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皮帶糾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皮帶糾偏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2.現如今火力發電廠或其它自動化工廠,例如化工、制造、煤礦等工業工廠中,廣泛利用傳送帶輸送機進行物料的傳送和運輸,在傳送帶輸送機工作的時候,一般會采用糾偏控制器對其皮帶傳送位置進行實時糾偏。
3.皮帶傳送裝置一般包括輸煤皮帶、脫水濾布、給料機皮帶等,以傳送的脫水皮帶濾布來說,其糾偏裝置普遍采用跑偏開關檢測,檢測到皮帶偏離信號后,通過信號控制繼電器驅動電磁閥動作,給氣缸充氣,以改變滾筒角度,實現糾偏的目的。跑偏開關一般為角行程式,其觸碰桿直接與皮帶邊沿接觸,摩檫力大,容易形變,且在脫水車間等高腐蝕環境下,容易銹蝕卡澀,造成開關拒動或誤動,導致濾布跑偏;另外,跑偏開關在車間環境中長期使用,其靈敏度也會降低。跑偏開關若發生失靈,會導致皮帶無法正常糾偏。當皮帶偏離范圍后,皮帶的邊沿會脫離滾筒,在電機的巨大拉力下,皮帶邊沿將會發生折疊,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皮帶斷裂,進而造成人身和設備的重大安全問題,傳送帶輸送機的停滯也將嚴重影響工廠正常生產計劃。
4.面對上述問題,當前工業一般通過常用的有兩種非接觸式開關對機械式接觸開關進行改裝。一是用霍爾開關,但需要在皮帶上加裝磁鐵,不便于安裝;二是加裝紅外射線式開關,利用光線的反射原理進行控制,但由于距離皮帶較近,其漿液、煤粉、粉塵容易堵塞光源,造成誤判。在工況環境良好的工業控制中,非接觸式開關,較機械開關的更換周期有明顯提高;但是往往皮帶傳輸的工況環境極其惡劣,不太適合使用這種近距離的非接觸式開關。
技術實現要素:
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皮帶糾偏控制系統,利用攝像裝置監控皮帶傳輸位置,基于opencv圖像識別的方式,模擬人眼觀察,發現皮帶偏離正常范圍后,通過配合相關模塊立即發出控制信號控制相應的機械傳送裝置進行糾偏調整,適用于脫水皮帶機等惡劣工況環境。
6.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智能皮帶糾偏控制系統,包括糾偏裝置、固定端、監控裝置和控制模塊,所述監控裝置設在固定端上,所述固定端分隔所述糾偏裝置和所述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糾偏裝置連接。
7.進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器和氣動控制箱,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所述監控裝置和所述氣動控制箱連接。
8.控制器采用單板電腦或單片機,降低了系統功耗,
聲明:
“智能皮帶糾偏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