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全尾礦井下充填方法。
背景技術:
2.我國的充填工藝和技術的發展,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經歷了廢干 石式填充、分級尾礦水力砂充填、碎石水力充填、混凝土膠結充填、尾砂 和細砂膠結充填的發展過程。傳統的尾礦充填多采用分級脫泥砂作為膠結 充填的主要材料,尾砂利用率一般只有50%左右。目前,有的科研團隊對不 脫泥尾砂做充填材料的可能性進行了試驗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在一 些礦山試驗應用,全尾砂在井下脫水后,砂漿濃度達到了70%以上。
3.目前,關于尾砂充填方法多采用分級脫泥砂作為膠結充填的主要材料。 因為尾礦中含有的成分不同,會對尾砂漿的脫模時間產生不同的影響。大 量實驗研究表明,影響尾砂脫模時間的關鍵因素在細砂部分,主要是由于 菱鋅礦在細砂中略有富集,且菱鋅礦會發生完全解離。由于鋅離子的大量 存在會使水泥發生緩凝現象,因此大多數公司都會分級尾砂充填工藝(目 的是去除細砂)。但是,這樣的充填工藝需要對尾砂進行旋流分級,尾砂利 用率一般只有50%左右,不僅造成尾砂的大量浪費,而且造成充填成本的上 升。
4.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的全尾礦井下充填方法,在不要求分級 脫泥砂的情況下,實現了無需復雜的充填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尾礦井下充填方法,該方法解決了現有 技術中存在的尾砂需分級處理、尾砂損耗高、全尾砂凝結速度慢甚至不凝 結、充填質量差、充填成本高、灰砂比高等弊端。
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7.一種全尾礦井下充填方法,所述的全尾礦井下充填方法為:向全尾砂 中加入水泥、硫化物和水,分別配制成高強度充填、中強度充填和非膠結 充填的充填料漿,按照壁柱式上向分層采礦法,分別填充采場底部、采場 各分層下部和采場各分層上部;
8.所述的硫化物為硫氫化鈉或硫化鈉。
9.進一步地,所述的水泥為p.o、42.5的水泥。
10.進一步地,所述的硫化物為硫氫化鈉。
11.再進一步地,所述的高強度充填的充填料漿中,水泥和全尾砂的質量 比為1:4.5,濃度72%,硫氫化鈉的用量為全尾砂用量的0.05%;脫模養護 28天后強度不小于3.00mpa。
12.再進一步地,所述的高強度充填的充填料漿用于采場底部充填,脫模 養護28天后強度為3.00mpa。
13.再進一步地,所述的中強度充填的充填料漿中
聲明:
“全尾礦井下充填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