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預計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至1.9億元區間,較上年同期的8388.82萬元,預計增幅達78.81%至126.49%。
鑫鉑股份正式對外發布重大項目中標公告,宣布公司成功中標某新能源汽車企業動力電池托盤型材供應項目,中標總金額約7.57億元。
2025年6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表現亮眼,當月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9.2%,較上月增速提升1.3個百分點。從累計數據看,1-6月該領域增加值同比增長7.6%,較去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鑫鉑股份還提到,公司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以及再生鋁項目目前正處于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由于新項目從投產到穩定運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此在當前階段,這些項目尚未能充分發揮其盈利潛力。
幾內亞正加速掌控鋁土礦出口的全鏈條價值。該國礦業與地質部長Bouna Sylla近日明確表示,未來懸掛幾內亞國旗的船舶將至少承擔50%的鋁土礦出口運輸任務。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與CubicPV聯合研發的鈣鈦礦微模塊近日取得重大進展,其光電轉換效率達到24.0%,創下該領域新紀錄。這一突破為光伏技術發展開辟了新的可能性,展示了鈣鈦礦材料在太陽能應用中的潛力。
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至1.55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受益于鋰礦定價機制優化、投資收益增加及匯兌收益等因素,公司成功扭轉虧損局面。
贛鋒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虧損3億至5.5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收窄。鋰鹽價格持續下跌對公司業績造成壓力,盡管電池板塊銷售有所增長,但仍需計提存貨減值準備。
光伏導電漿料技術迭代加速,銀包銅、電鍍銅及高銅漿料等新型材料產業化進程加快,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50億元。銅基漿料有望于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推動光伏金屬化環節降本增效。
福建省賽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新能源電池材料循環利用項目,通過濕法浸出工藝處理三元黑粉等原料,年產5.2萬噸鎳鈷錳硫酸鹽等電池材料。該項目位于寧德市福鼎市龍安化工園,預計可提升區域資源循環利用水平。
越南電動車制造商VinFast與印度BatX Energies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推進高壓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該項目重點提取電池中的鎳、鈷等金屬材料,構建可持續的資源循環體系。
國家多部門聯合發布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目錄,包含光伏組件、鋼鐵產品、電解鋁等17類產品。該認證將構建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金屬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容百科技在全固態電池正極材料研發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8系和9系高鎳正極材料已實現噸級出貨。公司規劃2027年完成整車匹配驗證,2030年實現規?;b車應用。硫化物電解質材料的研發同步推進,助力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湖南省臨武縣發現儲量達4.9億噸的超大型鋰礦床,伴生多種戰略金屬資源。大中礦業采用創新開采技術推進項目建設,通過盾構機應用和尾渣處理工藝優化實現綠色開發。該項目預計2026年投產,將提升我國鋰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五礦資源近日發布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盈利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秘魯拉斯邦巴斯銅礦產量增長及金屬價格上漲。該礦通過優化運營有效降低了單位生產成本,在銅價回升背景下實現業績改善。
江西銅業武山銅礦三期擴建工程近期進入核心設備調試期,磨浮系統等重點工段正進行單機試車準備工作。該工程投產后將顯著提升礦山產能,優化生產工藝,為江銅集團資源開發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中科三環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500萬元至5200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業績提升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措施取得成效,同時匯率波動帶來匯兌收益增加,原材料價格趨穩降低資產減值損失。
九江城門山銅礦酸性水銅回收項目環評進入公示階段。該項目通過硫化法處理礦山酸性廢水,日最大處理規模達4萬噸,預計年回收銅金屬210噸,處理后的尾水將全部循環利用于選礦生產。該項目在治理廢水的同時實現資源回收,兼具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
國內領先的稀土永磁材料生產企業近日透露,公司當前燒結釹鐵硼磁材產能約25000噸,粘結釹鐵硼磁材產能1500噸。該企業表示,將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產品性能,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工業電機、機器人等高端應用領域,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近日,國內某大型黃金生產企業透露,受益于銅價持續攀升,企業業績獲得顯著支撐。數據顯示,該企業2024年礦山銅產量達到8.2萬噸,2025年首季度產量為1.89萬噸。金屬市場分析指出,銅價波動對資源型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直接影響,尤其在當前供需格局下,銅資源的戰略價值進一步凸顯。
福特Mustang GTD因鎂合金輪轂供應延遲,將暫時使用鋁合金輪轂交付。該高性能車型原配鎂輪轂(比碳纖維更輕)可顯著提升操控性能,但受中國2021年電力危機導致的全球鎂供應緊張影響(中國占全球鎂供應87%),交付被迫調整。福特表示后續將為車主更換鎂輪轂,但未透露具體時間表。
埃及紅海之濱,77臺遠景EN-171/6.5MW智能風機迎風矗立,標志非洲最大風電項目Amunet 500MW全容量并網。項目年發23億千瓦時,可點亮80萬戶家庭,減排100萬噸二氧化碳,為埃及“2030愿景”注入綠色動能。建設中,遠景團隊巧用“小風季”搶裝,零事故提前三月竣工,化解風沙、文化與地緣多重挑戰。依托全球20余國研發與制造網絡,遠景風機已出口6.8GW,連續三年占中國風機海外訂單六成,成為非洲及全球零碳轉型的關鍵力量。
永州市中新鋁業擬投資2億元,建設年產7萬噸鋁卷、3萬噸鋁棒項目,目前環評進入公示階段。項目以清潔廢鋁為原料,配套7臺35噸熔煉爐、11臺15噸靜置保溫爐及8條鑄軋線等設施,設100立方米LNG站供能,同步建設鋁灰綜合利用線,僅處理自產鋁灰。建成后可年產7萬噸鋁卷、3萬噸鋁棒及0.6萬噸陶瓷原料。
中鋁鋁箔(洛陽)成功研制出0.04毫米軟包電池鋁箔,打破國外壟斷。該產品強度高、韌性好、延展性優,80%以上實現“零針孔”,性能超越國標及國際同行,迅速占領國內過半市場并出口日韓,填補國內空白。
利元亨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中標國內頭部車企全固態電池整線設備訂單,覆蓋電極制備、電解質復合、高壓化成等關鍵環節的核心裝備。目前設備交付及驗證工作有序推進,同時與多家主流電池廠及車企開展技術交流。單機設備如“干法設備”、“膠框印刷與疊片設備”、“高壓化成分容設備”等機型也受到市場關注,成為客戶重點考察的環節。
永杉鋰業(603399.SH)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1.73億元至1.16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6681.62萬元。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鋰鹽市場供大于求,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盡管公司通過提高產量、降本增效等方式降低風險,但難以抵消價格下滑帶來的不利影響,導致鋰鹽板塊業務虧損。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客車累計出口達2082輛,同比增長45%,市場份額達27.29%,穩居行業第一。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了比亞迪自身的半年度出口紀錄,更在全球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競爭中占據了領先地位。
7月15日,好風光氫能聯合陽明電力與鄂托克旗政府簽署2GW風光氫醇一體化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建成后年產80萬噸綠色甲醇,打造從綠電—綠氫—綠醇的全產業鏈閉環,總投資預計超300億元。
美國國防部(DOD)與MP Materials達成里程碑式合作,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支持,助力MP Materials建設第二座稀土永磁工廠。新工廠(10X Facility)預計2028年投產,年產能達1萬噸,將顯著提升美國本土稀土永磁供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