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傾斜山體(1)上設置的傾斜瓢臺一(6)和瓢臺二(9);所述瓢臺一(6)上方設置有儲水槽(2),所述儲水槽(2)的下方通過若干個滴管一(5)連接著所述瓢臺一(6),所述瓢臺一(6)的下方通過若干個滴管二(8)連接著所述瓢臺二(9);所述瓢臺一(6)和瓢臺二(9)均包括與所述傾斜山體(1)澆筑在一起的噴砼層(12),所述噴砼層(12)與所述傾斜山體(1)形成的三角形結構從下往上依次設置有三角承重臺(17)、儲水層(16)、鋼絲網(15)、砂石層(14)和營養種植土(13);所述儲水層(16)的前端開設有若干個等距分布的與所述滴管一(5)連接的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瓢臺一(6)和瓢臺二(9)與所述傾斜山體(1)呈三角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瓢臺一(6)和瓢臺二(9)的下端均設置有用于支撐的加固釘(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絲網(15)和砂石層(14)之間設置有土工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山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導流槽(4),所述儲水槽(2)、瓢臺一(6)和瓢臺二(9)兩側壁上分別設置有溢水管一(3)、溢水管二(7)和溢水管三(10);所述溢水管一(3)、溢水管二(7)和溢水管三(10)均位于所述導流槽(4)上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水槽(2)上方設置有過濾泥沙的過濾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一(5)和滴管二(8)的數量至少為一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砼層(12)內部設置有鋼架結構,且所述噴砼層(12)與所述傾斜山體(1)之間通過固定錨桿固定連接在一起。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環境修復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
背景技術
環境治理是指針對于在人類社會
聲明:
“礦山環境修復用的飄臺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