同晶型和不同種類的硫化物,且本發明的方法工藝簡單,對設備要求低,成本低廉,是實現大面積的形貌及晶型可控的功能材料制備及有序排列的好方法。
硫化銅空心微球或微管的制備方法,屬于無機功能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包括下述步驟:1)將硫酸銅與硫代硫酸鈉溶解于蒸餾水中,形成Cu2+濃度為0.0125~1mol/L、Cu2+與S2O32-摩爾比為1∶1~2的反應溶液;2)將上述反應溶液轉入水熱反應釜中在160~200℃反應2-40h,所取反應溶液的體積與反應釜的體積比為1~8∶10。本發明未使用任何模板或表面活性劑,僅通過簡單的水熱反應來制備硫化銅空心球或空心管,反應原料價廉易得且不會引入難以去除的雜質。與現有的硫化銅空心材料制備方法相比,本發明還具有步驟簡單、原料利用率高、生產設備簡單、能源消耗低等優點,有利于本發明實現工業化推廣。
本發明屬于環境治理領域,具體涉及改性鐵基功能材料在重金屬污染修復中的應用。所述的改性鐵基功能材料以六水合氯化鐵、乙二醇、無水乙酸鈉、二乙烯三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鈉為原料,再經紫外線接種微生物制備而成,將改性鐵基功能材料置于含重污染物的水溶液中,調節pH為3~6,置于溫度為25℃、轉速為170℃的恒溫振蕩器中振蕩3~50min。本發明利用微生物改性鐵基功能材料,能夠改善吸附材料的孔結構,并且蝕刻不完全反應的中間體,降低結構缺陷,使其成為電荷陷阱位點,同時具有強磁性的特點,使用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刻蝕材料,從而提高了對重金屬吸附去除的效率。
本發明屬于環境治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性鐵基功能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取六水合氯化鐵于燒杯中,加入乙二醇,攪拌30~40min后加入無水乙酸鈉、二乙烯三胺、十二烷基硫酸鈉,攪拌至完全溶解,轉入含聚四氟乙烯內襯的自壓反應釜中,密封后恒溫反應,冷卻至室溫,經洗滌離心干燥后得所述鐵基功能材料;取蛋白胨、上述鐵基功能材料混合,加水滅菌后接種微生物,再經恒溫振蕩,取沉淀物干燥并高溫灼燒,得所述改性鐵基功能材料。本發明利用微生物改性鐵基功能材料,能夠改善吸附材料的孔結構,蝕刻不完全反應的中間體,降低結構缺陷,使其成為電荷陷阱位點,同時具有強磁性的特點,從而提高了對重金屬吸附去除的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開封有色金屬功能材料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