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電站鍋爐優化燃燒、防爐膛結渣領域,具體為一種磨煤機出口粉管風速自動調平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2.磨煤機是鍋爐最常使用的制粉設備,其中,為保證鍋爐內燃燒穩定,避免燃燒偏斜現象,要求磨煤機出口管道風速大小盡可能的接近,各管道間的速度偏差不能超過5%。因此,磨煤機出口粉管的風速調平對鍋爐穩燃、防偏燒、防結渣和防汽溫偏差有重要意義,電廠通常通過在鍋爐啟動前后進行冷/熱態試驗調平各煤粉管道的風速。部分電廠安裝有磨煤機粉管風速在線監測系統,但當前的問題有:1.冷/熱態磨煤機出口粉管調平試驗勞動強度大、費用高;2.粉管風速調平后,可調月牙形孔板的開度就被固定下來,在變煤種、變負荷、長周期運行后,實際風速早已偏離調平試驗時的工況,影響鍋爐安全運行;3.目前在役的在線監測裝置測量的各并列出口粉管之間的風量偏差大于5%,風速偏差的測量誤差就已超過規定,只能定性地反映各出口粉管的風速大小,用其作為風速調節的依據則是不恰當的。
技術實現要素:
3.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磨煤機出口粉管風速自動調平裝置及方法,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調節效果準確可靠,適用范圍廣。
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5.一種磨煤機出口粉管風速自動調平裝置,包括設置在各個出口粉管上的靠背管和可調孔板,以及微壓計和控制柜;
6.所述可調孔板設置在對應出口粉管內部,可調孔板上設置有執行機構;
7.所述靠背管插入對應的出口粉管的截面圓心處,其伸出出口粉管的一端端部為靠背管端頭;所述靠背管端頭設置微壓計的信號接收端;所述微壓計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控制柜的數據輸入端;所述控制柜的數據輸出端分別連接執行機構。
8.優選地,所述靠背管沿徑向插入出口粉管的中心處,插入位置為可調孔板的上游或下游5~8倍的豎直管段上。
9.優選地,所述靠背管伸出出口粉管的一端的尾部設置有吹掃口;所述吹掃口與靠背管端頭反向之間的夾角α>90°。10.優選地,所述α的夾角范圍為120°<α<160°。
11.優選地,所述靠背管中的單管上分別設置有吹掃口。
12.優選地,所述吹掃口連接儀用壓縮空氣。
13.優選地,所述靠背管的外壁面設置有陶瓷貼片或防磨材質。
14.優選地,所述靠背管的內壁面由不銹鋼或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15.一種磨煤機出口粉管風速自
聲明:
“磨煤機出口粉管風速自動調平裝置及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