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浮選捕收硅質礦石技術領域,具體屬于捕收硅質礦石的一種捕收劑。
背景技術:
泡沫浮選是一種廣泛用于選集含有有價值的礦物(通常稱為“有價值礦物”)的礦石的方法。有價值礦物是指作為浮選過程的主要目的的一種金屬、多種金屬、一種礦物或多種礦物,即需要除去雜質的金屬和礦物。
典型的泡沫浮選方法涉及將含有精細研磨礦石顆粒的水性漿液與起泡劑或發泡劑相互混合以產生泡沫。由于泡沫與礦石顆粒表面上暴露的礦物之間的親和力,含有有價值礦物的礦石顆粒優先被吸引到泡沫。然后通過將有價值礦物與泡沫分離來收集所述有價值礦物。通常將被稱為“捕收劑”的化學試劑添加至泡沫浮選過程中以實現分離。某些理論和實踐表明,對于賤金屬(basemetal)硫化物和貴金屬礦石的浮選方法的成功取決于捕收劑。
硅酸鹽礦物幾乎所有的浮選工藝都涉及到將有用礦物同硅酸鹽脈石礦物進行浮選分離,尤其是鐵礦石,脈石礦物大多為石英、長石、角閃石、鋰輝石、云母及粘土(高嶺土、綠泥石等)類硅酸鹽礦物。
目前工業上應用的鐵礦石反浮選藥劑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一是陰離子型反浮選捕收劑,其主要是脂肪酸類或改性脂肪酸,如馬鞍山礦山研究院于2000年開發的陰離子反浮選捕收劑mz-21在鞍鋼齊大山選礦廠進行試驗,使鞍鋼齊大山選礦廠在原礦品位29.16%的情況下,取得了精礦品位67.67%,尾礦品位11.96%的技術指標。但陰離子型反浮選捕收劑浮選時礦漿溫度大都需在30℃以上,且需要加入氫氧化鈉或碳酸鈉調整ph到11以上,用鈣離子(氯化鈣或石灰水)活化石英類硅酸鹽礦物,用淀粉(或與淀粉有類似的物質等)抑制目的礦物。該法的主要缺點是藥劑種類多,成本高,環境污染嚴重,且只適用于品位較高、硅酸鹽脈石較易浮起的礦石。
二是普通陽離子型的胺類捕收劑,主要用水玻璃及淀粉類物質抑制目的礦物。在ph為8~10時,用胺類捕收劑浮選石英等硅酸鹽脈石。此法的特點是反浮選工藝的藥劑種類較陰離子型少,對入浮品位較高的磁性礦適應性較強,但缺點是胺類捕收劑泡沫較粘,不耐礦泥,選擇性差,浮選尾礦品位高。
陽離子捕收劑大多數指胺類捕收劑,分為脂肪胺和芳香胺兩大類。在硅酸鹽礦物的浮選中主要用脂肪胺類的捕收劑,而且用伯胺較多。實際上伯胺?;煊兄侔?。因此,工業上常用的脂肪胺實際上是混合胺,例如十八胺。當胺的烴鏈中帶有醚基的陽離子時,就屬于醚胺類捕收劑。大多數硅酸鹽礦物在
聲明:
“用于捕收硅質礦物的捕收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