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宣傳

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技術頻道 >

> 土壤修復技術

> 用于修復砷污染土壤的納米施氏礦物合成方法

用于修復砷污染土壤的納米施氏礦物合成方法

1103   編輯:中冶有色網   來源:廣州大學  
2023-09-18 11:07:22
1.本發明涉及土壤修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修復砷污染土壤的納米施氏礦物合成方法。 背景技術: 2.隨著近幾十年采礦、冶煉等行業產生的廢水和廢渣不規范處置和堆放導致砷(as)不斷向土壤遷移累積,土壤as污染已經成為困擾我國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一大難題。作為一類廉價易得且環境友好的材料,鐵系礦物在as污染土壤修復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鐵系礦物可以通過吸附共沉淀、離子交換、表面絡合等機制實現對as的穩定化,降低土壤中as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因此,開發一種具有高修復效率的鐵系礦物材料對土壤as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3.施氏礦物是一種結晶度較差的次生羥基硫酸鐵礦物,其化學組成可表示為fe8o8(oh) 8-2x (so4) x .nh2o(1.0≤x≤1.75)。由于結構中存在大量硫酸根和羥基,施氏礦物可以通過離子交換、表面吸附和絡合作用高效吸附含砷陰離子,吸附能力要遠大于赤鐵礦、水鐵礦等含鐵礦物 9.。同時,吸附as后的施氏礦物在環境中具有很好的穩定性,能將as牢牢固定在晶體結構中,重新向環境中釋放as的風險很小。施氏礦物在as污染治理領域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4.目前施氏礦物的主要合成方法主要是fe 2+ 氧化沉積法,其原理是在富含so 42-酸性環境中(ph=2.5~3.5),fe 2+ 被h2o2氧化為fe 3+ 并與so 42-沉積形成施氏礦物。該方法只需要將h2o2溶液(30%)與feso4混合攪拌5分鐘就開始有施氏礦物顆粒沉積,隨著攪拌時間的增長,體系中fe 3+ 與so 42-不斷沉積,最后可得到類似海膽狀的施氏礦物顆粒。該方法程序簡單、條件易控制,而且合成時間比較短,通常24小時即可完成,適合施氏礦物的大規模生產。 5.但是使用fe 2+ 氧化沉積法合成施氏礦物也存在兩個問題:(1)合成過程中使用的濃度30%的h2o2溶液屬于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性質不穩定,受熱易分解,不宜貯存和運輸。此外,合成過程中h2o2會被施氏礦物催化分解,導致體系fe 3+ 沉積率降低,影響施氏礦物的產率。(2)通過該方法合成的施氏礦物顆粒粒徑較大(5~10μm),對as的吸附容量有限,大量使用施氏礦物修復as污染土壤會導致土壤酸化。此外,大顆粒的施氏礦物很難應用于as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復,在使用方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
登錄解鎖全文
聲明:
“用于修復砷污染土壤的納米施氏礦物合成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
分享 0
         
舉報 0
收藏 0
反對 0
點贊 0
全國熱門有色金屬技術推薦
展開更多 +

 

中冶有色技術平臺

最新更新技術

報名參會
更多+

報告下載

赤泥綜合利用研究報告2025
推廣

熱門技術
更多+

衡水宏運壓濾機有限公司
宣傳
環磨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宣傳

發布

在線客服

公眾號

電話

頂部
咨詢電話:
010-88793500-807
專利人/作者信息登記
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无码 有码 国产18p|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亚洲熟肥妇女BB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