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廢舊鋰電池回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廢舊鋰電池多級熱解回收黑粉的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2020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累計報廢量可達到12萬-17萬噸,動力鋰電池理論報廢量將由2020年的18.91gwh增長至2025年的105.3gwh,廢舊鋰電池中含量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及有機物,三元電池中鋰的平均含量為1.9%,鎳為9%、鈷為3%、錳為4%、銅為13.3%、鋁為12.7%等。廢舊鋰電池若不回收利用會給環境造成巨大威脅和污染,同時對資源也是一種浪費。
目前廢舊鋰電池回收技術主要有三種:(1)火法回收工藝;(2)濕法回收工藝;(3)火法-濕法聯合處理工藝。
火法回收工藝,是通過還原焙燒的方式處理廢舊鋰離子電池,通常采用特制的熔爐來處理電解液,塑料,粘結劑等有機組分。該工藝將電池及包裝放入冶煉爐中進行焙燒,焙燒前不需預處理。同時石墨和有機溶劑燃燒釋放出的能量可以加以利用,得到鈷、鎳等金屬的混合物,實現金屬的循環利用?;鸱üに嚨娜秉c是:能耗較大,電解質溶液和電極中其他成分燃燒后會轉變為氫氟酸或五氧化二磷等有害成分,產生大量的廢氣,增加尾氣處理成本的同時也容易引起大氣污染。
濕法回收工藝,是將廢舊電池拆解預處理后溶于酸堿溶液中,萃取出部分有價值金屬元素,再經過離子交換法和電沉積等手段,提取出剩余有價值的金屬。缺點:反應速度慢,物料通過量小,工藝復雜,成本高,回收產品價值低。
火法-濕法聯合處理工藝,是通過熔煉爐先去除電解液,塑料,粘結劑等有機組分,得到鈷、鎳等金屬的混合物,然后在采用濕法分離的方式提取出剩余有價值的金屬。缺點:能耗大,產生大量廢氣,投資成本和運行成本大,回收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廢舊鋰電池多級熱解回收黑粉的系統及方法,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廢舊鋰電池多級熱解回收黑粉的系統,包括:拆解系統,破碎篩分系統,一次熱解系統,分選系統,二次熱解系統,冷凝回收系統,廢氣處理系統,除塵系統,以及惰性氣體系統;
所述拆解系統與破碎篩分系統連接,所述破碎篩分系統與一次熱解系統連接,所述一次熱解系統分別與分選系統和冷凝回收系統連接,所述分選系統與二次熱解系統連接,所述除塵系統分別與破碎篩分系統和分選系統連接,所述惰性氣體系統分別與破碎篩分系統、一次熱解系統和冷凝
聲明:
“廢舊鋰電池多級熱解回收黑粉的系統及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