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辰儲能廈門總部基地工廠與重慶基地工廠雙雙入選2025年度先進級智能工廠榜單。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兩座工廠在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成果的權威認可,也標志著海辰儲能以“智造”為引擎,持續夯實儲能新質生產力根基,助力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近日就《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渝鏈智擎”行動計劃(2025—2027)》公開征求意見。計劃提出,到2027年,重慶將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力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集聚相關零部件企業1000家,其中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500家。該計劃將通過夯實基礎設施建設、人工智能及汽車軟件、車路云一體化建設、物流出口服務、檢測維保電池回收服務等5大支撐,形成“1000+500+5”的全新產業鏈體系,為重慶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提供有力支撐。
7月15日,泰禾智能宣布其子公司陽光優儲擬增加2025年度與陽光電源及其子公司的日常關聯交易額度至3億元,主要用于購買儲能設備及服務。這一舉措標志著泰禾智能在用戶側儲能領域的進一步拓展,旨在通過與陽光電源的深度合作,提升公司在儲能市場的競爭力。
根據項目規劃方案,改造工程將分階段推進核心生產設備的迭代升級。首期重點改造熔煉系統,擬引進2臺35噸節能型蓄熱式熔煉爐替代原有設備,配套建設智能控溫系統,可使鋁液溫度波動范圍控制在±3℃以內,較傳統工藝節能22%。
7月12日,中核集團“國鈾一號”示范工程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產出首桶天然鈾,開建僅一年即達產,創國內鈾礦建設新速度。項目以CO?+O?地浸、數字建井、遠程智控等第三代技術為核心,資源回收率提升一倍,碳排放降八成,全面達產后年產千噸級鈾,為我國核電擴張提供“綠色糧倉”。
澳洲Hepburn Energy找來OptiGrid,給自家老風力場配4.1MW/5MWh電池,用AI平臺盯電價,一出現負價就存電再高價賣,免得風機白白停機。社區風場2011年運行至今,頭一回靠這招穩住收益,也算給全澳可再生能源打了個樣。
近日,寧波韻升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包頭基地年產15000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項目首期5000噸產能正式投入運營。
白銀有色銅業公司日前正式啟動智能化銅庫打包生產線試生產。該生產線實現從識別到裝車的全流程自動化作業,采用高精度傳感技術和工業機器人協同系統,產品重量誤差控制在±0.5%以內,顯著提升包裝質量和運輸安全性。
公司秉持“技術引領、創新驅動”的使命,在自動化領域深耕20多年。在鋰電池后端化成分容設備制造行業,其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三,還榮獲了“2024年深圳企業500強”稱號。
北京恩力動力技術有限公司與寧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加速固態電池產線的研發與落地,并共同推進固態電池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全球化布局。
在能源變革浪潮中,合孚智能憑借強大技術實力和前瞻視野,與國豐冷軋成功簽約40MW/80MWh用戶側儲能項目。國豐冷軋作為冷軋領域知名企業,擁有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經驗,注重能源管理與創新發展。此次合作雙方優勢互補,國豐發揮工業資源與市場優勢,合孚憑借儲能技術專長,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未來,項目順利運營將為企業帶來效益,助力工業能源轉型,推動綠色能源發展,開創美好能源未來。
該系統建設周期預計18個月,建成后將實現采掘設備自動化率提升至90%、生產調度響應時間縮短至5分鐘以內、能源利用率提高12%等核心指標。
該系統是推動山西華興礦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項目實施過程中,需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明確技術、生產、安全等部門的職責邊界,形成標準化建設流程。
7月8日,江蘇強石輕量化鋁精密制造智能生產項目在如東縣馬塘鎮正式開工。該項目由江蘇強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5億元,總規劃面積約1.7萬平方米。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年產紡織用鋁盤9萬片、汽車零部件鋁制品(輪轂)1300噸,年應稅銷售可達4.5億元。
東莞市華匯新能源智能裝備研發生產項目在中堂鎮馬瀝村正式動工,總投資6億元,計劃2027年建成投產。目前施工現場樁基礎施工正穩步開展,項目負責人表示正全力趕進度,爭取年前完成主體結構建設。該項目由廣東華匯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用地約42畝,將打造5.6萬平方米園區,包括辦公研發樓、生產車間、員工公寓等,并采購先進設備,擴容現有產品,加大新產品生產,提升規?;a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