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水合肼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2.水合肼(又稱水合聯胺)是一種重要的化學中間體,它的用途十分廣泛,其中一個主要用途是用于生產發泡劑。水合肼的主要生產工藝有尿素法,酮連氮法。其中酮連氮法的能耗和三廢都遠低于尿素法,現已成為水合肼生產的主流工藝。而目前國內水合肼生產企業能成功處理工業廢水的不多,其中污水處理后仍然超標排放或者系統崩潰的現象經常發生。此外,回收的氯化鈉因有機物含量高,色度和純度都不能達到產品要求,產品的附加值不高。
3.水合肼廢水中還存在少量的有機碳和有機氮雜質,有機碳主要是丙酮、丙酮連氮、烷烴、環烷烴、異丙醇等,有機氮雜質主要是過量的氨通過副反應產生的氯化銨、氯胺、有機氮雜環化合物等。
4.水合肼生產廢水中的有機物種類繁多,cod含量高,bod含量低,可生化性差,并且廢水中鹽含量高,不能直接采用生物法處理。廢水中存在少量的揮發性有機物,導致廢水具有刺鼻性的異味,采用單一的處理方法很難完全去除異味。水合肼生產廢水中,氯化鈉含量較高,有較高的回收價值,但是由于有機物的存在,會大大影響氯化鈉的質量,所以必須去除有機物。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排放達標、安全可靠、處理成本低、高效穩定、可得到高附加值產物且對環境友好的水合肼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7.一種水合肼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8.s1、纖維球過濾:將水合肼生產廢水通過纖維球過濾,以去除水合肼生產廢水中的懸浮物和部分大分子有機物;
9.s2、樹脂吸附:將上述所得廢水進行樹脂吸附,出水的cod含量達到設計要求時進入下一級處理,所得吸附飽和的樹脂用有機溶劑再生,再生后的樹脂繼續進行樹脂吸附處理,再生后所得再生液通過蒸餾回收有機溶劑;
10.s3、三相催化氧化:將經樹脂吸附后的廢水、氧化劑和催化劑混合進行三相催化氧化反應,實現了水合肼生產廢水的處理。
11.上述的水合肼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中,優選的,步驟s3中,所述氧化劑包括二氧化氯溶液和/或次氯酸鈉溶液,所述二氧化氯溶液的質量濃度為20%~30%,所述次氯酸鈉溶液的質量濃度為5%~10%,所述氧化劑的加入量為4ml/l廢水~10ml/l廢水(即4ml
聲明:
“水合肼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