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fe粉末、電極的制造方法和電極
技術領域
1.本發明涉及ptfe粉末、電極的制造方法和電極,特別是涉及適用于鋰離子電池等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ptfe粉末、電極的制造方法和電極。
背景技術:
2.鋰離子電池等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的電極一般通過將包含活性物質、粘結材料等的電極復合材料漿料涂布于作為金屬箔的芯材的表面上,對涂膜進行干燥、壓縮的濕式法來制作。在該情況下,存在在涂膜的干燥中容易引起粘結材料移動的遷移的問題。如果發生粘結材料的遷移,則相比涂膜(電極復合材料層)的芯材側在表面側的粘結材料量變多,粘結材料在電極復合材料層的厚度方向上的分布產生不均。
3.近年來,研究了:通過將電極復合材料壓延并成型為片狀而制作電極復合材料片,使該片與芯材貼合而制造電極的干式法。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內容:使用磨機,將活性物質、顆粒狀的粘結材料和導電材料混合后,對該混合物以高壓力施加大的剪切力,進行長時間處理,從而可以將粘結材料原纖維化而制作電極薄膜(電極復合材料)。
4.現有技術文獻
5.專利文獻
6.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9-512872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7.在不使用溶劑的干式法的電極的制造中,例如,粘結材料的原纖維化的程度、以及構成電極復合材料的材料的混合狀態對電極復合材料片的成型性、斷裂強度有較大影響。本發明人等的研究結果判定:如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那樣,如果對電極復合材料施加大的剪切力并進行長時間處理,則電極復合材料片的成型性變差,斷裂強度大幅降低。
8.本發明的一方式的ptfe粉末為干燥狀態,長徑比為1.5以上的纖維狀顆粒相對于全部顆粒的比例為20%~60%,纖維狀顆粒的平均長軸尺寸為1μm~20μm。
9.本發明的其他方式的ptfe粉末為干燥狀態,長徑比為5以上的纖維狀顆粒相對于全部顆粒的比例為60%以上,纖維狀顆粒的平均短軸尺寸為1μm~20μm。
10.本發明的一方式的電極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將上述ptfe粉末、活性物質和導電材料混合,制作固體成分濃度實質上為100%的電極復合材料的混合步驟;將電極復合材料壓延而成型為片狀來制作電極復合材料片的壓延步驟;和將所述電極復合材料片貼合于芯材來制作電極的貼合步驟。
11.本發明的一方式的電極,其在芯材的表面層疊有包含上述ptfe粉末、活性物質和導電材料的電極復合材料,導電材料在活性物質
聲明:
“PTFE粉末、電極的制造方法和電極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